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助学”——为生本课堂助力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25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温岭市第六中学   张仙林

  [摘要]新课程改革需要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以生为本,构建生本课堂。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个“助学者”,即帮助学生学习的人。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需要,充分利用文本,及时为学生“助学”。本文就从“重锤敲击在重难点”、“曲径通幽在疑惑点”、“闻风而动在生成点”三方面来谈谈语文教师如何“助学”,怎样为生本课堂助力。从而寻求质的突破,创造出一个生机勃勃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  助学   生本课堂
  学校这两年来开展了“差异教学”的新课堂改革实验,课堂呈现出可喜的现象:课堂从“教师舞台”走向了“学生舞台”,教师们能有意识地“让学”给学生,学生上课展现的机会多了,以往“被应答”、“被聆听”的消极学习状态有被较大扭转。可是深入这些课堂,笔者发现了教师想“放”、敢“放”,可是不敢“收” 、不会“收”,导致课堂本应当生成疑问的地方,成了“一位匆匆过客”,学生的思维原地踏步,教师放任自由,在课堂里面成了看客,无法将学习引向纵深。显然,这并不符合课程改革的初衷。新课程改革需要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以生为本,构建生本课堂。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个“助学者”,即帮助学生学习的人。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需要,充分利用文本,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及时为学生“助学”,有效地为生本课堂助力。
  一、重锤敲击在“重难点”
  一旦确立重难点,课堂教学的行进就至关重要了,而要想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作用不可小觑。教师就像一位舵手,掌控着航船的方向。在学生关注点偏离时,要适时适当地调整课堂关注点,否则就会使高效课堂南辕北辙。
  布鲁纳说过“教育的经济法则,需要学生记住事愈少,而掌握的学习方法愈多愈经济,要提高学习效率,必须提示学习规律。”而突破重点的方法很多,以“让学”为前提的“助学”,就是给予孩子方法,让孩子们通过自身实践去主动突破难点。
  (一)讨论分析找特点
  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我确立了朗读加研讨分析法进行教案编写。
  1、在送行过程中,父亲为儿子做了哪些事情?
  2、其中哪一件事情让你最感动,为什么?(预设:买橘送别。因为最能表现父子情深。)
  3、有感情的朗读买橘子时的背影,分析作者是怎样细致刻画这一“背影”的?(预设朗读讨论得出:A、父亲的穿戴:黑 深青,体现穿着朴素,心情沉重。B、走路的姿势:蹒跚,年纪大,腿脚不便。C、爬月台动作:攀 缩,行动不便,步履艰难)
  4、父亲对儿子的关怀,除了为儿子做了这么多细小繁琐的事,用了外貌和动作描写以外,还用什么描写方式表达这种关爱?(语言描写)
  从而让学生明白在进行人物描写的时候,我们要抓住外貌、动作、语言等进行细致的描写,才能刻画出鲜明人物形象。
  当我在教完这一单元的时候,就还把《蜡烛》、《老王》和《背影》结合起来,让学生找出各自的外貌描写的地方进行体会。为什么南斯拉夫这位平凡老太太的背影会定格在战士们的心中,朱自清父亲那朴实的背影会深深铭记于儿子的心中,老王这一微不足道的普通人会留给人这么深刻的印象。然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选取某一个事件,并从中截取能感动人的背影进行细致的勾勒或描画,表现积极的价值取向。从而突破单元重难点,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咬文嚼字啃骨头
  关注练习或课后补充的文学常识、文化常识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如在教鲁迅《雪》的时候,为了突破重难点,我就抓住最后一句“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1、为什么是孤独的,从那读出?(预设:从“如粉,如沙,决不粘连”读出了朔方的雪是孤独的。)
  2、怎么又说是死掉的雨呢?(预设:修饰词死掉,也即不存在了,变化了,而雪是水的固态,雨是液态,也就是说雪是雨的另一种形式。)
  3、如何又成了精魂?(预设:精魂是凝聚了所有坚强内核的灵魂。)为什么呢?(预设:死掉的雨但生命没有终结,而是发生了生华。这升华的过程却是和死亡联系在一起的,就是一种献身,所以说是精魂。)
  经过这样咬文嚼字,层层追问,学生也就突破了重难点,知识得到了升华。
  所以教学前,思考什么地方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处,这很重要,因这个点就是重难点,就是突破口,就需要重锤敲击。只有重锤敲击,敲在学生学习偏离或不够深入的地方,方显教学的高效简洁之美。
  (三)变化形式读中品
  每次教学都存在着难点,如何把难点化解?此时不是教师代替学生化解难点,而是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让学生自己通过听、说、读、写、思训练化解难点。比如学生通过课前预习知道了泰戈尔为什么能创作出《金色花》,进人物内心世界,方能真正领略作者笔下的母爱情怀,据此可以在三处地方加入了语言文字和标点训练:
  1、“我要悄悄的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能否把“悄悄”换成“快速”?
  2、能否把“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中的“落”换成“跳”?
  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随着小组合作之后,每个组员对创作原因又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样在班级交流后,经过激烈碰撞形成了比之前概念化的认知更多的东西。
  二、曲径通幽在“疑惑点”
  课堂上,随时随处都会有一个个“疑惑”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有时他们自己一个人能通过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等路径解决,有时需要小组合作讨论后、在思辨方能中得到提升,可是有的问题光靠他们自己是无法解决的,这时就需要教师梳理、归纳并能用合适的方法引导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释疑。
  (一)聆听,梳理个别疑惑
  教师面对这么多疑惑时,就要帮忙梳理出哪些问题学生自己能解决的,哪些问题是通过小组合作可以解决的,哪些问题又是需要老师帮忙才能解决的。比如教综合训练课《成长的烦恼》时,通过播放故事片《成长的烦恼》,学生都会敞开心怀诉说自己的烦恼,然后归纳得出主要有作业量大、男女交友、爸妈吵架、周末补课等几大烦心事。
  (二)分散,找准共性疑惑
  仅仅把问题梳理出来还不行,还要把“疑惑点”归纳成最急需解决的“疑问”,方便学生自己去解决这个“疑惑点”。《成长的烦恼》中如果仅仅把问题定在几大烦心事上,那还不够,所以我们还要找解决的方法。通过活动的形式:一、设计栏目(命名);二、谈谈最想感激的人,最想对感激的人所说的话;三、网络跟帖等形式。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学生的烦恼得到了零散的解决。这就为下面的写作打下了基础。
  (三)释疑,推动思维实践
  在学生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都难以解决疑惑时,教师适时助学,或提示思考方法,或补充材料,把学生的思维推一把,让学生通过自身实践释疑。如在教《中国石拱桥》时,学生读到“(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作成了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它各道不致受到影响。”时,说不理解。这时我就灵机一动说:“谁有量角器借我一用。”学生就纷纷拿出量角器给了我,我就把几个量角器一叠。同学们一看,原来就那么回事。也就是说教师在碰到学生疑惑点的时候,教师应该把疑惑点放大、打碎或者转移,再抛还给孩子,让孩子带着自己的思路再去整合,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三、闻风而动在“生成点”
  学习的过程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一切的引导式的“助学”都是为了促使学生思维处在积极状态之中,因此教师要不断开拓学生的思路,在“生成点”上做细做足,把学习引向纵深。
  (一)顺风时--“扇风点火”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也就是说不一定要求教师有超出专业要求多么高的知识水平,而是有指导学生、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学会学习的方法和能力。有的生成点对学生的认知和体验来说是积极正面的,但如果未加引导,此生成对学生的影响来说是很微小、很低效的。反之,如果学生这种低效生成经过老师的灵活引导,那这种低效会逐渐向有效甚至高效完善。
  王崧舟老师执教《二泉映月》时,课中一个孩子冷不丁地提出一个问题:阿炳为什么要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这个问题是王崧舟老师事先没有预设的问题,可王老师并没有一笔匆匆带过,而是在此做足了文章,他层层追问三个问题:“你能联系阿炳的境遇想一想为什么吗?”“你们还能联系阿炳的童年想一想吗?”“联系阿炳的向往你又有什么新的理解呢?”王老师通过反问、追问,把问题抛还给学生,通过巧妙“助学”,使学生对《二泉映月》的理解更为深层。
  (二)逆风时--“拨乱反正”
  当违背教学主题产生的生成,我们称之为“反生成”,此时与课堂是“逆风而行”。这种生成很大一部分来自学生天马行空的想像及不分场合的调皮捣乱。这种生成如果不及时积极引导,会使全体学生的学习状态朝“反方向”发展。
  肖培东先生在执教杨绛的《老王》这篇文章时,他是这样切入的“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同学们读出老王的“不幸”。然后同学们是纷纷举手,争相发言。但肖培东先生评价:同学们都是在叙述,犹如看客与杨绛的距离不知有多远。此时如果不“助学”导航,学生学习就会偏离,所以肖先生就不断的强调问题是“读出”不幸,这样学生的学习就步入了正轨。只有让读成为我们语文课堂的精灵,我们才能接近语文的真山真水真性情。
  总之,“助学”强调一切教学行为都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它是给学生的学习再助一把力,在“助学”过程中,教师要“悠着点”,不能“越俎代庖”,以必要的“含蓄”和“低姿态”,为学生学习作“嫁衣裳”。所以语文老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采用灵活的课堂教学策略,因材施教,及时为学生“助学”,有效地为生本课堂助力。教师唯有撑一竿“助学”的长篙,方能让学生的学习之船驶向学习纵深处。
  相关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2、魏书生《班主任教育漫谈》
  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4、《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6.3第9、22页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汉字恒久远,魅力永流传    下一篇:“诊断 突破”式教学在初中语文复习课教学中的探究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