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创设朗读情境教学的策略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7-10-19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朗读既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又是全面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既是一种语言的能力,又是语言学习的一种方法。”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朗读是培养语感的一条有效的途径。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方法,也是阅读教学中使用最普遍的读书方式。教学中通过各种形式地有效朗读,落实”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朗朗读书声中感悟了文意,积累了语言,培养了语感,得到审美愉悦,受到情感熏陶。

  而要想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就必须有师生情感的共同投入,创设情境朗读,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语感,获得”美“的体验,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情境创设即通过声像、模拟表演、再现生活等方式营造一种氛围,以便于让读者、观众更好的理解作品的一种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情境创设易调动感情、点燃激情。

  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更好的调动感情,激起内心的感情共鸣。作为理解文章。语文教学,要想让学生对一篇文章(尤其是一些感情色彩较浓的文章)理解透彻,知文意、识文理、悟文情,就必须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亲临的氛围中,走进作者心田,领悟其内心情感。

  二、情境创设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

  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能借助多媒体辅助工具、模拟表演等手段来进行情景创设的。有些特别的文章,我们只能通过让学生去大胆的想象来创设情境。通过想象创设情境朗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同时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形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三、情境创设可以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熟悉课文,理解课文,老师有时让学生把文章中的某一部分或全文表演出来,这种表演本身就是一种情境的创设。与前者所不同的是,这里的情景创设既不是联系生活进行回忆,也不是借助生活进行想象,而是亲自参与,身临其境。这种身临其境会让学生对文章更加熟悉、理解。例如:五年级下册的《半截蜡烛》和《打电话》,学生在排练的过程就是一个对文章熟悉的过程,理解的过程。而表演又是一个感染其他学生的过程。不管是”表演者“还是”观众“,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无疑是一堂很生动的课,要比老师抽象的讲解效果好的多。学生在表演时,不仅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

  让学生在美好情感的氛围中,体味作者的感情,把握作者的脉膊,读出文章的文意、文情、文境。而情感的建立,需要酝酿、需要一种情境,这样,情景创设在朗读教学中就显得很有必须。朗读既然如此重要,那在教学中如何把握呢?创设情境式朗读可以运用以下几种策略。

  一、图片、影像创设情境

  我们在进行朗读指导时,要充分利用图片为学生朗读课文作好情感上的铺垫,让图片带着孩子们走进一个个特定的情境,和作者一同欢笑、一同惆怅、一同悲伤……一同用最丰富的情感语言去赞美他们、歌咏他们、思念他们……

  1、教材中的配图。教材中不少课文配有色彩鲜明,充满生活情趣的画面。我们在进行朗读指导时,切不可对这些生动、形象的画面视而不见,而要充分利用它们为学生朗读课文作好情感上的铺垫,使观察与朗读相得益彰,让这些插图带着孩子们走进一个个特定的情境,和作者一同欢笑、一同惆怅、一同悲伤……一同用最丰富的情感语言去赞美他们、歌咏他们、思念他们……如《荷花》的课文插图,在一泓清澈的池水中,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白色的荷花娉娉婷婷地从中间冒出来,宛如一个个姿态各异的美丽仙子在随同我翩翩起舞。教学中,我通过对画面的渲染,使学生既获得了整体的形象感知,又获得了美好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身不由已地走进荷花池,变成一个个美丽的花仙子。学生是最富有情感的,对美好的事物也有着最强烈的心灵感应,他们发现并喜欢上美丽的荷花。”言为心声“,同样也就会对描写这美景的语言文字产生兴趣,这些优美的语句也因此而变得亲切可爱起来。此时,有感情地朗读正是他们情感心声的需求,学生图文对照,感悟、体验就能读出感情,读出赞美,这也是利用插图创设情境的教学中所产生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2、影像资料。老师在教学《鸟的天堂》时,播放大榕树的录像,那真是一棵大树,枝干连着枝干,连绵不断;那真是一棵美丽的树,那么多的绿叶,绿叶有的深,有的浅,有的疏,有的密。那挂在树上的榕须,有的已经有碗口大小。看了这段录像,有的学生不由自主地发出了”啊“的感叹。当教学”鸟的天堂确实是鸟的天堂……“片段时。她让学生紧闭双眼,静听那预先录好的群鸟鸣叫声。有的鸣声悦耳,有的鸣声沉浊。听了这个录音,学生定会被那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鸟叫声所陶醉,在心中呈现了一棵既美丽又热闹的大榕树。录音创设了课文的美丽情境后,还不满足,为了进一步让学生陶醉在美丽的景色中。让学生把收集到的大榕树实景,进行有声有色的描绘。让所有在场的老师和同学又产生了一幅美丽的大榕树景象。教完三个片段后,刘老师再指导学生朗读,轻而易举,学生个个读得美滋美味的。

  二、场景感染情境

  生活场景的设置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以小孩的眼光来看待世界“融入孩子的视角,或者选择孩子熟悉的事物导入,方可动之以情,朗读时读出真情实感,传达出文本的”情“之言外之意。比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如何读出邱少云烈火焚烧时的万般痛楚和他的伟大献身精神呢?如教师可以这样问学生的:你有没有碰倒过火?蜡烛油滴在手上的感觉是怎样的?一联系了生活经验,学生的情感马上被调动起来了,包含深情地读着:这怎么忍受的了呢?……这个伟大的战士!完全的沉浸在英雄的情感世界里。

  教师在创设生活场景时可以开拓以下几个教学空间资源:

  1、教室这个小环境创设小小的生活场景,利用教室的布置和班级文化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

  2、校园和校园外的大环境,校园内外的人文环境可以学生丰富的生活体验,在学习新的学习内容时,可以预先布置和学习内容相关的”体验“任务。

  总之生活场景的创设要与学生的认识世界相符才能和新学的认知联结,才能在朗读文本内容时获得意外的情境体验。

  三、音乐烘托情境

  音乐是门高尚而富有感染性的艺术,它通过乐曲进行中力度的强弱,旋律的起伏及节奏的快慢,用直感的方式,使人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指导学生朗读时,如果把音乐与文字结合起来,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就更易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之中。

  学生所学习的课文,有许多是作者要抨击旧时代的残酷统治,给人民带来无限的痛苦。由于时代的变迁,许多痛苦的生活,学生是难以领略的。而这些痛苦教师用口头也难以表述。只有教师借用一些媒体,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在教学这类课文前,教师应有目的的指导学生观看一些电影、电视;收听一些广播、录音;参观一些现场。让学生体会课文的真情实感。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把看到的或听到的内容作简单的叙述,或者当场播放音像。创设课文内容的情境,对指导学生的感情朗读有很大的帮助。

  教师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前,引导学生观看录像《世上只有妈妈好》。并让学生记住一个小女孩最悲惨的生活场面。在指导感情朗读前,叫学生把看到的小女孩最悲惨的情景进行简要地描述,创设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苦难生活情境。在指导朗读时,老师只轻描淡写地说:”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生活条件怎样?“这时《世上只有妈妈好》的一个个活生生的面容展现在学生眼前。此时学生个个跃跃欲试,一位学生的”奶奶,请把我带走吧!……“朗读声,把所有在场的老师以及同学的心都揪住了。还没听完他的朗读,课堂上就有许多人禁不住地流下了同情的泪水。不仅朗读的人进入了课文情境中,同时也把所有在场的人带入了课文情境中。这样的效果确实是太好了。

  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老师采用音乐渲染的方法创设情境。当美丽的春天到来时,欢快的音乐流泻出盎然的春意,小鹿那婧丽的身姿仿佛就从我们的眼前从容而过;而当炎热的夏季到来时,飘飘渺渺,悠悠然然的音乐营造出一片葱绿、一片清凉、一片灿烂的夏日美景;收获的秋季来了,激昂而饱满的音乐捧出了森林给予我们的累累硕果;而当漫漫的雪花飞舞时,冬天到了,轻柔的音乐抚慰着那些无奈的森林精灵们,似乎在耐心地宽慰他们:”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美妙的音乐配合着文章内容散发出令人无法抗拒的魅力。同学们静神凝听,就如进入了美丽的小兴安岭。许多同学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表情丰富地朗读起来。音乐之感人,足以创造一切我们语言所无法达到的境界。

  《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无需更多的语言,更多的教学手段,只需一段低沉悲痛的音乐,便能引领孩子们走进周爷爷的世界,进入文中的角色,课文中的语言似乎是发自他们内心的感受,朗读的语调、速度,因为情感的作用而表达的恰如其分。

  教小学语文《草原》一文,老舍先生文笔舒展、景美情深,如行云流水,特别适合感情朗读;而草原风光、蒙古风情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单凭教师的讲解很难激起学生情绪,学生也不会具体感受到草原的美丽。课前老师准备了几幅草原风光图画,然后播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乐曲。学生目之所及,是蓝天、白云、雪白的羊群,耳边回荡着”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优美旋律,一幅”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风光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如身临其境一般。学生看着听着,深深为画景音乐所激动,脸上露出了喜悦之情,便情不自禁地轻声朗读起来:”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此时,我适当加以引导,重点讲解并品味草原美景、蒙汉情深,进一步领悟作者的心境,促进了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

  四、范读引入情境

  范读是朗读指导直接、最有效的方法,通过教师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辅以适当的体态语言,能生动地表达课文内容,把学生引入课文描述的情境,有利于学生感情朗读。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小学生,他们的生活阅历浅,知识面窄,对某些课文中所描写的内容无法想象,无法理解,也就无法准确地有感情地读出文章的文意、文情、文境。此时,教师若能用声情并茂的范读来创设情境,启迪学生,帮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自觉地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其中,效果定会不同一般。因此在备课时,从理解课文入手,自己先具体的感受课文中的情境,对每篇课文自己都反复朗读,对速度、重音、停顿,乃至体态语言等技巧都作恰当的处理,力求读得声情并茂,以生动的语言再现课文中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五、体语表现情境

  学生在感知、体味形象的过程中,教师的情感指导起着重要作用。教师情感的流露除有声语言外,还可以借助体态语言作辅助表达。身体语言学认为:人们可以用身体的各种动作或姿态来表现自己对周围人或事物的态度,表达言语难以表达的情感。指导朗读时,可以借助体语创设情境,提示学生朗读。如用目光激发学生朗读的情绪,用面部表情表达自己喜怒哀乐的情感,用手势表示朗读语调的高低、语言的轻重、节奏的快慢……这样训练,不仅激发学生的朗读情绪,而且提示朗读技巧;不仅引导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而且指导学生表达情感,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目的。

  六、对话模拟情境

  用对话模拟情境就是让学生进入课文中的角色,体会人物语言的思想感情,使课文中的人物不再是书本上的,而是自己或自己班集体中的同学。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课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这不仅使学生把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而且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增强了朗读的情味。如《”我是你的儿子“》一课中,老师在让学生训练县委书记焦裕禄分别对县委同志和许楼村老大娘说的话时,让学生过一把当县委书记的瘾。学生进入角色,朗读兴趣十足,恰如其分地读出了焦裕禄在县委同志面前充满号召性的语气,和坐在许楼村老人病床上的几句动情的对话,并且学生在感情朗读中还深刻感受到了甘做劳动人民忠实儿子的好干部焦裕禄的崇高品质。

  七、语言描绘情境

  教师的语言能渲染情境的氛围,使情境展示的形象更加鲜明,并带着感情色彩。教师用语言对某一情境作具体描摹,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感受到的,不仅是声音,而且仿佛看到了画面。这样学生就容易”情动辞发“而读出感情。如《江姐》一课有这么一个自然段,”朝霞透过山峰,阳光泻满山谷。高墙边的黑漆铁门一响,人们在风门口张望。只见两个特务拖着昏迷不醒的江姐……“朗读此段,先让学生闭上眼睛,教师以生动的语言描绘本自然段的场景和江姐受酷刑的情景,唤起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在脑海中构起一幅反差强烈的立体画面。学生仿佛听到了歌乐山下腥风血雨中刽子手的鞭笞声,看到了在青山映衬下的革命烈士的悲壮场面。在此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学生进行朗读,就能读出感情,朗读自然达到”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地。

  教师娓娓动听的语言,声情并茂的描述,可以引导学生身入其境,情入其人。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第二段中”人们回忆总理“那几句话时,教师可用这样的语言描述创设情境。”看着总理的灵车缓缓地开来,人们的心情十分悲痛,抚今思昔,人们仿佛又看到了总理那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看到总理正冒着大雨给站岗的士兵送雨衣,来到教室和我们一起听课,然而今天,敬爱的周总理却和我们永别了。这怎不叫人伤心?怎不叫人悲痛欲绝?同学们,让我们带着悲伤、带着思念一起朗读这一段。

  再如指导朗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第三、四句时,教师激情描述:国破家亡,生灵涂炭,金兵横行,移民苦盼,他们“南望王师又一年”。同学们,你可知道,这“一年”是多少年吗?65年啊!同学们,整整780个月,23739个日日夜夜呀!一年过去了   引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十年过去了   引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65年过去了   引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读出了悲愤,读出了绝望。

  这样的激情描述,情景创设,拨动了学生情感之弦,使他们透过情感积淀很自然地进入了课文的氛围,从而产生共鸣。

  八、想象再现情境

  美文佳作都具有极佳的意境美,而这美常常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正所谓“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朗读可将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美展示出来,而这意境美是需要借助想象实现的。众所周知,想象是树立形象感的核心,是激发情感的关键。学生朗读时,不仅要从语感出发,而且还要始终伴随对具体形象的感知、联想、想象。由想象开启的生活图景,比语言文字打开的天地更广阔,更具有形象感,因此也就能从中获得情感体验。

  德国戏剧家席勒指出:“想象越生动活泼,也就更能引起心灵的震荡,激起的情感也就更强烈。”

  如教学第五册第九课《爬天都峰》时,课文讲天都峰笔陡,铁链仿佛从空中挂下来似的。教师可以从爬陡坡去引导学生想象天都峰的险以及小女孩和老爷爷爬天都峰的艰难,领悟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学生通过想象再现了语言文字可描绘的情景,产生了真情实感,大大提高了朗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总之,创设朗读的情境教学形式多样,但无论形式怎样变化,其宗旨都是通过教师创设学习诱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动机,从而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课堂上情感氛围的创设,是沟通师生“教”与“学”的桥梁,是联系学生“情”与“知”的纽带。创设情境进行朗读,不仅让学生的感官参与到学习朗读中来,而且周围的一景一物也参与到了朗读体验中,则“境由心生”,“物我两忘”,获得最佳的学习体验和精神愉悦。在实际教学中,只要教师潜心创设良好的朗读教学情境,就一定能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习效果。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让阅读教学与习作指导相映生辉    下一篇:浅谈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