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分阶段学习批注方法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4-05-15 点击次数:
文章来
源初 中教师网 w ww.9 1
0 w.nEt

  在小学高年级段,学生刚刚接触到批注这一新的学习方法,什么叫批注,批什么内容?在哪批?怎么批?这些最基本的问题教师要在批注前给学生一一讲清,要根据学情,分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初步试批,交流反馈。

  批注课文的难度要合适。如《再见了,北京》是诗歌体裁。这种体裁的课文内容批注起来有其特殊性,所以不适合作试批的对象。如《莫高窟》主要写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画、藏经洞。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画出相应的描写语句,在旁边批注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学生们埋头读书,教师在行间巡视时发现,学生的批注各不相同,有语言罗嗦的:“我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有表述太笼统的:“真美丽。”等等。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为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不做任何评判,只是将几种典型批注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来,让学生自己看一看规范的批注应该是什么样子,逐渐使学生能够用比较简练的语言抓住重点词按老师要求去批注。

  第二阶段:扩充批注时段,鼓励多角度去批注。

  在第一阶段,教师只在深入理解课文的第二课时带领学生批注,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掌握批注方法后,可将批注时段扩大范围,在学生初读课文质疑阶段就把自己的疑惑标注出来。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质疑能力的高低是学生学习能力大小的重要体现,学生由于受到心智水平、认知经验等限制,在发现、破解深层信息过程中还会遇到许多疑问和困惑,尤其是当文本所表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与学生的“阅读期待”不一致或相矛盾时,其疑问和困惑就更加突出,成为阅读理解的障碍。这种疑问或见解往往是一闪而过的,很有必要及时记录,以便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确定自己的批判恰当与否。批注阅读就要求学生把点滴疑问或不同的见解表达出来,这能清楚地反映出阅读探究的深度和广度。以往在第一课时的口头质疑中,学生的参与度不够,批注可使学生深入思考,使质疑更有实效性。同样的内容,批注的角度不同,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精彩。例如:《三亚落日》一课,既可以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去批注,分析修辞方法,也可以从作者情感角度去批注,还可以从文章内容入手,写体会及理解。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批注,尊重了学生理解文本的差异,又训练了思维的广度。

  第三阶段:掌握不同体裁文章的不同批注方法。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批注训练,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批注经验,掌握了一定的批注技巧,见识了不同类型的文章,教师可在此阶段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看看不同体裁的文章有什么不同的批注方法。如,写人的文章主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去批注,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并与之产生共鸣。写景的文章主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去批注,体会作者观察之细致,用词之精妙。说明文主要抓住说明方法去批注,深入体会作者用词之严谨,写作手法之灵活。诗歌可抓住重点词及诵读技巧去批注,体会诗歌内容的跳跃性,语言文字的音韵感及诗人丰富敏感的内心世界。学生在了解了不同文章批注的侧重点不同后,遇到新的课文不用老师指点,会目的明确地直入主题,很快的寻找到自己所需的答案。

  反思批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的最大问题就是批注的不到位,这体现在批注内容的浅显、用词不准确或不知如何表达。如果教师能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后提醒学生将新的收获补充进批注内容,学生将受益匪浅。

文章来
源初 中教师网 w ww.9 1
0 w.nEt
上一篇:批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下一篇:现代化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析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