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整合现代教育技术 创新语文教学设计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整合现代教育技术  创新语文教学设计

湖南省安化县第二高级中学  仇宁珍 

[摘  要]整合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创新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促进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把他们培养成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质量的人才。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学科整合  教学设计  自主、合作与探究  语文素养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的信息化水平大大提高。社会的信息化必然包括教育的信息化。现在一场全球性的教育信息化革命,已在许多国家的教育领域迅猛展开。适应这种形势的需要,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我们作教师的必须积极地、主动地加入到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新课程学科教学研究的队伍中去,力争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时代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善于实践的高质量的人才,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而奉献自我。那么,怎样把现代教育技术整合到语文学科的教学设计中去呢?下面我来谈谈自己在这方面尝试的体会。

一、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课文阅读教学的整合

我们知道,高中语文新教材采用课文阅读和写作、口语交际分开编排的体系。虽然具体到每堂课的教学设计都不相同,但以上三方面的教学还是有自己的一些共同之处的,有一些规律可寻。

课文阅读教学一般要解决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字词句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及写作思路的把握、作品或作者感情的领会、艺术技巧的分析等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课文阅读教学的指导带来了许多便利。

1、提供背景材料,帮助课文理解。

任何文章或文学作品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跟作者的生平、经历与思想等有关联,也跟写作的时代与社会有关联。如果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提供一些背景材料(当然也可由学生自己上网查找,互相交流),那么一定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比如,我教诗歌《再别康桥》时,就提供了关于作者徐志摩及其所生活的时代的有关材料,既有徐志摩的生平、留学经历、追求“美”“自由”“爱”的个人理想,也有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实,它们拉近了读者与作者的距离,帮助学生领会诗人寄寓在作品中的感情,理解诗人的思想,还增加了学生的文化底蕴。

2、播放配乐朗诵,加深作品理解。

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有自己的学科特点,它要求我们通过反复诵读,进而把握文章内容,领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说的这个道理,所以指导学生诵读也就显得十分重要。如果只空谈节奏、重音、语速和语调等应怎样处理,那么这未免显得有些抽象、枯燥;如果仅靠老师课堂上范读,有时也未免显得有些单调、乏味。精心挑选的配乐朗诵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它大大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同学们的模仿诵读,不仅有助于读准字音,还有助于对作品的理解。在诗词的教学中配乐朗诵显得尤为重要,如教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与柳永的《雨霖铃》,学生甚至从配乐朗诵中悟出了辛词豪放、柳词婉约的特点。

3、制作适当音画,解决重点难点。

每篇课文都有重点和难点,如何帮助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是我们每个老师都必须考虑的问题。我认为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适当音画不失为一个良好的解决途径。如教学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及赤壁大战的画面,把同学们带入了大显英雄本色的赤壁古战场,欣赏到周瑜“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橹灰飞烟灭”的大将风度,这种特定情景的设置,就帮助同学们理解了课文,理解了苏轼用典的意图。又如赏析描绘赤壁景观的词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时”时,让学生欣赏汹涌澎湃的大海的画面,倾听海水猛烈冲击海岸的声音,这种超文本的音画设计,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理解作者写这种景的用意,加深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人间词话》)的理解。这种特定情景的设置,这种强烈的音画刺激,不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所能做到的。它的直观与形象,增添了学生的兴趣,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很好地帮助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4、适当拓展延伸,提高应用能力。

传统语文教学也进行拓展延伸训练,但受制于条件:一块黑板、数支粉笔、或者几张油印练习纸,让老师们心有余而力不足。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老师们就可以一显身手,除了精讲课文外,还可以引进课文的相关内容,进行拓展延伸训练,如教授《劝学》一文时,我选用了《论语》《孟子》中的一些精典之作,引导学生们进行比较,从而加深了对儒家思想的理解,甚至还选用《庄子》《韩非子》等作品中的有关篇章,指导学生阅读,同学们通过合作探究,对儒家、道家、法家的不同有了初步的了解。

5、学生自主阅读,促进能力提高。

如果说主要选在多媒体教室以演示型的形式进行的对教读课文的讲授不便全部放开,有牵着学生鼻子走的嫌疑的话,那么对自读课文、配套使用的《语文读本》的学习,就可以完全放开,可以把学生带到电脑室去,让同学们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手段,在老师指导下制定阅读目标,在自主阅读过程中,将不懂的问题随时“登录论坛”与老师同学们交流,这种对学生的尊重,大大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热情,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又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适当配合,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以课文为例子和凭借,举一反三,使语文课堂呈现出全新的面貌,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写作、口语交际教学的整合

写作指导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之一,但写作指导情况却不令人乐观。加上近年来受话题作文的影响,许多老师一般给学生提供一个话题就算了事,写作训练呈现出疲软状况。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则可以很好地改变这种状况。

1、方便进行审题立意指导

同学们在初中就开设了信息课,对电脑的操作水平并不低,老师提供话题或材料后,可以让学生在“留言板”上用最简洁的话输入自己审题立意的情况,师生共同讨论分析,肯定好的,淘汰差的。有人说得好:创新的土壤是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这样做,张扬了个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审题立意能力。当然还可以用这种方式进行构思训练。

   

2、帮助解决素材缺乏的问题

写作中有个问题真是令人头疼,那就是材料的缺乏。老师学生一齐动手,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各类人物、各种材料引入课堂,搜集到的这些新颖典型的写作素材帮助学生解决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难题。学生们可以坐在教室游历天下,再不会为无话可写而犯愁了。

3、有利于指导作文修改

传统的作文修改,既费时费力又不讨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给作文修改带来了生机。比如说,可以通过实物展示台,把学生写在作文本上或试卷上的作文投影出来,让大家一起来修改,这样做,既快捷又方便,是传统的作文修改指导难以企及的,这种修改方式大大促进了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

整合现代教育技术来指导写作,学生的写作热情增加了,写作水平提高了,如我校(48个班的规模)校刊《萸江文学》2004年下学期第一期共刊载66篇文章,我教的高一06班就入选了11篇,第二期则更多了。

我们知道,适应形势的需要,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增加了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如高一册有个口语交际的训练要求:说话要文明得体。在教学中,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模拟说话情境,让学生针对设置的不同情境,即席发言。如投影一个从小学到中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学生,在大学面对人才济济的班集体,觉得很自卑的材料,让同学们练习劝慰、鼓励别人,指导学生怎样的劝慰、鼓励才是文明得体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设置许多不同的情境以供练习,这样就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现在我教的高一学生不仅能大胆开口,自由流畅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且还能讲求说话的质量,使用文明得体的语言。

通过写作指导和口语交际训练,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个性和人格上得到健康发展。

三、现代教育技术与综合性学习的整合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与试验修订本相比,又多了一项内容——综合性学习。如第一册就有两个专题“拥抱文学的骄子——诗歌”与“民居文化”。在教第一个专题时,运用多媒体课内指导诗歌阅读和鉴赏大大地激发了学生读诗、作诗的热情,学生们不仅成功地举办了诗歌的诵读比赛,还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多种手段搞起了诗歌鉴赏研究,更为可喜的是他们自己还亲自创作诗歌,相互交流,相互修改,班上还出了一本像样的由科代表作序的诗歌专辑。学第二专题,同学们有的利用信息技术,搜集关于民居的资料,经过整理,班上搞了一个民居展。同学们还每人用电脑为自己设计了一个理想的书房。

这些综合性学习,突出了同学们的主体地位,促进了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它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创新精神与语文素养。

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整合,尽管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但优势远远大于弊端,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是适应当代社会信息化潮流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我们要积极地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学科的优化整合,取其所长,避其所短,“以最理想的教学方法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以最理想的教学效果达到最理想的发展水平。”(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语)赞可夫的话道出了我们所有教师的心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网络阅读与语文阅读教学    下一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语文教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