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计划总结 > 数学计划总结

高中数学教学随想

所属栏目: 数学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16-06-0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在这之前上课时,我经常只顾自己的想法,觉得讲的题目越多越好,很少顾及学生的思维与感受。慢慢地,发现学生上课听得懂,自己做却不会,可怕的是,到后来连学数学的信心也没有了。我一直很困惑……,现在反思一下自己的问题。既是对自己这大半学期时间教学工作的总结,同时也找到不足之处,寻找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通过大半年的教学实践,才发现原来我的教学方式大大压缩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打击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磨灭了自我体验、自我创新的个性。因此,学生的思维被定向了,无法进行更好的建构,形成不了有效的认知结构,导致我们的教学效果不好。所以,我深知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出发点,走出一条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基于对前半学期工作的分析和认识,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经过实践,我得到以下几点教学感悟:

  1、关注学生的“预习”,淡化课堂笔记

  对于有些浅显易懂的课应该让学生提前预习,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机会;对于有些概念性强、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课则不要求学生进行预习。为什么呢?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的预习就是把课本看一遍,他们似乎掌握了这节课的知识。但是,他们失去了课堂上钻研问题的热情;他们失去了思考问题时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更为可惜的是,由于他们没有充分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失去了直面困难、迎难而上的磨练!

  至于淡化课堂笔记,是源于一种现象——我发现笔记记得好的学生,他们的成绩不一定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只知道记笔记的学生,当老师让他们思考第三道题的时候,他们往往还在做第二道题的记录,而且太专注于抄老师黑板上的过程而忽略了自己的思维思考程,甚至有些同学坐在那里只等着抄,自己完全不主动思考计算。……请问这样的学习,怎能谈得上思维的发展呢?

  我现在的做法是:一是把课本里的“例题”都用“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在我讲解之前先思考;二是让学生大胆地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和思维过程说出来,尽管是错的,我给予的都是表扬,而且每每我发现,我们的学生想的都比我的好,这样在数学这门功课上也形成了积极向上,不学不好意思,学不好不好意思这种氛围。因为我深知每个学生都有求知欲,每个学生都想表现自己。何况,老师的思维怎能涵盖所有学生的思维呢?老师的思维就真的比学生思维好吗?就真的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吗?如果老师总觉得自己比学生行,总是让学生做自己的跟屁虫,那我们的人类又怎能向前发展呢?

  2、以老师的无为造就学生的有为

  在重点班的教学中,我经常坚持这样一种做法:上课时尽量少讲,主要是给学生腾出大量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更主动、更积极、更亲历其境地去学。正是由于有了学生的深层次的参与,课堂气氛才非常积极,才能取得过去我们以老师的教为主所不可能达到的高效。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治理国家的最高境界就是“无为而治”,与此类比,我们的教学是否也可以“不教而学”呢?如果是这样,哪上课讲什么呢?

  因此,我在备课的时候主要思考如何对教材进行重构,突出主干知识。更为形象地说,传统备课我觉得是在做“加法”,现在的备课我觉得是在做“减法”。我在备课时想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想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内容是非讲不可的?什么内容可以不讲? 特别是对我们年青老师,这个环节非常重要,时常在想,应该怎样用通俗易动的语言来表现抽想的数学思想。

  3、练在讲之前,讲在关键处

  曾经看过有一位数学教育专家曾经总结过这样一个经验:静看3分钟。意思是指一道题拿出来以后,应先给3分钟时间让学生看看、想想、做做,再由老师进行讲解,以便让学生更好地领悟。 这个经验好不好?我认为这个经验有进步的一面,它比起那种套题型的教学更有助于学生的思考,比起那种一道题拿出来以后,急急忙忙地进行挤牙膏式的“启发”教学更能让学生去探究问题。但是,我认为“静看3分钟”的教学观念还不够到位,特别是对那些基础相比较弱的学生更是应该是“练在讲之前,讲在关键处”,而且一定得落实到位。 尽管有时学生找这样那样的理由不写,我的做法是在重点班的教学中,只要3个人,而普通班中只要有关10个人没完成规定的练习,我会鼓动全班所有人的目光来关注他(她),直到他(她)觉得不好意思。大家知道,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育时期,与生俱来有着一种在异性面前爱表现的天性。他们也希望尝试,他们希望走出自己的路!而且我认为:只有在老师讲解之前学生已经深入地钻研了问题,他才能有“资本”与老师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他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为在老师讲的过程中,学生必然在心里把自己的想法和老师的想法进行了对比、评价。“练在讲之前”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在于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求知的无穷乐趣。我们要用学科的内在魅力去打动每一个学生。大家知道,学生学习数学最兴奋的时候就是他们通过苦思冥想终于“做出来了”!这时必定会在内心深处产生强大的成就感。

  4、内部问题内部解决

  我现在带的三个班中,虽然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很浓,但在晚自习的时候来问我问题的学生不算很多。有一次,我问了数学课代表。没想到,他毫不犹豫地回答了一句:“内部问题内部解决”,我已经找班上某某解决了。真是一言惊醒梦中人。 现在反思下自己的教学,有一种做法是比较特别,效果也不错:当学生刚进入高中的时候,他们由于习惯了初中阶段那种长期的“就范”式的教学,一下子要过渡到没有“拐杖”的独立思考,因而感到很不适应,老师也得慢慢引导他们自主学习,于是他们产生了很多学习上的问题。当有同学问我问题时,我总是会对班上学生问下类似问题还有那些人不懂的,然后聚在一起讨论。我总是力争不直接地回答,尽量充当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尽量不以自己的思维左右他们的思维,让他们畅所欲言。偶尔的,当他们的解答有不正确或不严谨的地方时,我会装着不懂的样子提出疑问,以便把他们的思维引向深处。久而久之,学生在潜意识中形成了自己是能够学好数学的观念,逐渐摆脱了对老师的依赖。更为可喜的是,通过这样的一种学习形式,在学生中间形成了一种互相探讨的风气,在班级里形成了学习型的小“社会”。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又使课堂内外充满了活力!

  最后,我想说的是每每站在讲台上都身感责任重大,所以想到的只是把这45分钟的时间把握好。更为重要的是我爱我的学生和眷恋我的三尺讲台,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想让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求知的乐趣,但是对我来说这条路还很长很长……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数学优质课竞赛活动实施方案    下一篇:初中数学期中考试总结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