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数学 > 八年级下册

第17章勾股定理小结与复习导学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三一五”模式导学案第17章 勾股定理小结与【学习目标】1、进一步运用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学习过程】(一)学习准备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已知如图,在Rt△ABC中 ,∠C=90°,a、b、c分别是∠A、∠B、∠C的对边.(1)直角三角形的长        。(2)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 (3)直角三角形的角的关系         。(4)直角三角形的边的关系         。2、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已知如图,在△ABC中 ,a、b、c分别是∠A、∠B、∠C的对边.(1)从角来判断:          。(2)从边去判断:          。3、勾股数:                   。4、勾股定理的应用:(1)适用范围:勾股定理揭示的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只适用直角三角形,对没有直角三角形条件时不能运用勾股定理。(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可以运用勾股定理求第三边。(3)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可以运用勾股定理求另两边的关系。(4)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二)教材拓展5、主要数学思想(1)、程思想例1 如图,已知长形ABCD中AB=12 cm,BC=20 cm,在边CD上取一点E,将△ADE折叠使点D恰好落在BC边上的点F,求CE的长.例2 已知:如图,在△ABC中,AB =15,BC =14,AC=13.求△ABC的面积.实践练习:① 如图,把矩形ABCD纸片折叠,使点B落在点D处,点C落在C’处,折痕EF与BD交点O,已知AB=16,AD=12,求折痕EF的长。② 已知,如图,在Rt△ABC中,∠C=90°,∠BAD=∠CAD, CD=1.5,BD=2.5,求AC的长.(2)、分类讨论思想例3、 在Rt△ABC中,已知两边长为3、4,则第三边的长为    例4、已知在△ABC中,AB=17,AC=10,BC边上的高等8,则△ABC的长为   .实践练习:① 在Rt△ABC中,已知两边长为5、12,则第三边的长为    ② 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10和12,则长为_____,底边上的高是______,面积是_______。(三)合作探究6、求线的长度例5、如图,在△ABC中,∠ACB=90o, CD⊥AB,D为垂足,AC=6cm,BC=8cm.求① △ABC的面积; ②斜边AB的长;③斜边AB上的高CD的长。实践练习:①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5cm、12cm,那么斜边上的高是(  )A、6cm;

 

第17章勾股定理小结与复习导学案
上一篇:第17章《勾股定理》全章导学案(共6份)    下一篇: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应用学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