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多媒体运用于小学低段数学教学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6-12-09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信息化教学与数学学科的不断整合,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引起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现代教育媒体不仅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生动的语言和大量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而且运用它所具备的多种功能和表现手法,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拓宽思路,训练思维,有效的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实现课堂高效。

  一、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它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是智能和心理发展的催化剂。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强烈的兴趣,就会激发内在的学习愿望和学习动机。小学生好奇心强,根据其心理发展的特点,他们对知识的认知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他们的兴趣特点是从对具体事物的接触中获得愉快的体验而直接产生的。多媒体就能利用信息技术网络的丰富资源,创设集声像、音效于一体的适宜情境,通过展示其优美的图像、有趣的动画,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各方面受到刺激,探究的兴趣很快被激发起来,产生强烈的学习需要,很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而现在我们所使用的数学教材,例题多来源于生活,并以情景模式出现,这就更需要我们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 在教学一年级上册准备课《比多少》时,虽然孩子们对事物的“多与少”有些认识和了解,但要让他们用数学的方法进行比较和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还是存在很大的困难。我利用多媒体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故事情境,动物们为小猪修房子,孩子们一看到像动画片的多媒体展示兴奋极了,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这时老师适时的提出要求:请孩子们边听故事边观察,小兔的只数和方砖的块数相比,怎样?小猪的头数和木头的根数相比,怎样?停业播放后老师请孩子们回答,大多的孩子都会说:小兔和方砖一样多,小猪比木头少。这时老师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出示小兔的只数和方砖的块数,用正确的语言表达告诉孩子们:小兔的只数与方砖的块数同样多;小猪的头数比木头的根数少或木头的根数比小猪的头数多。这时多媒体又展示动物们休息吃东西时你还发现了什么?怎样来表述你的发现?因为有了刚才的经验,孩子们兴趣高昂的进入其他事物的观察。整节课学生都保持着愉悦的心情,通过直观的知识呈现和灵活的练习训练,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浓厚,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由此可见,多媒体创设情景,产生的作用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

  又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认识象形统计图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孩子们创设了他们熟知并十分感兴趣的“六。一”儿童节小朋友们到游乐园游玩的情境,通过观察孩子们发现了小朋友手中有各种各样的气球(形状、颜色、大小等),并用小精灵的话提出问题:有这么多气球,怎样分类呢?因为是孩子们熟知和喜欢的事物,又在多媒体动画、鲜明色彩的刺激下,孩子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大大的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和激活了他们的思维,为学习如何整理这些数据和揭示象形统计图奠定了基础。这样的教学,不仅强化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达到了使学生要学、乐学,主动的学这一教学目的。

  二、多媒体揭示知识内涵,让学生感受知识形成过程应用多媒体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通过直观生动地展示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而且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加强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例如,我在教学 《减法的初步认识》时,深知这是小学生学习基础运算的开始,让学生掌握好减法的意义尤为重要。虽然学生在学前已经对减法有所了解,会算一些简单的减法题,但要用语言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还是第一次,会显得很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我将教材中的气球图制成化静为动的多媒体活动场景,在屏幕上演示小丑手中的三个气球飞走一个,还剩几个?通过老师的启发提问,组织学生动手摆一摆、说一说,从中体会减法的含义:就是从一个数里拿走一些,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通过演示操作,学生在形象生动、动感强的多媒体的作用下,观察仔细、听课认真、牢固地掌握了减法的含义,建立了减法的概念,同时也为学生条理化的思维打下了基础。

  又如,在教学《吨的认识》时,学生对轻的物体用“克”表示、对较重的物体用“千克”表示已有所认识,但要让他们想象出“1吨有多重”还是不容易。我利用多媒体演示曹冲称象的故事,让学生知道像大象这样的大宗物体就要用质量单位“吨”来表示,再通过例题计算10袋大米,每袋100千克,一共有多少千克?来揭示“吨与千克”之间的关系,再通过判断、单位换算等练习,进一步巩固加深对“吨的认识”。

  从这里可以看出利用多媒体能创设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把教学时靠传统教学无法讲解清楚和不容易表述的知识,在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景中,让学生了解知识、感知知识形成的过程,进而掌握知识。

  三、多媒体化抽象为直观,促进学生探究数学知识《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维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知识经验。”这就是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时,应尽量给学生提供一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的能力。

  例如,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的教学,我先用龟免赛跑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当小免跑了1圈12大格,而乌龟才跑了1大格,让学生对“分针与时针”所代表的意义进行认识和了解,为后面建立“小时与分”的关系奠定基础;然后用用指针的运动演示钟面上的1大格,共12个大格,1小格,一共60个小格,以及1大格里面有5小格,通过指针运动,揭示时针走1大格为1小时,分针走1小格为1分, 1大格为5分,然后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结合课件自主学习了2大格为10分……,12大格为60分,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得出“1小时=60分”的时间进率,最后通过自己一天活动的时间安排,巩固和加深了对“小时和分”的认识和理解。

  四、多媒体增大容量,拓展课堂教学内容一节课容量的大小,取决于学生的接受能力。仅凭老师的黑板式说教,尤其在需要板书的文字和需要视图较多的课堂上,粉笔书写和图示会对数学课堂教学的进度起到了较大的制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了。而多媒体可以根据需要把一些图形及图形的分析、题目及题目的分析、判断等预先存储在电脑中,上课时就利用多媒体高速处理信息的特点,快速、准确地进行演示、拓展,加快并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程,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大大的缩短学生对相同内容的接受时间,增大数学课堂教学的容量,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师生交流的渠道,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统计初步知识,认识象形统计图时,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六。一”儿童节小朋友在游乐场游玩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得到各种不同的分类后,如果要用粉笔一一把这各种分类表示出来,一不规范、表示不准确,二花费时间多,根本无法完成本节课的教学,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但利用多媒体就可以很快的展示各种不同的分法,而且用鲜明的色彩表示出象形统计图,既丰富了表象、激发了兴趣,又完成了教学目标,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又如在教学《克和千克》时,在学生学习了基本知识“克和千克”后,要对测量质量的工具进行介绍,除了让学生口头回答他们知道的外,教师还要对不常用的、在不同场合使用的质量测量工具进行介绍,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而教师不可能把各种工具一一搬到教室,我就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了大量的各种不同的质量测量工具“称”及用途介绍储存在电脑中,当教学到此时时就点击出来,学生兴趣高涨,思维活跃,纷纷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样在拓展了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也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

  总之,数学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在信息时代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来。以它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化抽象为具体,感知知识的形成,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挥更大的主动作用,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效,提高教学质量。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学生解数学应用题的能力    下一篇:小学数学新授课的导入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