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所属栏目: 小学科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5-06-15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它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同时也是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主要途径。新课程实施以来,这一理念已被广大科学教师所理解、运用,并有效地指导着教师的科学课堂教学,对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有着重大意义,。那么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如何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呢?我就小学科学教学实践对此进行阐述:

  一、巧设悬念,激发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堂成功的科学教学课,首先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少年儿童的学习兴趣主要来源于好奇心,求知欲。教师要通过巧设悬念,引导将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继而转化为探究兴趣。如:在《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一课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观察电池盒小灯座的构造,看看电池盒、小灯泡电线是怎样安装的,接着指导学生合作连接线路,让小灯泡亮起来。这时,学生初步感受到不用手按住灯泡就亮起来了的兴趣,进而要学生想一想:我们能不能把2个、3个……灯泡灯座、电池盒连起来让更多灯泡亮起来呢?现在让我们合作连起来吧!这样,学生的好奇心立刻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学习情绪高涨,为后面的探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条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做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尤为重要。”而在科学实验课中,很多老师在实验前把观察的现象和实验的步骤都设计好了,包括实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都想好了,在不出“任何差错”的情况下,学生照着这些步骤操作,实验都能“成功”。至于为什么这样做?还可以怎么做?想得不多。教师只注重教给学生实验的方法,只满足于让学生得到实验的结果,而忽视了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的创新能力。这不但不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我们必须在教学中创设条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如教学《山脉的变化》一课时,要求设计模拟实验研究一种自然力量对山脉的影响。教师最好要提前布置任务,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制定计划和准备实验材料。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角色做课外辅导员,学生有问题可及时指导和帮助。课堂上同学们情绪高涨、自主探究,展示自己小组设计的实验,如增加了酸对岩石的腐蚀作用和冰雹对山脉的破坏作用等实验,每一个同学都参与了实验设计和操作,个个都有成就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在设计实验中使他们亲身感受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创新的思维能力。

  三、以好奇心为先导,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好奇是小学生心理的一个重要特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应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在学生兴趣盎然的情况下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景中,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某种事物的迫切愿望和好奇心理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极思考、主动观察、自主参与实验探究活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才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如我在上《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节时,问:同学们喜欢魔术吗?想不想看看老师给大家玩个魔术,老师这里有一杯无色的液体,大家可要看仔细了,老师将用神奇的魔法把它变成红色,相信吗?(用苏打水和酚酞溶液混合后,溶液变成红色。)其实刚才老师的魔术是运用了两种物质混合,它们之间发生了变化,生成了红色的新物质。这魔术神奇吧?想不想学学?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自然地进入奇迹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的讨论之中。

  四、让学生自己设计、操作实验,体验探究的过程,共享研究成果

  我们认为,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尊重实践的科学品质。我们放手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不在于要他们得出“科学的结果”,而在于让他们明了主观的假设最终是要由实践来检验的,从而培养他们尊重实践的科学品质。

  1、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设计,尤其要表扬那些别出心裁、有独特创意的学生;也要鼓励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指导他们不断尝试。探究是面向全体的,探究的能力,不折不挠的态度以及创新精神都是要依赖于学生自己的实践才能逐步形成的。

  2、教师准备的实验材料要尽可能典型、丰富。当学生提出假设后,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以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来思考实验的方法。同时,教师在观念上要坚持相信学生是有能力设计实验并对预想的假设予以证实、证伪的。

  3、还要保证学生实验探究的活动时间,使探究活动深入有效。

  例如在教学《磁铁》一课,让学生通过玩磁铁来探究磁铁性质的秘密,解开磁铁为什么总是指向南北这个方向?为什么磁铁有的会吸在一起,而有的则会离开呢?等问题。由于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探究,学生的玩法多种多样,并发现了其中不少的秘密。学生在交流中,争先恐后地说道:“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等等,学生的思维在飞跃。由于学生经历了探究的过程,并始终充当着探究的主体,因此磁铁的性质,不是教师灌输的,而是孩子们在探究的过程中自己领会、掌握的。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解决了磁铁为什么能相吸、相斥的原因,并分析了磁铁为什么能相吸、相斥的原因。

  总之,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务必时刻提醒自己,孩子很多的设计都是教师事先不曾料想的,虽然有些设计可能是不够严密,不够科学,但是也总比单纯的直接或间接的模仿要好。呵护孩子科学探究的兴趣与意识,培养孩子科学探究的能力,督促其从挫折中进行反思等才是探究性学习的价值所在。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小学科普课期末工作总结    下一篇:走进科学课程 开展科学探究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