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

《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读后感

所属栏目: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23-12-3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作者阐述的主要问题、阐明的主要观点
本书是日本东京大学佐藤教授的代表作三部曲之一。以“课程”与“教师”为主题的前两部著作已经结集为《课程与教师》翻译出版,本书则是以“学习”为主题的专著,重点论述了“学习”作为一种对话性实践,不仅引导我们从独白的世界走向对话的世界,而且借助这种对话性的、合作性的实践,为人们提供了构筑起“学习共同体”的可能性,而基于“学习共同体”构想的学校改革作为一种“静悄悄的革命”,将会形成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一大潮流。
读书心得(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等)
佐藤学,日本东京教育学教授、教育学博士,素有“付诸行动的研究者”之称。佐藤学在《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一书中通过探究学习理论的历史进程,揭示“学习的意义”,把“学习”界定为对话性的实践。在书中,佐藤学展现了适应社会发展的学校组织、课程以及教学的构想。
学习无论是对个人的成长还是对社会的进步,其意义与价值都是不言而喻的。信息社会时代,人们对“学习”的认识,已从传统的“被动式接受”转向为“认识世界的活动”。佐藤学通过研究学习理论发展的历程,提出了他对“学习”新的界定:对话学习的三位一体论——重建世界、重建自身与重建伙伴。佐藤学认为,学习的活动就是建构客观世界意义的活动,是探索与塑造自我的活动,是编织同他人关系的活动。“建构客观世界意义的活动”就是认知客体并将其语言化地表达的文化性、认知性实践。“探索与塑造自我的活动”就是学习者认知客体的同时,改造自己原所拥有的意义关系,重建自己的内部经验。“编织同他人关系的活动”意味着任何的学习都是蕴含了同他人关系的社会性实践。基于上述对“学习”的认识,“学习”已不仅仅是学习者个人的事,“学习”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性。对话性学习的实践需要有赖以进行的场所——学校;需要构建对话性学习的经验——课程;需要促使学习者实现对话性学习的“对话性他者”——教师。
要实现对话性的学习,佐藤学提出以“学习共同体”为基础重建学校,即把学校重建为人们相互学习、一起成长、心心相印的公共教育空间。佐藤学所构筑的“学习共同体”体现在:(1)学校的公共使命在于将每一个学生培养成为自立的、活动的、合作的学习者,即在学习活动中保障每个人以多样个性为出发点的活动性学习,以及实现多样的学习交流的合作性学习。(2)学校作为教师共同成长的场所,即教师不仅仅将学校作为工作的场所,更重要的是将其作为成长的场所,教师成为能够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的专家。(3)打破学校是提供教育服务的机构,家长与市民只是教育服务者的思维定势。积极地扩大家长、市民参与教育活动的机会,构筑以社区为基础的“学习共同体”。(4)使学校成为创造并推进课程、教学与研究的主体,赋予专家或教师自主性、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活动的权利和责任,即建设学校的自律性、学校的组织结构与教育行政关系的民主化。
众所周知,在改革学习的实践中,最大的困难或障碍是课程的问题。那么,“课程”究竟意味着什么?“课程”的语源是拉丁语中的“跑道”,教育术语的“课程”界定为“学习的履历(经验)”。佐藤学提出了强调主动性、意义性、生成性的课程模型——“登山型”课程。“登山型”课程的特征是以大的主题为中心,准备好若干学习的途径。在“登山型”课程中,学习者能够选择自己的道路,以自己的方式、自己的速度登山,随着一步步的攀登,视野开阔,其趣无穷。我们正在实施的新课程理念就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研究,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与共同发展的能力。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同客体对话、同自己对话、同伙伴对话的学习的对话性实践中,教师应当起什么作用呢?佐藤学认为:要活动性地组织儿童的学习,合作性地开展这种学习,即学习作为社会共同体的过程,要求教师的作用有多方面变化。由此,佐藤学提出了“对话性他者”的概念。所谓“对话性他者”意味着,在“最近发展区”里,能够发挥可能促使学习者的学习发生跳跃的、起一种“脚手架”作用的“他者”。作为“对话性他者”的教师,能设计贴近学生水准的问题,促进学生自立性、活动性、反省性、探究性地思维。作为“对话性他者”的教师,应该是熟悉并尊重学习的意义、方法和价值的优秀的学习者。作为“对话性他者”的教师,能担负起把课堂里生成的文化与社会文化关联起来的“媒介者”。
《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一书揭示了学习新的概念,为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对“学习”的认识打开了新的思路。佐藤学对当代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以及学校价值与功能的研究,重新唤起我们对“学习”的目的、意义、价值的再思考,这对我们正在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学习的实践都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发展心理学》读后感    下一篇:读《跟任何人都聊得来》有感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