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计划总结 > 语文计划总结

关于开展语文习作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

所属栏目: 语文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15-10-1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一、现状分析:

  小学作文有别于初中作文。它的独特之处集中地表现在作文教学的基本特点上。正确认识它是进行作文教学并获得预期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长期以来,在教学实践中,小学作文的教学要求一直高于大纲的标准,相当严重的脱离儿童的认识水平和语文能力,加之缺乏切实有力的措施,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的整体中,一直处于较弱的地位,效果不够理想。原因就是对小学作文的特点未能清楚地认识和准确把握;不重视阅读与写作的辩证关系;不重视“积累”与“倾吐”的关系;不激发习作兴趣,不激起写作动机,而直奔写作要求,使学生奉命而作,害怕作文;尤其为了应付考试,套话、套作频频,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根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学生作文优秀率只占20%左右。文章多数内容是空话、大话、套话,“劣质”作文和“假货”充满了作文本。有时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新大纲”对作文教学部分作了阐述:一是鼓励自由表达,二是既强调写实(记叙文),又提倡写虚(想象文),并对两者作了明确分工,前者要求表达真情实感,后者要求激发想象,发挥创造性。因此,分析认识小学作文的基本特点,有助于纠正作文教学超越儿童实际的做法,使作文教学沿着教学大纲所指出的正确轨道发展。

  二、实施操作方案:

  怎样实现习作训练的科学化呢?总体训练思路是:抓住“两条主线”,拓宽“三种渠道”,按照“五大步走”。

  “两条主线”:“发展思维”和“发展语言”两条主线贯穿整个作文训练始终。

  “三种渠道”:“丰富生活实际”、“丰富语言积累”、“指导写作实践”。

  “五大步走”:1、从说到写,先说后写,逐步做到说写并重,能说会写;2、从放到收,从内容入手,逐步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3、从读到写,做到读写同步,以读促写,以写促读;4、从观察生活到写作实践,从纪实写生到想象加工,扩大写作范围,开拓写作题材,丰富写作内容;5、以词句训练为突破口,从片断到整体,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系统序列训练。

  在习作的训练过程中,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原则:1、“五落实”原则:时间落实;读物落实;场所落实;辅导落实;笔记落实;2、“两结合”原则: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生活习作和阅读习作结合;3、“三措施”原则:指导性措施;控制性措施;激励性措施。

  习作课参照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主的习作课堂教学结构”。低年级的习作教学模式为:总体看(看、想、说)——部分看(看、想、说)——口述——写话;中年级的习作教学模式为:观察取材——指导构思——口述评议——起草修改;高年级的习作教学模式为:审题——构思——口述——起草——评议——修改。

  三、具体的参照训练序列

  第一部分  丰富学生的实际生活

  1、通过社会渠道进行训练。(1)向社会生活开放。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新人新事层出不穷。敞开社会大门,让学生做社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随地留意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捕捉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观察和采访活动,以此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生活范围。(2)向自然生活开放。比如组织学生春游、野炊、爬山、游泳、采集标本等,使他们在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体验大自然的绝妙情韵的同时,丰富自己的情感,提高自己的认识。(3)社会实践活动。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贴近自然、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活动,如参观新城区、工业区、住宅区,访问大商场、小庄园、发电站,进行歌咏比赛、智力竞赛、田径运动会,举行升旗仪式、演讲会、颁奖会等。

  2、通过家庭体验。

  3、通过学校课外活动进行提高。平时的看书读报,是最普通、最经常语文习作材料积累的最佳途径。

  (一)、有组织的课外活动。

  (1)组织图书角。可以采用“流动图书箱”的方法;可以采用“悬挂书目和所有者姓名”组织阅读、积累;也可以举办书展,同时展出学生整理编写的宣传图书的资料等等;

  (2)写读书笔记。

  (3)剪报、办报。

  (4)故事会。比如图书故事会、幻灯故事会、专题故事会、化装故事会、配乐故事会。

  (5)朗诵会。比如专题朗诵会、纪念朗诵会、化装朗诵会、诗歌朗诵会等。

  (二)、全体学生参与活动。

  (1)语文讲座。

  (2)演讲会。

  (3)竞赛。比如成语填充比赛、现场观察描述人物比赛。

  (4)展览。比如书评展览、日记展览等。

  (5)游艺活动。比如对对子、成语接龙、给歇后语找尾巴。

  (三)、个人活动。

  (1)采访。

  (2)写观察日记。

  (3)自编“优秀作文选”。

  (4)节假日短途采风。

  第二部分  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第一阶段(低年级):丰富学生捕捉事物现象的能力。

  1、“四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句以说带写阶段。参训方式:(1)“组词练习”,;(2)“选词填空练习”;(3)用词造句,一词多造;(4)组词开花练习;(5)句式练习。

  2、用一、二句话述、记一件具体事物。

  第二阶段(中年级):丰富学生分析、联想能力,能够由此及彼,举一反三。

  1、整理句子,如: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排列;按空间位置转移的顺序排列;按先总后分的顺序排列;按先分后总的顺序排列;

  2、看图习作(其中包含单幅图和多幅图的训练);

  3、描绘词义法;

  4、缀词成文;

  5、看小标;

  6、写“观察日记”。

  第三阶段(高年级):丰富学生发现事物本质和特点的能力。

  1、模拟习作。(1)仿情节,编写故事。(2)仿段落,补续课文。(3)仿句式,写生活实际。(4)仿重点词语,改写诗歌。(5)仿观察顺序,描写事物。

  2、续写。(1)续写开头部分;(2)续写简要情节;(3)续写课文内容;(4)续写同题异文。

  3、扩写。(1)扩句成段;(2)扩句成篇;(3)扩段成篇;(4)扩篇成篇。

  4、改写。(1)改变人称;(2)改变记叙的结构顺序;(3)改变文章的表达方法;(4)改变体裁。

  5、想象习作。(1)观察联想法。(2)情境设置法。(3)理想设计法。(4)科学幻想法。(5)童话创造法。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六年级语文同课异构评课总结    下一篇: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