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些思考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8-08-0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数学是一门严谨而且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简单地说,是研究数和形的一门学科。想让学生真正的学好这一学科,我认为要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让学生开动脑筋给孩子一个发挥自己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我们不妨试一试,将以下几点贯穿于我们的教学中,使我们从苦中解脱出来。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身心投入,还会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他会想尽办法开动脑筋,希望的到不同的观点可以 和老师交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相信学生、热爱学生,从而让学生喜欢教师,进而喜欢自己的数学课;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敢问敢发言,形成一种情趣融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还有就是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探究知识,使课堂充满生气和活力。例如:可以让学生上黑板讲题当小老师。我们班现在有很多学生愿意表现自己,我采用的方法是谁先跑上讲台谁就讲,学生们特别享受那跑上讲台的过程,当然也满足与讲完题的喜悦,对自己充满信心,由此爱上数学课。另外,还可以渲染数学教学气氛,做一些数学上的手指操,还可以讲一些数学小笑话,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专注力。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更不如“授之于欲”, 传授给人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更不如让人有学习知识的欲望,所以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经常听到同事抱怨:“这道题我都讲了100遍了,他们还是错!”有时我也会有这样的抱怨。其实想想为什么自己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不掌握呢?还是应该多从我们自己教学上找原因。我想原因还在于你是教给学生“怎么做”,还是“为什么这么做”。如果多从“为什么上入手,也许学      生才会学会自己去寻找解题的突破口,学会解题的方法吧。

  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团队精神就是一种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的工作精神。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多设计一些学生互相配合能解决的问题,增进学生协作意识,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在习题课上我讲的很少,一般都是小组内对答案,个人不会的问题组内解决,组内解决不了的其它小组选代表上讲台讲解,其余同学挑错指正。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的是高效课堂的模式:提出问题----独立思考----互相讨论----问题反馈。其中的讨论环节尤其注重学生团结协助的培养,我会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讨论出结果,通过这些使学生认识到只有齐心协力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四、在教学中渗透数学的美

  数学是美的。它的美体现在方方面面,也许美在她是探求世间现象规律的出发点,也许美在她用几个字母符号就能表示若干信息的简单明了,也许美在她大胆假设和严格论证的伟大结合,也许美在她对一个问题论证时殊途同归的奇妙感受,也许美在数学家耗尽终生论证定理的锲而不舍,也许美在她在几乎所有学科中的广泛应用。

  自然美。数学存在的意义,在于理性地揭示自然界的一些现象规律,帮助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可以这样说,数学是取诸生活而用诸生活的。

  对称美。12×12=144,21×21=441;

  13×13=169,31×31=961;

  102×102=10404,201×201=40401;

  103×103=10609,301×301=90601;

  9+5+4=8+7+3,   92+52+42=82+72+32.

  而数学中更为一般的对称,则体现在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和几何图形上。前者给我们探求函数的性质提供了方便,后者则运用在建筑、美术领域后给人以无穷的美感。

  悬念美。这种现象,在数学中绝非少见。许多数学问题都是从一个看不出任何端倪的方程式开始,运用各种方法,一步步求解,最终得出一个清楚明白的结论。而数学的乐趣,在于人们抱着探求事实真相的态度,满怀好奇的求解过程和最终真相大白时的快感。这一点,和人们读悬疑小说所产生的感觉是相似的,难怪有人说,世界本身就是个未知数,而文学本身就是探索世界之谜的方程式。

  五、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绝不仅是思想政治课和历史课的事,相反,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辨证的思维品质、化归的思想、耐心细致的习惯方面有着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绝不能随心所欲,想讲什么讲什么,必须完成数学课程标准对思想教育的要求,这是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基本依据,必须长期贯彻,数学教学中不能不顾知识随意安排思想教育内容,进行强迫”渗透“冲击教学,教师必须遵循教材中知识的结构、层次、所处的特定位置,安排好教学过程,使思想和心理健康教育随教材要求的变化而随机渗透,做到因材施教,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和学习态度的变化,捕捉其情思的变化信息。

  总之,我认为如果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能注意渗透以上几个问题,数学也不会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枯燥无味,它不是长篇的定理公式的累积,而是一种美的享受。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数学课上因材施教的几点困惑     下一篇:初三数学总复习分层教学的尝试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