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数学 > 八年级下册

第十七章第2课时勾股定理的应用教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2 勾股定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运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及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法】通过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直角三角形的过程,初步感受转化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法.【情感态度】通过对探究性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品质.【教学】勾股定理的应用.【教学难点】应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1 求出下列直角三角形中未知边的长: ①在解决上述问题时,每个直角三角形需要知道几个条件?②直角三角形中哪条边最长?问题2 在长形ABCD中,宽AB=1cm,长BC=2cm,求AC的长.【教学说明】在问题1中,选派四名同学上黑板演示,其它同学在座位上独立思考,然后解决问题2,教师巡视指导,加深学生对勾股定理的理解和运用.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探究1 一个门框的尺寸如图所示,一块长3m,宽2.2m的薄木板能否从门框内通过?为什么? 【分析】显然,这块薄木板横着进,竖着进都不能从门框内通过,能否斜着通过门框呢?由图可知,对角线AC是斜着通过时的最大长度,只要求出AC的长,再与木板的宽进行比较,就能知道木板能否通过门框.解:连接AC,在Rt△ABC中,∠ABC=90°,AB=1,BC=2,由AC2=AB2+BC2,得AC2=12+22=5,∴AC= ≈2.236.∵AC大木板的宽2.2m,所以木板能斜着通过门框.【教学说明】教师提出问题后,可设置以下几个问题帮助学生分析:①木板能横着通过门框吗?竖着呢?为什么?②如果将木板斜着拿,是否有可能通过门框?此时,要使木板能通过,则需比较哪些数据的大小?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过程中获得解题思路,初步感受利用勾股定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思想法.探究2 如图,一个3m长的梯子AB,斜靠在一竖直的墙OA上,这时AO的距离为2.5m.如果梯子的顶端A沿墙壁下滑0.5m,那么梯子底端B也向外滑行了0.5m吗?说说你的理由.【分析】由梯子沿墙壁滑动过程中有两个不变量,一是梯子的长AB=A′B′=3m,另一个则是∠AOB=∠A′OB′=90°.要想判断梯子底端向外滑行的距离是否是0.5m,即是通过勾股定理求出OB和OB′的长即可.由题意得OB2=AB2-OA2=32-2.52=2.75,OB′2=A′B′2-OA′2=32-22=5,所以OB′= ≈2.236,OB= ≈1.658,故BB′=OB′-OB=2.236-1.658=0.578≈0.58,即梯子顶端下滑0.5m时,底端外移0.58m.【教学说明】本例在教师分析后,可由学生自主完成,让学生感受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求直

 

第十七章第2课时勾股定理的应用教案
上一篇:新人教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案    下一篇: 17.12-勾股逆定理导学案2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