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处理好四个关系,增强数学课堂活动有效性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根据这一理念,我们在新课程实验中以数学活动为主线设计、组织数学课堂教学,逐步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占统治地位的言传口授的教学方式,改善了学生被动学习、被动发展的处境。教师、学生和课堂教学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也有一些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理解不到位,以致产生了认识上的模糊与困惑,从而引发了教学实践行为上的偏差,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片面化和绝对化的做法。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活动引起了笔者的思考。笔者认为开展数学活动必须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以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活动与发展

〔案例〕一些教师在教学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有趣的图形》的“动手做(四)”时,非常重视组织学生借助七巧板进行拼图,开展多种多样的动手操作活动,如拼基本图形、模仿拼图、自由想象拼图、根据故事拼图、创意拼图、小组合作拼图,各个活动的形式是学生借助七巧板拼图,教师再组织学生对所拼的图形进行展示交流。交流展示时,教师问:你还有不一样的拼法吗?评一评,哪一种拼得最好?

   〔分析〕教师旨在借助七巧板这一载体,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但仔细观察这些活动,大多是动手活动,外在的活动多,内在的交流少,缺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对图形的描述性交流,忽视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如上、下、前、后、左、右)对活动过程与结果进行描述和表达。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空间观念是在操作活动、交流活动、想象活动、创作活动等多样化的活动过程中逐步建立的。因此,数学活动应为学生提供数学交流与想象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如展示交流时可以创设一个记者采访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模拟记者采访,向记者介绍用七巧板拼出的图案。由于是回答记者采访,所以学生必须运用所学的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词及形状、大小等特征进行描述。在数学交流与想象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物体的方位、距离、大小、形状的掌握,发展学生的几何语言,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空间表象和活动体验。

    目前,数学课堂活动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活动形式化,表面热闹,思考含量小,缺少目标意识、缺乏整体意识、缺乏主体意识等。二是活动绝对化,把“数学活动为主线”理解为“数学活动绝对化”,排斥接受学习。

   〔对策〕要正确处理活动与发展的关系,必须回归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根据这个理念,促进学生发展是数学活动的基本目标,数学教学应该以活动为裁体,以发展为核心,让学生在活动中对话,在活动中互动,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自主建构,实现自身的主动发展,以活动促发展是组织数学活动的指导思想。

因此,设计与组织数学活动时,必须思考以下问题:(1)活动是否有意义?(2)活动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3)活动使学生在哪些方面得到体验与发展?(4)活动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5)活动能否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二、探索与点拔

   〔案例〕一位教师在教学新世纪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时,让学生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进行倒沙实验,“探索”圆锥的体积公式。学生各自经过一阵忙乱探索,很快发现了圆锥的体积公式。简易的倒沙实验,无序的探索过程,很快发现的体积公式,听课后让人产生许多思索,难道这是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探索吗?

   〔分析〕笔者认为学生的自主探索要把握两个度。一是探索的内容要有一定的难度。如上例中探索圆锥的体积公式应让学生探索,把圆锥形的橡皮泥捏成长方体或正方体,探索不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关系,探索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关系……这样广泛而有深度的探索内容,不仅能调动学生探索的积极性,更能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促进个体的发展。二是探索的过程要有教师适度的点拨。学生在探索有一定难度的内容时,有成功、有困惑,甚至有失败。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其引导者的角色,进行适度的引导,使学生走出误区,解除困惑,明确错因,探明真知。如上例学生进行各种实验探索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为什么把圆锥转化成长方体或正方体不完美?为什么不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这样,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逐步在探索中经历由不明白到明白的过程,必然会生成有效的、富有个性的探索结果。

   〔对策〕《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在组织、设计教学活动时,要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充分挖掘、拓展学生的探索过程,力求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研究、发现”,体验数学的生成过程,使他们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诸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三、有序与有效

   〔案例〕一位教师在教学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购物》的“买文具”时,创设了一个购物活动情境(事先准备好货柜)。教师是这样组织活动的:(1)进行活动分工。师:请每个小组的1、2号同学当售货员,3、4号同学当顾客。(2)明确购物活动要求。师:出发前请注意:①看一下货柜有什么商品,价格是多少?②你想买什么?应付多少钱?要找回多少钱?③当文明小顾客。(3)学生分角色活动。(4)交流:谁愿意把你购买的情况介绍一下?

  〔分析〕案例中,老师创设了一个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认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初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同时教师重视活动的有序组织,重视学生行为规范的培养。但活动规则是老师给予的,是老师制定的,学生是在教师的指令下活动,对活动规则缺乏认同感。

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活动有序性是有效性的基础,有序指的是学生具有与新的学习方式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和行为习惯。学生既要踊跃发言,积极表现,敢于发表不同见解,敢于提出问题;又要学会倾听、谦让、等待、尊重、欣赏。这两个方面就像跷跷板的两头,少了其中一个方面,活动就不能有效进行。有序为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保障。

 〔对策〕如何培养学生有序的学习活动习惯呢?首先要让学生参与学习规则的制定。学生已经初步具有自我约束、自我判断的道德意识。关键是创设一种氛围,共同商定,使行为规则能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同,并内化为自觉行为。如上述案例中,可以先让学生自已商量如何分工,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讨论:当售货员应注意什么?当顾客应注意什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教师再对规定进行补充,以“小丁当超市的要求”呈现出来。这样,在学生自主拟定规则之后展开活动,更具自主性、人文性。其次,教师需适时调控教学。如利用儿歌、音乐、身体语言、评价语言、教室环境等手段体现情感互动,人文关怀,努力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期望与信任。组织手段应该体现多样化,适宜性,努力让组织手段与具体学习情景达成有效统一。 

   

    四、部分与全体

   〔现象〕课堂上,常常出现以下情形:(1)忽视对全体的关注,活动是少数人参与。如,有的老师设计找朋友游戏时,只是请几个小朋友上台找朋友,其他学生在台下当观众,无法真正参与活动。还有些老师把个别问题当作普遍性问题处理。(2)忽视对部分的关注。如,小组合作学习时,忽视对学困生的关注;学生交流时,忽视对学生的知识经验、思维水平、解决问题的策略等差异的关注;对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缺乏敏感度,无法及时把握,并加以合理利用。

 〔对策〕《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师在组织数学活动时,首先应关注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比较均等的参与机会。其次在活动设计上,应为发展有差异的学生留下思维、创造的空间,让他们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和认识水平去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数学二轮复习的有效性    下一篇: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思考及教学策略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