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计划总结 > 语文计划总结

小学语文课改基本理念

所属栏目: 语文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17-08-2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一、小学阅读教学的目标与教学定位

  课程目标中的总目标规定: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从课程目标中我们可以这样认为:阅读教学的直接目标是培养阅读能力,间接目标是发展思维能力,潜在目标是陶冶思想情操。

  小学阅读教学的目标指向要注重的“三个基本”:

  1.基本的阅读能力。如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查阅资料、搜集处理信息等。

  2.基本的语文积累。包括语言材料、生活经历的积累和良好语感的形成。要提倡“活记乐背”。《课标》限定了背诵量——小学背诵优秀诗文150篇和课外阅读量150万字,并明确提出“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3.基本的语文素养。包括浓厚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健全的人格和审美的情趣等。小学阅读教学应重点抓好五个字:识(字)、写(字)、读(书)、背(诵)、习(惯)

  二、精心组织对话活动,优化阅读教学结构

  (一)教师与文本的对话。

  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可称这“备课性阅读”,它不同于一般的阅读。第一,它具有特定的目的性——教师是为了语文教育而读,因此要从指导读书内化的角度去充分开发文本的语文教育资源。第二,它具有明确的对象性——是为了学生的阅读而读,因此要学会换位思考,处处替教学对象着想;第三,它具有重构性——需要从导读的角度对课文进行教学论的再加工。即把自已的阅读思路转化为指导学生阅读的思路;把自已的阅读行为转化为课堂上的导读行为。这种对话应当教师备课活动的主体内容。要指导学生读书,自己必须先认真读书。要改变教师备课只定教案不读书或很少读书。

  (二)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与文本对话是阅读课上学生个体的一个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形式。也是阅读教学改革的重头戏。综观阅读教学的种种弊端,归结一点,那就是教师的讲书活动取代了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为此,要优化阅读教学结构,就必须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为他们提供足够的自主读书、独立探究的机会,让他们在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

  1.让文本开口讲话——加强认读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借助拼音、图画、上下文语境等,快捷准确地认字、识词、连词成句,连句在段,并按照表达的需要读出轻重缓急,尽快实现“认读同步”,这是实实在在的“字词句的训练”,这样为学生阅读扫清障碍。

  2.学会用心灵去倾听——指导边读边想、口诵心维。

  精神专注地自读自听,实质上是一个凭借语音中介进行内隐认知的过程,也是初步的语感体验过程。必须定下心来把课文读得正确连贯,琅琅上口,让别人和自己都能够听清楚。倾听需要一种定力,心浮气躁不行。只有既会读,又会听——倾听自己读出的话,就像倾听知心朋友的娓娓诉说,这样,才能从中捕捉有用信息,作出积极的心灵反映。认真走好这一步,便能从整体上初步把握课文,即大体了解课文的中心话题、基本要点和内容梗概。

  3.进行精神的碰撞与沟通——以自已的生活经历走向作者的生活经历。

  (三)生生、师生的对话。

  学生与学生对话是学生之间的切磋交流、合作学习活动。学生与教师对话是师生之间教学相长的导读活动。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高中下学期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师校本培训资料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