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浅谈数感的培养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什么是数感?顾名思义,就是对数与数关系的一种感悟。具体的表现在对日常生活中的数和运算有敏锐的感受力,能有意识的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解释、思考问题,善于捕捉一般问题中潜在的数学特征。它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首次把数感作为一个全新的数学内容,并摆在首要位置,可见数感的重要性。

数感在具体形式上主要表现为:1、理解数的意义;2能用多种形式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4、能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5、能为解决问题选择适当的算法;6、能估算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联系生活,获得数感的启蒙。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许多小学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很难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相应的表象,更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和概念的本质属性,这就需要教师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把数学知识延伸到课外,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采撷“生活实例”,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             

例如,在教长度单位时,可以带领学生去操场走走、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1米、50米、100米、400米的实际长度;教学重量单位时,可以让学生称称、 掂掂、1粒黄豆、两袋盐、20个鸡蛋、8个水果等的重量,让他们感受到象黄豆、药片、橡皮等细小物品用“克”作单位,而体重、水果等用“千克”作单位。还可以在教学数的认识时,让学生说说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数字及作用,如你今年几岁?全校有多少位同学?火警电话号码是多少?校园面积有多大?全国有多少人口?或提供一些实际例子,如广场上有1000只鸽子,公园里有380人,天上用肉眼能看到的星星有六七千颗……这些数据都来自生活实际,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在愉快的气氛当中不知不觉就获得了数感的启蒙。

二、创设情境,获得数感的体验。

充满诱惑的教学活动情境是激发学生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元动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积极创设与学习生活相关的实际情境,使学生产生共鸣,获得数感的体验。如出示盛有豆子的杯子,先让学生估计杯子里有多少粒豆子,学生肯定意见不一,这时教师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数一数10粒豆子,放入另一个同样的玻璃杯,让学生体验10粒豆子有多少。再让学生参照这10粒豆子,重新估计那个杯子里的豆子大约有多少粒。由于有参照物,学生估计的数目会更接近准确数。最后,再让学生数一数豆子的实际数目,来验证谁的估计比较准确。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有根据地估计,避免了盲目地瞎猜。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是在认识大数目时,要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获得感受和体验。如估计一个操场大约能站多少人,一个剧院大约能容纳多少人,看一段足球比赛的录像,感受一个体育场有几万人,一万人大约有多少;一个班50人,全校19个班,在一起做操要多大的操场?……这样一些具体的、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学生对数、特别是大数形成一个鲜明的表象,当再次遇到相似的情境时,在头脑中就会有一个具体的参照物,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猜测、判断、推理能力也是很有帮助的。

三、合作学习,获得数感的交流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的科学,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鼓励学生尝试用数学去刻画他们所熟悉的事物,这不仅有利于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还能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人人获得成功的喜悦。同学之间的语言最容易理解,数感也能得到进一步的交流和发展。

例如,可引导学生进行类似“幸运52”之类的游戏,以小组为单位,多媒体出示彩电、冰箱、空调等,让其中一人猜测它们的价格,其他小组成员可提示其回答是低了还是高了,(生1:彩电价格3000元。生2:高了。生1:2500元。生2:低了。生1:2600元。生2:低了。生1:2700元。生2;低了。生1:2800元。生2:高了。生1:2750元。生2:正确。)如此猜字游戏,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既锻炼了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字大小的本领,又滲透了“区间套”逐步逼近的思想,对于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调查实践,获得数感的强化

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意义,继而确立应用数学的信心,是形成良好数感的重要条件。鉴于此,教学就打破从概念到概念,从课堂到课堂的数学应用僵局,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分析、理解、解决生活问题,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数感的体验。如:教学“简单的统计数据分类整理”后,有位教师这样组织:

1、 呈现问题:学校将举行“六一”游艺活动,组织什么游艺活动比较受欢迎呢?

2、 搜集数据:以你们班作为学生的代表,调查了解你们喜爱什么游艺活动,数据记入原始记录表。

学号

喜爱活动

学号

喜爱活动

学号

喜爱活动

 

 

 

 

 

 

 

    

    

3、 分类整理:从原始数据表中,不容易看出同学喜爱的游艺活动的情况,需要将这些数据分类整理。

4、 作出决策:同学们喜爱哪几类游艺活动?每种活动有多少同学参加?你估计,学校组织什么游艺活动比较受欢迎?

通过这样的活动,把数感的培养落实到具体的活动中,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在一个个完整的统计过程中学习知识,一次又一次地经历或了解数据处理的全过程,使学生深刻体会了统计思想,领悟了统计方法,也在调查实践中强化了学生的数感。

五、深化运用,获得数感的升华

数感说到底是一种心智技能,是人的一种意识活动,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有良好数感的人在需要数感发挥作用的时候,它便会自然出现,特别是在新授过后,良好的数感可帮助学生深化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以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要达到这样一个境界,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让现实问题生活化,使学生在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中解决问题,获得数感的升华。

例如:在学习了“24时计时法”后,有位老师设制了如下题目:(1)再现改写成24时计时法后的电视节目时间表。

     7:30     金色年华

     9:00     动画城

    13:00      儿童英语

    19:04      小鬼当家

    19:30      阳光剧院

    21:00      电视新闻

(2)选择:

①《小鬼当家》节目最多可以播放多少时间?

A、20分钟   B、30分钟      C、26分钟

②从《动画城》节目开始到《阳光剧院》节目开始经过了多少时间?

 A、12小时    B、10小时30分     C、10小时10分

③星期六,小明7:30起床,他想准备收看《金色年华》节目,最多还有多少时间?

④起床后,小明必须完成三件事:刷牙洗脸(5分钟)、烧早饭(10分钟)、听早新闻(10分钟)、小明能准时收看《金色年华》节目吗?你能不能替小明想个办法?

生1:不能准时看,因为完成这些事要25分钟。

生2:电视里要播放广告,小明有可能准时收看。

生3:万一没有广告呢?我想可以在烧早饭时刷牙、洗脸,这样节约了5分钟,小明就能准时收看了。

生4:可以在烧早饭的同时听早新闻。

生5:可以边烧早饭,边听早新闻、边刷牙洗脸。

……

总之,数感是一个崭新的内容,它的形成不是通过一天、两天、一节课、一个单元的教学所能完成的,而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的。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实践等活动中获得数感的启蒙、体验、交流、发展和升华。在新课程标准指引下,让培养学生的数感——这个不起眼的话题再次成为数学教育论坛上一颗闪耀的星星。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 “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    下一篇:课堂因开放而更精彩 《圆的面积》教学案例与反思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