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计划总结 > 数学计划总结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计划

所属栏目: 数学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19-10-3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小学毕业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全面而系统地巩固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知识的掌握水平,进一步发展能力。毕业总复习作为一种引导小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它应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过程。所以,在具体实施前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以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
 
  小学生经过近六年的学习,已经接触和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数学知识,形成了相关的数学技能,也能对生活中有关数学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智力上已达到一个“综合发展”的层次。但是,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数学学习,不可否认还缺乏整体性、综合性和发展性的认识。所以在这小学阶段最后的时间里,组织学生全面复习和梳理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显得十分必要。尤其是对于部分“学习困难学生”,总复习更具有重要意义。
 
  2、教材情况
 
  教材总复习的内容不仅是本册教材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内容教学质量的高低涉及到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任务能否圆满地完成。教材把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划分为44个课时进行整理复习。根据教材编排,大体上可将44个课时的内容分成6个部分。
 
  第一部分重点复习数的知识,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等的意义和性质及其相关知识点,还包括数的整除知识。
 
  第二部分重点复习数的运算,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法则、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解方程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等。
 
  第三部分重点复习比和比例的有关知识,包括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求比值、化简比、解比例、正反比例意义及其判定等。
 
  第四部分重点复习量与计量的有关知识。包括质长度、面积、体积(容积)、时间等的单位及其进率,单位之间的换算与化聚等。
 
  第五部分重点复习几何形体的相关知识。包括线与角的概念、判断、度量、操作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周长与面积的计算,立体图形的特征、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容积)等的计算。
 
  第六部分重点复习各类应用题。包括基本的数量关系,简单应用题、两、三步计算的一般复合应用题和典型应用题,方程和比例应用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等。
 
  教材的整个编排内容丰富、详细,系统性强,力图通过全面整理复习,促使学生达到巩固知识,掌握基本数学概念,熟练基本技能,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同时,力图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总复习目标
 
  通过总复习,引导学生力求达到:
 
  1、比较系统、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的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用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力求计算方法合理、灵活,具有一定的速度。会解简易方程。养成自觉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巩固已经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各种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与换算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各种单位之间的化聚和名数的换算。
 
  3、牢固地掌握所学各种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等几何形体的特征,建立相应的表象,能比较熟练地计算所学集合形体的周长、面积(表面积)和体积(容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画图、测量等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图形实际问题。
 
  4、掌握所学统计初步知识,能正确地绘制(一般是半独立性)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能正确理解统计表(图)并能根据图表信息分析、解决相应的问题,正确地解答有关平均数问题。
 
  5、牢固掌握所学常见数量关系和分析、解答应用题的方法,正确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解答相关的应用题,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6、结合总复习,引导学生养成自觉检查和验算的习惯,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的精神。
 
  三、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过程的安排
 
  由于复习是在原有基础上对已学过的内容进行再学习,所以,学生原有的学习情况直接制约着复习过程的安排。同时,也要根据本班实际复习对象和复习时间来确定复习过程和时间上的安排。结合我班实际,总复习阶段共计44课时,复习过程和时间安排大致如下:
 
  (一)、数和数的运算(12课时)
 
  这节重点确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上。
 
  1、系统地整理有关数的内容,建立概念体系,加强概念的理解(4课时),包括“数的意义”、“数的读法与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等知识点。
 
  2、沟通内容间的联系,促进整体感知(2课时),包括“分数、小数的性质”、“整除的概念比较”。
 
  3、全面概念四则运算和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2课时),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四则混合运算”。
 
  4、利用运算定律,掌握简便运算,提高计算效率(2课时),包括“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
 
  5、精心设计练习,提高综合计算能力(2课时)。
 
  (二)、代数的初步知识(4课时)本节重点内容应放在掌握简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
 
  1、形成系统知识、加强联系(1课时),包括“字母表示数”、“比和比例”、“正、反比例”等知识点。
 
  2、抓解题训练,提高解方程和解比例的能力(2课时),包括“简易方程”、“解比例”。
 
  3、 辨析概念,加深理解(1课时),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
 
  (三)、应用题(16课时)
 
  这节重点应放在应用题的分析和解题技能的发展上,难点内容是分数应用题。
 
  1、简单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课时)。
 
  2、复合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2课时)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3课时)。
 
  4、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5课时)。
 
  5、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2课时)。
 
  6、应用题的综合训练(3课时)。
 
  (四)、量的计量(3课时)
 
  本节重点放在名数的改写和实际观念上。
 
  1、整理量的计量知识结构(1课时),包括“长度、面积、体积单位”、“重量与时间单位”。
 
  2、巩固计量单位,强化实际观念(1课时),包括“名数的改写”。
 
  3、综合训练与应用(1课时)。
 
  (五)、几何初步知识(6课时)
 
  本节重点放在对特征的辨析和对公式的应用上。
 
  1、强化概念理解和系统化(1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特征”、“立体图形的特征”。
 
  2、准确把握图形特征,加强对比分析,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2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3、加强对公式的应用,提高掌握计算方法(2课时)。能实现周长、面积、体积的正确计算。
 
  4、整体感知、实际应用(1课时)。
 
  (六)、简单的统计(3课时)
 
  本节重点结合考纲要求应放在对图表的认识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1、求平均数的方法(1课时)。
 
  2、加深统计图表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1课时),包括“统计表”、“统计图”。
 
  3、进一步对图表分析和回答问题(1课时),包括填图和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四、策略与措施
 
  1、统一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牢固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改善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强化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益。
 
  2、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编排体系及意图,把握单元、期末、升学考点,做到有的放矢。
 
  4、按照教材总复习的编排,分块分课时复习,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回顾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力求比较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识。查漏补缺。
 
  5、适当组织一些综合性练习(历年统测),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6、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知识缺漏,组织学生开展小组互帮活动,帮助这些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数学知识。
 
  7、认真上好课,向课堂要质量。搞好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三个为主”(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课堂上要加强训练力度。
 
  8、教材总复习拟安排26-30课时,力争在5月底到六月初完成;接下来做好一定量的综合性练习或针对性练习。
 
  9、每复习一个单元,认真严格考核,达到统一进度,统一时间,统一标准,统一考核,要及时批改、评奖、补救,实行单元过关。
 
  10、注意与其他教师沟通交流,同事之间要取长补短,互相学习。
 
  五、注意的问题
 
  1、注重“基础”,加强沟通。
 
  在分知识点复习时,引导学生在理解上下功夫,做到“应知应会”。有关的知识点需要记忆的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
 
  某一知识点如和其它知识有联系的,引导学生加以联系和沟通,尤其是一些容易混淆的内容,多作比较,加以区别。
 
  2、培养能力,关注“素养”。
 
  复习时引导学生在“会”字上下功夫。如:四则计算和四则混合运算、作图与解答图形题、分析解答应用题等。
 
  在实际操作中,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空间观念、灵活思维等数学“素养”的形成。
 
  3、启发自觉,注重策略。
 
  复习过程中着力调动学生自觉复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复习兴趣,引导学生以良好的情绪投入复习。
 
  引导学生探讨复习策略,讲求复习方法和实效。如:分知识点归类复习的方法、沟通性复习方法、一题多思复习方法、互助检测性复习方法等。
 
  4、加强反馈,关注差异。
 
  复习中注意重点反馈信息,抓住具有普遍性或针对性的问题,重点强化复习。尤其注重学生的独立性作业,从中获得“真实的反馈信息”,使复习更具实效。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适当选编一些“发展题”,以满足这些学生的学习需要。对于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着重帮助他们掌握教材规定的基本要求,使他们达到小学数学学习的最基本目标。
 
  5、追求效率,减负增质。
 
  复习中注重课前教学设计,力求课堂效率,避免“堤内损失堤外补”,有效为学生减负,引导学生心情舒畅地投入复习,做到减负增质双赢。
 
  6、要把握考纲要求,根据实际需要对计划的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上做出调整。既要全面学到知识,又要掌握复习知识的深浅程度。
 
  7、征对本班的实际情况,应抓好优生的保持和提高、差生的转化工作,这是提高本班乃至本校的学业成绩的关键点。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认识线段、认识厘米、认识米习题教学反思    下一篇:八年级数学备课组计划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