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新课程指出:自主、合作、探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制约了儿童的嘴巴、双手、头脑,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缺乏活力。面对新课改的挑战,怎样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我认为:

一、创设生活情景,让课堂活起来

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大多是经过简单化或数学化了的问题,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努力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如:在进行《年、月、日》教学后,可以出这样一道思考题:爸爸去外地出差了,王玲在家一天天的数日子,等着他快点回来,两个月后,爸爸回来了,猜猜王玲一共数了多少天?这里要结合生活实际,考虑到邻近两个月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答案也是多样化。这样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学,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解题的技巧,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教学问题解决的方法很多,它们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差别,教学时,我们应该结合生活实际,抓住典型事例,教给思考的方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喜欢数学。让数学课堂教学适应社会生活实际,从而培养出一批真正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让学生动起来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创设平等、合作、民主的学习氛围,学生在学习中才能保持愉快,才有利于他们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彻底放弃自己的权威,走下讲台和学生一起活动、一起讨论,保持师生情感的融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想、敢言、敢做,让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中 。

1、创设情境,让学生的情感动起来。

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天真、爱幻想。因此,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办法就是描述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或贴近儿童生活的事件,要解决的问题就包含在这个故事或事件之中,实际上就是为学生设置了解决身边数学问题的情境,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例如:我在教学“最大公因数时”,对学生讲述:校长要将图书室的地面铺上地砖,请同学们帮助设计,并计算出要买多少的地砖……象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很多。总之,创设情境,可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孩子们的生活,学生乐于接受。

  2、明确学习任务,让学生提前动起来。

为了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学生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要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等。这些任务除了具有一定的合作价值外还可以分解,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共同参与,人人都有事可做!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的任务,可以避免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例如:在教学第十册《统计》这一内容时,我向学生提出了学习任务:调查本校各年级各班的男女生人数,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调查与统计一下吧!孩子们明确了学习任务,便在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完成自己的任务去了。

  3、开放课堂,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手脑动起来。

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后,教师就应立即引导学生开始合作、探究,这是小组合作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并且学生每个人都必须有一定的责任分工,都应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也就是说,学习任务已经落实到个人,小组的成员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长方体的体积”时,我让学生分组实验,于是同学们有的指挥,有的手拿粉笔做记号,有的……每个人都兴高采烈,洋溢着主人翁的自豪感。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同学们不仅初步了解了如何求长方体的体积,也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尝到了合作的乐趣!

  4、通过交流、评价,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交流、评价也就是学生间总结学习成果、教师接受信息反馈并做出判断的过程。在学生交流时,我要求学生尽量清楚表达个人或小组的意见,同时还要求学生学会真诚的征求其他组的意见或评价其他组的见解,以博采众长,积极总结。在倾听了学生的交流、汇报后,我也要给各小组的合作过程及结果进行简单的评价。

  三、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当前教育极力提倡重视学生的独立个性,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应从学生的个性出发来考虑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从而使学生能更自觉、更充分、更主动地全面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教育工作者应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并以“个性充分的自由的发展”为目的,承认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个性,研究个性,避免教育的整齐划一与陈旧僵化;坚持教育目的、课程、方法、教学组织等的多样化、灵活化、个别化;有效地实施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特点、优点和闪光点,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小学数学课堂不再是单纯的知识递延,而是折射出“高智慧学习”方式和能力和一面镜子。在新的教育改革中,做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转化教育观念,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张扬,灵感得到激发。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春光灿烂,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教育学心理学》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江西教育出版社

《新课程教学丛书》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下一篇: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