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数学 > 八年级下册

17.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学设计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17.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学设计(第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原命题、逆命题的概念及相互关系2. 能根据原命题写出它的逆命题,并了解原命题为真命题时,逆命题不一定为真命题.3.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探究法.二、过程与法1.通过用三角形间三边的数量关系来判断一个三角形的形状,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2.通过对Rt△勾股定理逆定理的探索,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介绍有关历史资料,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2.通过对勾股定理逆定理的探究,感受定理与逆定理之间的和谐及辩证统一关系。教学探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理解互逆命题。教学难点 归纳、猜想出命题2的结论。四、教学过程设计 通过例子,温习旧知1.教师随意说一句话(1))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我不是人(2)黑色的头发.师生活动: 问题1:三句话中哪些哪几句是命题,根据学生听到第二句话笑的反应,追问笑的原因 师生活动:师生共同回忆命题的定义,及命题的分类,命题的组成(题设的结论)2 探究:给出三组命题,让学生分析每组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在此上找出以上三组命题的特点、联系与区别。第一组命题:(1)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第二组命题:(1)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角相等。      (2)如果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相等。第三组命题:(1)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它们相等。      (2)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是对顶角。探究结果:(1)每一组两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正好互换。     (2)第一二组两个命题都是真命题,第三组中第一个命题是真命题,第二个命题是假命题。3、新授定义1: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题设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题设,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命题叫做它的逆命题。定义2: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也是定理,那么这两个定理叫做互逆定理。4重要结论每一个命题都有逆命题。但是真命题的逆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因此,并不是每一个定理都有逆定理。5 练习练习1:说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原命题和逆命题的真假。(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2)如果三角形中有两个角是锐角,那么另一个角是钝角。 ( 3 )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勾股定理逆定理的探究与证明1 定理的证明问题1:你能把勾股定理的题设与结论交换得到一个新的命题吗? 师生活动:师生共同得出新的命题, 教师指出其为勾股定理的逆命题.  追问2:“如果三角

 

17.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学设计
上一篇:17.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下一篇: 17.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学设计3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