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计划总结 > 语文计划总结

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学习心得体会

所属栏目: 语文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21-10-2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语文课本是语文教学中最核心的课程资源,是进行语文教学的主要凭借和重要媒介。而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专家、名师精挑细选之作。它们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富有童心童趣,折射出儿童的经验世界、情感世界和想像世界。更重要的是它们语言丰富、生动、规范,布局谋篇独具匠心。要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首先要进行课内阅读,在学生熟读课文、品析课文的基础上丰富他们的文学底蕴。

  一套教材从文体上来说,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实用文等;从内容上来说,有诗歌、小说、童话、寓言、散文等。不管哪一类文学体裁,学生只有掌握了阅读方法才能轻车熟路地进行阅读。

  常用的阅读方法有多种:朗读法、默读法、跳读法、精读法、略读法、速读法、圈点批注法、提纲挈领法、写心得体会法等。老师精选课文指导学生熟练掌握阅读方法,学生进行阅读时才行之有效。像诗歌类的课文多采用朗读法,让学生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感受诗歌的意境。像散文类的课文多采用朗读法和默读法,在朗读中享受语言的优美,在默读中品味作者的情感。像说明文的课文,可采用精读法、圈点批注法,主要了解作者所要说明的事物的性质、特点等。并借此迁移到课外阅读,对长篇小说选用跳读法和提纲挈领法;对于短篇小说选用精读法和圈点批注法;对诗歌、散文选用朗读法和谈心得体会法;对知识性文章选用精读法等。

  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多按专题进行整合,各个专题各有侧重点,有的重视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的注重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的注意体现中华各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多样化。还有的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可以说课文给学生展现了一个个最有代表性的范例。老师通过这些范例,让学生从中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文化,感受文学的魅力。

  在小学的语文课本中,每一册都离不开古诗的教学。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凝炼含蓄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倍受人们的喜爱。它以极简练、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它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价值不仅在于给人以艺术的熏陶,更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利用这一篇篇古诗,让学生在精读中感悟古诗那“诗中有画,画中有情”的意境美,领悟那语言凝炼、生动形象的语言美,享受那音韵和谐,节奏鲜明的音乐美,陶醉在中国古诗的魅力之中。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要完成新课程标准确定的量化任务,课内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有句话说得好“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由此可见,要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必须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古人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集思广益的好处。现在学生所面临的阅读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让学生博览群书,将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目很多,如《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格列佛游记》《伊索寓言》《草房子》,以及其他中国古今寓言、成语故事、神话故事、文学名著等,都是人类文化的精品,教师都要逐步引导学生阅读。在进行课外阅读时,还可结合课内。像学了《草船借箭》,引导学生阅读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学了《争吵》,指导学生阅读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学了《吹泡泡》,指导学生阅读冰心的《寄小读者》《小桔灯》等。这样,学生以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促进课内,大量汲取中外文化的精华,在潜移默化中积淀文学素养。

  要让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果能设计一些好的活动,就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彰显文学的活力。活动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如交流性的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展示性的读书笔记、读书卡展览;比赛性的读书知识赛、辩论赛;评比性的课外阅读小明星、阅读小能手评比等,让学生在阅读与交流中认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另外,还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在班里可组织图书角,让学生自己管理借阅。可宣传图书资料,让学生自己整理编写。每天还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得思维的磨砺,精神的启示,审美的愉悦。

  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任务,我们教师应该发挥阅读的效能性,使大量古今中外、文质兼美的经典融入学生成长的骨髓,植入学生渴求的灵魂,夯实学生的人文底蕴,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六(1)班语文教学计划    下一篇:《用奇谋孔明借箭》教学反思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