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创设有效情境优化课堂教学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紧密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创设数学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在这种课改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十分重视“情境的创设”,为此,不少教师都要绞尽脑汁、煞费苦心想方设法去创设一个“情境”那在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创设生活情境,促进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虽然天天与数学打交道,但对生活中的数学却熟视无睹,对数学缺少兴趣,缺乏良好的数感,没有形成量的实际观念和图形的鲜明表象。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各种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如某教师在教学《1亿有多大》中,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起“1亿”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感,我充分利用了情境窗的教学形式。“请各个小组的同学从以下6个话题中选择一个你们感兴趣的进行估计。”(1)跟着秒针的跳动数,钟表上秒针跳动1亿下需要用多长时间?(2)一般情况下,成年人的头发约有10万根,猜猜得有多少个成年人的头发大约是1亿根?(3)估计语文课本中某一页的字数,语文课本大约多少字?1亿字的书大约相当于多少本语文课本。(4)估测自己的步长,你走1亿步大约能走多远?(5)估计1亿粒大米的质量。(6)1亿张纸叠起来有多高。 学生在估一估、说一说、议一议的活动中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去描述大数,在充分的讨论、估算、交流、思维碰撞中逐渐建立起“1亿”的概念。学生亲身经历了形象描述大数意义的过程,也因此帮助学生建立起大数认识的参照数据,加深了对大数的认识。通过这样创设生活情境的教学活动,立足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把身边的数学引入了课堂,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感受悟了数学新知,也学会了用数学思想方法观察和认识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不但能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境,也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能够关注生活,形成良好的数学意识。二、创设操作情境,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一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让学生动手操作,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使他们通过自身实践,激发内心的求知欲,在“做中想,想中学”中不知不觉的参与到教学中;同时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通过看一看,摆一摆,想一想等活动,在获取知识、技能的同时咸知学习内容,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操作能力。如在教学《铅笔有多长》,某教师让每个学生自主选择身边的一样学习用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你知道你的好朋友(学习用品)的长度吗?请你先估一估,然后在进行测量,同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学生进行活动。在汇报中,教师抓住个别学生发现测量结果不是整厘米,多出了一点点的现象为载体,引导学生观察这一点点有几个小格,接着再让学生进行第二次测量,准确的量出几厘米或几厘米多几小格。紧接着再让学生寻找尺子上1厘米有几个这样的小格,从而引出像这样的一小格就是1毫米,同时引导学生发现1厘米=10毫米。这种让学生手操作的情境,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了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三、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给学生提供观察和动手操作的机会,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发现新的数学知识与方法,多方位、多角度地解决问题,促进创新能力的形成。例如在教学图形的拼组时老师提了这样几个问题。第一层提问:你能用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拼出一个大的长方体或正方体?能不能用几个长方体拼出更大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当学生分组汇报、展示出自己的研究成果,如最少用2个正方体可以拼出一个长方体,用3个也可以拼出一个长方体,用4个拼出来的还是长方体,用8个正方体可以拼出一个大的正方体,8个正方体也可以拼出一个大长方体时……教师提出了第二层问题:用长方体或正方体还能拼出别的新立方体图形吗?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展示出“阶梯”形、“T”字形、手枪等等。教师通过巧妙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以自主、开放、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在迫不及待中进入学习活动,更充分调动了一年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引导学生拼组别的立体图形,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知识的认识。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来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学更应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引领    下一篇:六年级学生 数学解决问题的错例剖析与策略探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