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音乐论文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所属栏目: 音乐论文  更新时间:2021-07-0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音乐素养是音乐感受、体验、表现、创造能力的总和,以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对相关音乐文化的理解为基础,是“音乐审美能力”重要组成部分和标志。学校实施音乐教育的过程即是学生音乐素养形成的过程。课标在“课程性质”实践性中提出:“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边程中,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则强调“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增进音乐素养”。对于获取音乐素养的渠道,新课标明确提出“通过音乐艺术实践,有效提高音乐素养”,突出了音乐实践的重要性。“课程性质”实践性中提出:“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边程中,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总目标”中对音乐素养的形成作出如下表述:“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课程设计思路”笫三条中亦有与之近似的文字:“强调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所应达到的标,是发展学生审美体验、艺术表达和文化认知的基础,其本身就是学生音乐素养的组成部分。”“课程基本理念”中,则强调“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增进音乐素养”,“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不断提高音乐素养,丰富精神生活”。对于获取音乐素养的渠道,新课标明确提出“通过音乐艺术实践,有效提高音乐素养”,突出了音乐实践的重要性。

  我们讲授的内容是让学生感受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只有音乐要素的每一个概念分解成不同难度要求放在各个年级中,由浅入深的学习,才建立了我们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体系,同时要让孩子们将这些基础知识变成能力,必须是他自己在音乐实践过程当中学习得、获得的。音乐要素是知识,但是音乐要素必须和音响相衔接,从而转化成为一种音乐能力。

  培养学生对音乐要素敏锐的感知能力和独特的体验能力。独特,我的感觉只有我知道,音乐的不确定性决定的,关于不确定性课标里有一句话就是:音乐音响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性。

  培养学生对音乐要素正确的表达和创造性的表现能力。另外要素的排列顺序也要引起老师们足够的重视。要素的排列顺序是按照学生的认知来的,从心理学角度,学生能够形成的概念与顺序有关系,音色肯定排在旋律、节奏、和声之前,但是力度、速度是孩子们不容易掌握的。学生最容易辨别音色,然后是节奏、节拍。

  一、音乐欣赏课的基本模式

  (一)新作初赏,整体感知(总)

  1.播放原作品MP3音频,完整地让学生听一遍,初次感受其音乐形象,并根据老师的预设问题,边听边思考。

  2.可以让学生边听音乐,边思考用不同的方式表达音乐作品的意境或结构,如想象画面、生活动作、声音波形、日月星辰、山水风景、不同颜色等等。

  3.小组讨论交流展示思考结果,教师肯定、表扬、提示、补充。

  (二)分段赏析,体验音乐(分)

  按音乐结构进行分段逐一欣赏,一般采用“听、说、唱、演”的方法来进行。

  1.逐段聆听(听)。教师播放原作品段略的MP3音频,并按教师的预设问题进行边听边思考。

  2.倾述想象(说)。学生逐段听后交流对问题的思考意见,其他补充完善。

  3.哼唱主题(唱)。学生哼唱段略主题音乐(一般都是教材上出现的主题音乐旋律,以教材为重点进行),其目的在于记住音乐主题,在以后的生活中识别这是什么音乐作品,作品名称是什么。要通过不同的演唱形式(独唱、重唱、对唱、轮唱、齐唱、合唱、表演唱等)、不同的演唱速度、力度等来体验作品。教师对音程跨度不大、易于演唱、旋律流畅的主题音乐可以随钢琴进行演唱,对音程跨度较大、有一定的难度的主题音乐,可以直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随MP3音频音乐进行哼唱。

  4.体验音乐(演)。一般采用小组讨论,创编不同的动作(肢体语言、舞蹈等),以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主题,体验音乐作品的内涵。

  分段赏析是音乐欣赏课的重点部分,要通过“三个抓手”去实现音乐作品的内在美。一是抓节奏,从主题音乐中提炼典型的节奏,让学生念节奏,从节奏中感受音乐的美,想象音乐所表达的形象;二是抓旋律,紧紧抓住主题音乐的旋律,让学生哼唱,感受音乐作品的美;三是抓乐器,抓住作品中的主要乐器的所表现出的不同的音色美。

  分段赏析是理解音乐作品的重要策略,是解决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意境所采取的重要措施,是教师音乐教育思想表现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通过“听、说、唱、演”这四个环节、以“三个抓手”为突破口,才能进一步地理解作品。

  (三)总体再赏,体系建构(总)

  再次完整地欣赏全曲,加深作品的整体印象,从作品所表达的意境上进行全方位的体验,一般情况在这时,应让学生放松,随着音乐层次的不断推进,不断变化,用不同的动作来进行表现(也可以分组,不同的段略不同的组别进行表演)。总体再赏,有一个情感的升华、印象的加深、结构体系的完整建构,也是音乐欣赏课堂的高潮部分、亮点部分和看点部分。

  在课堂教学总体结构上,一般都采用前面加点“引子”,即导入,其导入环节应紧扣主题,鲜明直观、简单明了,直奔主题,在3分钟以内必须进入欣赏主题。在“总分总”结构完成后,一般加点“尾声”,即拓展,常用的拓展方式也应与本堂课的主题相关音乐为主,内容不宜太多,时间不宜太长,一般在3-5分以内为宜。最后学科班长总结点评,课堂嘎然而止,全课告终。

  欣赏课,一定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才是欣赏课的主体,教师只是主导,不要一味地由教师包办,把学生说的部分直接讲出来或在课件中过早地呈现出来。欣赏课常采用的课改形式有小组合作探究、小组学员汇报展示、其他小组学生点评补充或展示、教师或学生评价记分记星、学科班长总评等。

  不论是器乐作品的欣赏还是声乐作品的欣赏,在欣赏过程中都是以“总分总”为主线,因教师个人的能力、爱好、特长的差异,在具体的环节设计中,可以突出个人的能力高限,使课堂更有亮点和看点,课堂表现力更丰富一些。

  二、欣赏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1.音乐欣赏的声源应以标准的MP3音频为主。

  2.音乐欣赏离不开音乐本身,要使用好音乐要素。

  3.音乐欣赏离不开学生的想象和表达。

  4.欣赏中的德育是寓赏其中的,教师没有必要生更地搬出,要让学生在欣赏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某方面的思想教育。

  5.欣赏教学各个环节的过渡要自然、流畅,语言要承上启下,自然连接,教师不是会议活动的“主持人”。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如何有效提高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如何上好初中音乐课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