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音乐论文

小学音乐教学如何激发兴趣体验音乐情感

所属栏目: 音乐论文  更新时间:2022-04-1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才是真理。” 而情绪和情感都具有很重要的激励和促进等作用。

  有时我们会努力去做某件事,只因为这件事能够给我们带来愉快与喜悦。从情绪的动力性特征看,分为积极增力的情绪和消极减力的情绪。快乐、热爱、自信等积极增力的情绪会提高人们的活动能力,而恐惧、痛苦、自卑等消极减力的情绪则会降低人们活动的积极性。有些情绪同时兼具增力与减力两种动力性质,如悲痛可以使人消沉,也可以使人化悲痛为力量。在音乐教学中,更离不开情感,音乐教师要把情感艺术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把枯燥无味变成生动有趣,把抽象变成形象。

  情绪情感对于人们的认知过程具有影响作用,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适当的情绪情感对人的认知活动具有积极的组织功能,而不当的情绪情感对人的认知活动具有消极的瓦解功能。

  良好的情绪情感会提高大脑活动的效率,提高认知操作的速度与质量。耶尔克斯--道森定律说明了情绪与认知操作效率的关系,不同情绪水平与不同难度的操作任务有相关关系。不同难度的任务,需要不同的情绪唤醒的最佳水平。我们了解了情绪与操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就能更好地把握情绪状态,使情绪成为我们认知操作活动的促进力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和行为保证,是取得理想学习效果的基础和前提。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过:“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送给他们的先决条件。”而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一个人一旦对某一问题发生了兴趣,那么,他所作出的努力会达到惊人的程度。”因此,我平时很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进一步引发他们的情感体验:

  1、提问引趣,设置悬念

  教学《老鹰捉小鸡》时,我先利用图画导入,然后问学生:“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干什么?”学生都做过这个游戏,他们都能说:“图上的小朋友是在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接着,我就应势利导,进一步问:“你们都喜欢做这个游戏吗?你们是怎样做这个游戏的?”学生听了很高兴,就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见此情形,我就再问:“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做游戏的?最后老鹰有没有捉到小鸡?让我们一起来听这首歌。”于是,学生就在欣赏中解决了问题,在不知不觉中激起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了学习兴趣。以后再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让学生在形象、直观的学习活动中逐步提高。

  2、语言引导,创设情境

  “在一个清新而喜悦的早晨,花公鸡的啼叫声唤醒了军属王大娘,王大娘高高兴兴地起了床,刚打开窗户想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咦?是谁把院子扫干净?是谁把水挑满缸?哦!原来是一群红领巾。瞧,他们的样子多神气,听,他们的歌声多嘹亮——”于是,学生在美好的意境中体验了《学雷锋》的愉快情绪,受到了美的教育。

  3、激发情感,引起共鸣

  音乐作品有它们各自的独特的表达方式,它可以把内心世界的秘密,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思念、悲痛、忧伤以及最刻骨铭心的回忆等等变成旋律。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深入分析教材,应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创作时的意境、风俗人情等,并透过作品的表面层层深入地了解作者的内心情感,让学生从心里唤起情感共鸣。《卖报歌》是聂耳在1934年以买报童——“小毛头”为模特而创造的一首儿童歌曲。旋律表面上非常轻松,甚至活泼,但实际上是想通过描写旧社会买报童的悲惨遭遇,揭露旧社会的黑暗,更是激励广大少年儿童乐观地面对生活,勇于奋斗的生动教材。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首歌的背景,我从“小毛头”的故事导入,从熟悉歌词内容着手,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接着通过声情并茂地范唱歌曲,使学生深入地了解了“小毛头”的艺术形象,学生也在潜移默化中用自己的歌声表现出了歌曲的情感,更好地表现了他们对旧社会儿童的同情,更珍惜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鼓励参与,理解情感

  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因素,而参与是学习的行动因素。要把握好兴趣和参与这一对孪生姐妹的关系,其实质就是要确立好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我安排了以下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

  (一)分层目标,快乐教学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以情感体验和形象思维作为审美的主要途径,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因此,教师除了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外,还要创设让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充满智慧和美感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但学生由于遗传、环境与教育的影响等因素,在智力、能力和个性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正是这样的多样性蕴藏着多种学习潜力。如果忽视学生的这些差异性,盲目地寻求统一,搞“一刀切”,只能抹杀学生的个性。 所以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提出分层学习目标,让每位同学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进步,获得成功的喜悦。

  音乐通过生动感人的旋律来塑造形象,抒发感情。具体生动的形象能使学生生理、心理受到感染,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好地感受、理解音乐,所以,动用多种手段,丰富地、多侧面、多途径地再现音乐作品的情感,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中可综合应用美术、音响、电视等多种形式生动而直观地音乐作品的内容和情绪表现出来。例如:《我给小树穿棉袄》是一首三拍子歌曲,曲调优美抒情,描写了小朋友热爱树木的美好心灵。旋律很简单,但歌词有三段,我充分运用我校多媒体制作的优势,设计了三幅动画:1、妈妈给我穿棉袄2、小树在风中发抖3、我给小树穿棉袄,再配上旁白、声响,这样,声音形象结合,使学生主体地、直接地接受了音乐作品的情感感染与熏陶。

  (二)分组讨论,深入研究

  “ 活动是主体性生成的源泉。”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强调主体学习,主体实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产生情感共鸣,并让个性得到发展。所以我平时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他们在合作交往中参与活动,逐步提高。比如我在教学新歌时,让学生同桌互相讨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再集体学习;等到学生已初步掌握歌曲,进行艺术处理时,我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能力需要等因素,组合成“O”型或“□”型。这样改变了原来“秧田式”的座位组合,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研究,也使他们在参与合作中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

  三、主动表现,升华情感

  音乐也是一门表演的艺术,它具有可听性、可观性、可感性和可悟性等特点。它是用优美的音色,明快的节奏,动听的旋律以及丰富的和声构成美的形象,激发人们的情感去感知、体验和参与,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音乐给人的想象插上了高飞的翅膀,人的思维注入了形象的因子,使人的创造性充满了无限的活力,从而使人的发展潜能也得到充分的开发。音乐又是听觉的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依赖于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但只有当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与音乐融为一体,自己主动地去探寻、领悟、体验时,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音乐。对于小学生来说,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表现在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净化学生的精神生活,开发学生的音乐感知力,体验音乐美感,从而促进学生感知、情感、想象等感性方面的健康成长。

  (三)竞争表演,增强信心

  自信心对一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精神支柱,也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一个人有了自信心,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在音乐教学中寻找一切机会表扬和鼓励学生任何一次参与的行为,肯定任何一点微小的进步。而学生因此感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以后就能大胆表演,敢于竞争,展示自我了。

  (四)课外活动,主动提高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在课外兴趣小组、合唱队、舞蹈队等活动中走出课堂,走出学校,摆脱老师和课本的束缚,无拘无束地走向社会,主动学习。通过这些音乐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提高了音乐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并以积极主动的状态投入情感体验和形象思维,由此获得真实而深刻的美感。

  总之,音乐能够培养人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事物和奋发向上的高尚情操。正如贝多芬所说:“音乐能使人的道德高尚起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作用,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快乐地成长。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小学音乐教学的节奏训练方法    下一篇:生本教育让音乐课堂更灵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