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计划总结 > 语文计划总结

语文实践工作总结

所属栏目: 语文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15-02-1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近几年来,我的教学工作主要是在延续前两轮由刘华老师指导的“名著阅读与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验课题基础上,进行发展延续性实践、实验的工作,重点在两个方面展开了深入的教学实践活动。

  一、阅读教学与写作指导的有效结合,构建良好的读写环境。

  由于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着读写脱节的毛病,这样就使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活动相对独立,造成了有效教学资源的大量浪费,不能有效的以读促写,以写用读,形成良好的阅读与写作的良性循环,构成有效的读写环境。我在05年的新一轮实验中,注重了针对目前读与写的教学脱节的实际进行一系列的有效教学实验。

  (1)运用书边笔记的形式促进阅读的有效性。

  在每学期开学之初选定四至六本文学名著与学生商定阅读的时间计划,让学生基本统一阅读进度进行有效交流。与学生商定交流的基本内容大致如下,阅读需要在书边完成的工作有①根据自己的能力实际给所读的文章书籍编写字、词类注释②个人认为精美对自己有影响的句段每周在所读的书目中至少坚持背诵不少于五十字的两段或统一下发选文小条以便形成语感,熏染审美能力③写出自己对文本的思考与发现,成为阅读的思想者,从文中汲取营养,把阅读落到实处④培养批判性的鉴赏思路,大胆依据情节的理想的行文走向进行适当的再创作。⑤把自己喜爱的部分依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仿写⑥紧扣文本提供的细节情景,试写一些分析性的读后感。

  (2)倡导阅读多重题材的文学作品与科普作品,形成优秀的认知域。

  中学生的实际要么沉迷于网络,要么沉迷于魔幻小说,要么沉迷于所谓新新人类的最不像小说的最小说之中,阅读前景令人担忧良好的精神食粮无人主动问津,因此创建良好的阅读领域,是每一位基础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在具体教学中,我了解学生们的爱好,心理年龄特点自觉地引进班级一些书籍吸引学生,如初一入学时,把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名家名译中的《夏洛的网》、《小王子》、《小胡萝卜须》、《老人与海》这些薄而有趣的书引进课堂,充实孩子们的神秘空旷的需求,与魔幻游戏的勾引争取孩子,赢得孩子。继而把《城南旧事》、

  《呼兰河传》等优秀作品介绍个学生,与他们攻读研究,打开初中阅读的大门,让孩子们变得识正统文化之雅,亲经典名著之华。接下来之后《论语》、《声律启蒙》、《沙郡年纪》、《所罗门王的指环》、《茶馆》、《培根论人生》、《新月集》等等作品就顺理成章的走进孩子们了。这一步主要解决心理上的亲近感,争取学生构建读书乐园,创设氛围。为写组织“货源”。使学生们感受写有氛围,离自己的距离并不遥远,跳起来即可再到桃子。

  (3)广泛吸纳新经典,与时俱进。

  随时吸纳新的语文教学资源永远是语文发展的生命力。这里的与时俱进,是语文教学发展的要求,不是单纯的政治词汇。如阅读教学中让学生阅读新近出版的东北作家迟子建的《迟子建散文》,既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又有利于学生观察家乡固有的地域文化,促进写作与表达。著名学者梁实秋先生在回忆性散文《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中回忆徐锦澄先生时说“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有古文,有白话,油印分发给大家。《林琴南致蔡孑民书》是他讲得最为眉飞色舞的一篇。此外如吴敬恒的《上下古今谈》,梁启超的《欧游心影录》,以及张东荪的时事新报社论,他也选了不少。这样新旧兼收的教材,在当时还是很难得的开通的榜样。我对于国文的兴趣因此而提高了不少。”可见学生是喜闻乐见与时代发展的新鲜文化气息的,基于此,我经常讲《参考消息》中的科技信息动态,《环球时报》的科技新闻,《文汇报》、《人民日报》副刊上新登载的文章,把富有思想的好书介绍到语文课堂,保持学生的文化传统,丰富学生们的现代视野。

  (4)用好教材,不仅仅是教。

  现代教材具有很好的开放性。每套有每套的特点,在以一套为主,教好它的同时,教学中要打开自己的视野广泛吸纳每套教材的精华,兼容并包,有取其精华的思辨力,创造性的依据自己学生的实际编写班用教材,确定自己的教学目的标准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做到教与学对接,读与写对接,从而做到有的放矢。例如:在今年的教学中我依据小初一(五四制)的实际需要在讲完小学课文(最后几篇都是写教师的文章)的同时及时补讲了魏巍的《我的老师》以打开学生对写老师的文章选材的认识,贾平凹的《我的老师》以使学生学习经典文章的结构,同时补充《诗经》中的几首诗,来使学生学习进一步认识这种叠章重唱的渊源,以便在自己的文章中更好的应用,于是我又引导学生写下了文章《您是多么好》学生们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梦的远方》、《给我的孩子们》这些课内文章的基础上,把自己的习作写得有声有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说用教材不仅仅是教,在于动脑琢磨,怎样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应用。

  二、文本细读在我教学中的运用。

  文学文本细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很好的实践方法。在我的教学中有这样几本书对我在这一方面的教学工作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分别是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王先霈先生的《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孙绍振先生的《名作细读》、中华书局出版的张中行先生的《作文杂谈》、凤凰出版集团的《周振甫讲谭》系列,这些专家的著作不仅是有理论高度,更重要的是他们都贴近教学实际,从实际生活的角度入手分析文章,具体形象,深刻明晓,用丰厚的学养哺育读者。例如孙绍振先生说:“ 缺乏微观基础的空话、套话、大话、胡话乃至黑话,本是由来已久的顽症,却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借强调师生平等对话之机,找到了合法的避难所,于是,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所问肤浅,所答弱智,滔滔者天下皆是。表面上热热闹闹,实质上空空洞洞,糊里糊涂。在处理课文的方法上作秀,多媒体豪华包装,花里胡哨,目迷五色。但是,对于文本内涵的分析却有时如蜻蜒点水,有时如木偶探海。”“试问大学中文系教授,让你们去教中学语文,在微观分析中,有多大把握能保证超越中学水准?请问古典文学的教授,有多少能把”霜叶红于二月花“、”二月春风似剪刀“、”草色遥看近却无“、”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妙处说得令人心服口服?”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究竟好在哪里?讲了多少年了,还是古典诗话中那些印象式语言。中学课堂要的是货真价实的、系统的分析,而不是玄妙的、空洞的赞美。……要解决这些微观的问题,不但要有深厚的宏观学养,而且要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功夫,这种功夫,不是一般的,而是过硬的功夫。而这种过硬功夫的特点,就是于细微处见精神,越是细微,越是尖端,越是有学术水平。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彻底的分析是无所畏惧的,不可穷尽的。这正是智慧的尖端,生命的高峰体验。在这样的尖端上,教授的头衔并不能保证任何优势。 ”对于我们基础语文教育工作者有着良好的启示作用。

  (1)从文本入手细致的引导学生依据文章提供的情景读出作者传达的情感。

  文章作者写文章时的经历与情境我们往往是无从精准的了解的,最可靠的就是我们阅读的文章字里行间吐露出的思想,因此把握文本首先要精读细读文章,仔细的揣摩,了解作者的思想脉络,例如:我在讲《草虫的村落》时,文章的第一段“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我是这样讲解的,首先范读,请同学们想想这一段中哪里写得最好?读后学生多数回答的是“静谧”,我继而问,请大家查查字典看看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学生们查出来是“安静”的意思。我接下来让大家再查查“谧”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安静”这时我追问,作者为何不写安静,学生们进入思考状态,这是一个辨思的过程,教学中是较实用的,让学生在辨析中思考辨别品析。很快学生中有的人举着语文出版社的词典说“非常安静”,我顺势说有的词运用同意并举重视强调意义的程度。我又否定他们说,汪曾祺先生说,能不用词语时尽量不用词语。这里不是最好。学生们在疑惑中又进入了反思,接下来兴奋的告诉我“忘了”这个词用得最好,我又问这个词怎么见得好?小孩子们又陷入思考,我接下来问,“忘了世界”还有什么?孩子们有的回答还有自己。(声音小不自信)我及时肯定了他们,我延续下来问“也忘了自己”还剩下什么?小孩子回答什么都没有了,我肯定回答的“对”,这在鲁迅先生的《社戏》中叫“自失”你们查查看自失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自己忘了自己”这种情感可以用哪个词语来表达一下?学生说沉醉,我说查查看,学们回答“大醉,多用于比喻”学生们自己就觉不妥了,我说还有吗?孩子们说“陶醉”我告诉他们还要用字典解决。学生们回答“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这些对话看似繁琐,但却培养了学生的质疑思考的能力,动手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接下来我又告诉他们这一段还有用得更好的,你们找找看,那个字用得最亲切,就剩下一句话了,孩子们一下自己找到了“躺”字我问他们好在哪里?他们起初以为只是简单的动作,我指着教室的地面说我们谁来躺躺,他们都摇头,那么作者躺在哪里?说明了什么?是大地,学生们很快回答出了,说明对土地的热爱。我又说还有比它更好的交代了作者热爱的缘由,你们发现了吗?那就是“又”字他说明作者是重回故地呀,才对这土地爱得如此热烈。孩们陷入思考之中。我觉得这样教一篇文章在师生互动中各有所得。在体验的微观感受中会加深对文本的认识。

  (2)文本细读要善于把一类文章放在一起比较,开发教学资源。

  文本细读要善于把一类文章放在一起尽心比较,这样既可以在宏观上体会选材的差异,又可以在微观上吸收不同文章在表达方面的有点长处。例如在写母亲系列的文章中,胡适先生写母亲与老舍先生写母亲的生活经历不同选材自然差异很大,但在情感上对孩子的培养目的上是一致,可以在一起比较,研究老舍写母亲的文章还可以运用舒乙对父亲的回忆,寻求思想的根源,培养孩子的选材辨析意识,促进学生的研究探寻意识。

  (3)文本细读还要有一种纵向开发意识。

  例如讲丰子恺的《给我的孩子们》可以从瞻的日记讲起可以从他引用的八指头陀的儿童诗讲起,亦可以从缘缘堂的丰子恺讲起,或者从他的护生画,漫画讲起,总之要激发起学生从一篇文章认识一位作家的兴趣和勇气。

  (4)文学文本细读教师要保持一颗探究之心,发现之心。

  例如,《曹刿论战》一文中“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怎么就是取信于民的表现呢?经过前文的铺垫我们不难看出,近臣不足以依,临阵求神不足以信,只好求民了,可是也不能糊里糊涂断案呢,若是民告民那就不能有“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这样没办法断案,依据前提可以推知只有民告官的诉讼案才可以这样断案,以民情为主的断案,这必以情是必以民情,才能取信于民就可理解了。在教学中不断这样思考就会有所得了,多读书亲查资料就会把微观的语文教学,教得灵活,教得有生气。

  总之文本细读的方法较多,其中统计法,生活还原法,文章互现法等等都是具体教学中比较实用的方法。

  近三年取得的荣誉如下:

  1)2007年7月12日被评为吉林省骨干教师。(2)2007年9月7日被吉林省人民政府评委中小学特级教师。(3)2008年11月28日被聘为全国中语会理事。(4)2008年8月被长春市教育局聘为长春市名、特、优助教团成员。(5)2008年12月被聘参与吉林省教育厅09年考试纲要编写工作。(6)2008年10月被聘为长春市首届语文学科教育教学专家指导组成员。(7)2008年5月被长春市教育局聘为中考命题组长。(8)2009年5月被评为长春市2008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命题工作优秀命题组长。(9)2009年7月18日为长春市首届骨干作文教师作省级培训班示范课。(10)为基础教育处送课下乡多次,为省骨干培训多次。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语文集体备课计划    下一篇:语文教学反思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