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计划总结 > 数学计划总结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所属栏目: 数学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16-01-2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全方位的观察我们的课堂,不难发现,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也还有待于教师进一步反思,现结合我校正在开展的“高效课堂每人一节好课”的有关案例谈一些自己的想法和体会。

  在我看来,不同的教师演绎不同的风采,却展现同样的精彩。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设计思路,灵动的课堂,精彩的互动,智慧的语言,高超的调控能力,娴熟的教学技艺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知识视野,数学素养,创新思想,无不冲击着我的思想和心灵,给了我心灵深深的震撼。也让我学到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高效课堂教学方面的思考。

  一、以生为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新课标要求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不能认为让教材再现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必须经过再加工重新创造,使教材“新鲜出炉”,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应当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能根据学情和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其次教师要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各位教师的课都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方法,设计新颖,教学内容更贴进学生的实际生活。如赵改丽老师执教的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的边”,可以说是“脱胎换骨”,与众不同。我们平时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大多数教师都是利用书上的例题,重点教学生在什么情况下三条线段能拼成三角形,那种情况下不能拼成三角形。完全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只知道有些能,有些不能。而不知道为什么不能。赵改丽老师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情况,充分感知新知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教学方法大胆地进行了创新。她首先要求学生利用硬纸板按着她的要求课前做好不同长度的纸板条,然后自己有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她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的边,最后要求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不同长度的硬纸条动手拼三角形,在这个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有些纸条三个放在一块能拼成,有些不能拼成三角形这个问题,最后引导学生观察两种情况下的三个纸条的长度关系。最后再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规律。从而得出结论。

  二、以问促思,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所以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例如,赵改丽老师在执教“三角形的边”这一课时,课前让学生猜一猜,老师喜欢哪一个标点符号?学生回答:?号,为什么喜欢?号,老师有许多地方不理解,你们愿意帮老师解答这些问题吗?接着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号,出示第一个问题让学生回答,然后又出示一个?号外面画有一个圆圈比前面要难一点的问题,接着又出示一个?号外面画有两个圆圈更难的问题,不断地揭示知识的新矛盾,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在质疑中思考,在思考中学到知识。

  三、让学生在课堂上“活动”起来,参与到数学教学中去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让学生参与,让学生活动,特别是思维活动,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这就是说整个教学的课堂应成为学生活动的场所,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去动脑、动手,去创新。只有这样做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才会好。如张国锋老师执教的三年级数学“住新房”,刘天会老师执教的五年级数学“认识倒数”利用《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分饼等案例导入新课,选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以及丰富的学习活动,如猜一猜,说一说,分一分,做游戏,表演动作,听故事…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愉快,教学效果好。

  四、找准难点,有效突破

  一节成功的课,教学重点要突出,难点要得到突破,所以教学中,课前应深钻教材,找准本课时的重难点,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选择恰当方法。赵改丽老师在执教 “三角形的边”这一课时,整体把握教材,不但难点找得准,而且突破方法也非常恰当。如引导学生理解“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和“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这两个性质规律,先让学生用纸条拼,体会大于第三边,小于第三边。然后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感受和发现有两条边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三条边的长度,不能为成三角形这一规律。使原本比较抽象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生动形象。

  反思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思总是指向教师自我的,教师既是研究的对象,又是研究的主体,教师反思的过程,是将“学会教”与“学会学”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行为的科学性。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想付诸于实践后,再不断的反思进行调整,在教学中应经常问一问自己,哪些教学行为及其观念是正确的,为什么;哪些是不正确的,问题在哪里,应该怎么办。通过反思,教师可以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进而对教学现象和问题形成独立的有创造性的见解,从而提升教学活动的自主性、目的性,克服被动性、盲目性。教学之后,我听取了老师们给我的意见,进行了教学反思。在备课时,光靠经验或一本教材、教参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深入钻研、领会教材,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创造性地处理教材,驾驭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把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学习。

  工作还在继续,努力不能停止,我们不仅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反思自己,而且要把所学的方法运用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数学教师先进事迹材料:精心钻研教学 潜心探索优教    下一篇:七年级上学期班级工作计划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