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音乐论文

创意小乐器,点晴之作

所属栏目: 音乐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中小学的器乐教学,如美国、欧洲东南亚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将之视为培养少年儿童音乐素质的极好手段。在我国,随着音乐教育改革深入发展,器乐演奏教学已逐渐普及。《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适合中小学器乐教学的乐器主要有儿童打击乐器、简易的民族乐器等,对所选乐器鼓励师生自制简易打击乐器。

我校属县级实验小学,目前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使用的乐器只有数量有限的几件打击乐器,远远不能满足于音乐课堂教学,而自制打击乐器不但解决器乐教学困状,给音乐课堂教学锦上添花,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还使其发现美、创造美,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创造力,同时性情也受到熏陶,提高审美能力。

一、我的困惑——过尽千帆皆不是,孤帆一片日边来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信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去年我任教一年级音乐,由于是第一次使用新教材,我压力很大,信心不足,深怕教不好,在此,我钻研教材,认真研读新《课标》。从中了解器乐教学任务: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为歌曲伴奏并乐于参与各种演奏活动。我校目前只有几件打击乐器,课堂上只能几位学生使用,如何达到目标呢?有一次,我在一(5)班上第6课《洗手绢》,这首歌曲意在表达小朋友热爱劳动,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个道理。教唱环节后的巩固伴奏练习需要请两位同学分别用木鱼、碰钟为歌曲伴奏,这时全班沸腾,小手如林,争着要演奏打击乐器,但我的手中只有两件乐器,没被选到的同学垂头丧气,叹气声一片。怎样才能让学生人人使用小乐器?怎样才能保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二、我的思索——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课后我把我的困惑发到音乐教育论坛上,与其他老师一起交流。王老师一语道破天机:“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乐器数量有限,你可以试着让学生自己创造小乐器。”王老师的这一番话,让我想起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鲁普斯卡娅说:“儿童的智慧就在他们的手指上”。是啊,《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教学中通过探索生活的音响游戏,引导学生联想、创造生活中的声音。

在论坛老师及同事们的帮助下,我又重新设计了本课,在演奏教学添加了发现生活小乐器为歌曲伴奏环节,并在另一个班级试上。在上到为歌曲伴奏此环节时,请同学们发挥想象,用自己手边的材料作打击乐器来伴奏,我首先示范自已的发现生活小乐器,用铅笔有节奏地敲击文具盒,此时,全班沸腾起来,有的同学发现两本书相击可以伴奏,有的的同学发现两只笔相碰可以伴奏……只见个个精神抖擞,课堂学习气氛空前高涨。在学生展示自己“发现”及七嘴八舌的吵闹声中,下课铃响了……,通过这样的课堂练习,既巩固了歌曲教学,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自制小乐器是启发创造思维、拓宽学生视野、升华学生情感、保持学习兴趣的重要过程。

三、我的尝试——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从那以后,我就十分注意课堂自制生活小乐器的教学设计。因为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可以让其插上思维的翅膀,有所启迪,犹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一年来我在自己的尝试和学习下,感悟颇深,我把自己课堂自制打击乐器的常用方法归纳如下:

(一)、激趣教学法——以点盖面 豁然开朗

   在新理念的推动下,音乐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经验与能力,促使个性的完善发展,为孩子们提供自由参与和自我表达的空间与舞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获得艺术学习的愉悦与满足,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一年级下册第1课《春天》,这一课里的欣赏歌曲《小燕子》、《杜鹃圆舞曲》,学唱歌曲《小雨沙沙》、《布谷》都是与春天有关的歌曲,因此我在上这一课时运用拓展法,请学生欣赏春天的美丽风景,倾听了春天的歌等方式了解春天里有春雨、春风、春雷……。学习歌曲《小雨沙沙》时, 在课前让一(5)班学生各自准备了一些物品,如纸,塑料袋、矿泉水空瓶、米、水、玻璃杯等,让学生利用这些小物品来表现春天下雨前后的声响。在小组汇报中,有的同学想到了通过搓揉塑料袋、纸张来表现风声,用矿泉水的空瓶子装上米发出“沙沙”的雨声,玻璃杯倒水模仿泉水的流动声等。在这堂课上,学生表现得非常兴奋,学习积极性高涨。后来,又有同学想到了易拉罐里装上沙子作沙锤等等,而且每做出一件乐器就急着展现,当得到大家的认可时就欢呼雀跃。学生在享受成功的同时,一定对音乐课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下课铃声响起,学生不再是急着冲出教室,而是兴致高昂地急着展示自己的作品。当宣布下课时,一个个垂头丧气,此时布置音乐作业:利用身边物品制作小乐器,下节音乐课展示成果。听到此消息,一个个又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动手创造、表现生活中的声音,对学生来说是终生受益。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带给人们美妙的音乐,展示他们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二)、任务驱动法—— 游戏作业 一箭双雕

在课堂的结尾,让学生做作业,在语文数学等课里,是一种常用的课堂小结方法。以前我一直把音乐课所有的教学任务都在课堂中完成,课后从不布置作业,但是当接触新教材后,我慢慢地发现,现在的新教材中教学内容增多,难度普遍上升,因此如果想在有限的40分钟教学时间里让学生牢固地掌握肯定是不行的。因此我也尝试在音乐课堂结尾时布置作业。如《小雨沙沙》课后作业:利用身边物品制作小乐器,下节音乐课展示成果。同学们在听此作业时,一个个又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课下,他们完成的怎样呢?

又到了一(5)班音乐课,我刚进教室,同学们就忍不住炫耀自己制作的小乐器,嗬,真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个个具有独特创意。你瞧,余浩同学利用喝完的可乐瓶子,装上沙子,这样就成了沙锤;潘人浩在文具盒上绑了几根皮筋,成了弹拨乐器;丁进一用绳子将一个个铃铛串起来,成了手铃……,看到一个个创意小乐器,我的眼睛不禁湿润起来。有人曾说:“创意就是激发创意本身的欲望,以及欲望被激发后,如何找到途径让欲望成形。”是啊,只要给孩子们一对想象的翅膀,他们就能在广阔的空间上自由飞翔。

奥尔夫教育理论以儿童的发展为本,带领孩子在游戏中学习音乐,在游戏中带出学习方法,使孩子在音乐学习中找到乐趣。音乐教学中通过探索生活的音响游戏,引导学生联想、创造生活中的声音,让学生处于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发掘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独具匠心的创造力。

   

(三)、自由创编法——节奏创编 各显神通

小学生由于受年龄、文化、生活经验的局限,审美趣味是陕窄的,怎样激发学生的审美趣味呢,通过“玩”应该是不错的主意,因为活泼、好动、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如在学习《音的长短》这一课时,首先播放动物视频短片,感受、模仿动物的叫声,引导学生发现声音有长有短,然后引入生活,找出长短不同的两个声音,再出示打击乐器:三角铁、木鱼、铃鼓等,找出两个长短不同的音,最后能用自己制作的小乐器或者与同学的小乐器比较,让其发出两个不同的声音吗?学生此时表现欲望强烈,发言踊跃。然后小组合作,长短音合奏,比一比哪组的方法多。此时,同学们开动脑筋,想法设法比别人有创意。

只要我们勤于思考,巧于构思,敢于创新,展开想像,放飞激情,课堂小乐器就一定能演绎出“响如撞钟、清音有余”的精彩节奏。

(四)、小组合作法——合作演奏 相互配合

培养少年儿童的合作能力,首先要培养其合作意识。现在的孩子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比较强,缺少合作意识,如何为少年儿童的合作意识找到生根发芽的土壤呢?首先,从为乐队起名字入手,引导学生为自己所在的乐队起一个好听的名字,经过大家的提议,把好的想法和意见融合进去,最后确定有叫“天使乐队”,有叫“花儿乐队”,有叫“小小乐队”等等。在这次协商中,孩子们懂得了自己就是这个乐队的小乐手,大家必须合作,乐队的演奏才会成功。通过乐队合作练习、展示,孩子们懂得了一个人的成功不算成功,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才能演奏出高水平、好效果。

《音乐课程标准》中也指出: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在合奏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动手能力,还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与他人相处。

四、我的追求——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在自制乐器的探索、实践中,我深深感到自己学识浅薄,特与我县众位一线音乐教师提出课题研究,目前被立项的市级课题《音乐教学中如何制作生活小乐器的研究》正在研究、探索阶段。我们首先从学生实践认知水平出发,提供必要性的教与学的参考资料,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和简易打击乐器及自制乐器的特点,对教学的内容做相应的设计。一年级的孩子,处于好动、好奇、模仿性强,但注意力不太集中,对科学的音乐教学初步接触,比较适合把打击乐引入课堂,巧妙地运用打击乐,与教材中的旋律及节奏相配合,不但解决了开小差的问题,而且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节奏感。初步掌握了打击乐器的音色与方法后,通过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与他人合作创造、发明生活打击乐器。二年级学生在自制打击乐器的基础上,初步探索创造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可谓是循序渐进。

让创意生活小乐器,像阳春白雪般润物无声,激发学生乐学、善学,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审美、感受、表现、创造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从而陶冶情操,让音乐教学大放异彩,让音乐融入学生生活,实现音乐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曹理等著.音乐学科教育学.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4.奥尔夫教育理论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让“动态”生成“鲜活”课堂——浅谈音乐课堂生成性教学    下一篇:浅谈音乐课堂中自制小乐器的教学研究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