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

读《智慧型教师的思与行》体会

所属栏目: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18-12-1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作者:蒋海浪 方前镇中心校

  这几天静下心来认真拜读了杭州市名师张翼文老师著的《智慧型教师的思与行》,让我对教师这一行业有了新的感悟与启发。要成为一个有智慧的教师,成为智慧型的教师,会有各种不同的途径。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寻找适合自己的路,使得自己拥有智慧。而眼前这本专著,阐述了成为智慧型教师思与行的方法。

  一、本书内容大意

  本书是作者集十八年的工作经历、体会、认识而写成的专著。作者以“智慧型教师的思与行”为书名,表达了两个含义:一是智慧型教师是自己的理想追求,此书呈现了作者在追求过程中怎样思考的,怎样实践的;二是呈现在追求的过程中与同行交流互补,相得益彰。本书主要分为三大板块:理想篇、反思篇和实践篇。最后还有四个附录:个人成长轨迹、同伴眼中的张老师、本书教学案例索引、作者发表作品及获奖情况一览览表。同时在三大板块中一共穿插了45个教学案例。

  理想篇。智慧型教师是自己的理想追求,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型教师,要有自己的教育教学的理念追求。笔者一直奋战在教学一线,认为教师的教学智慧应该体现在课前、课中、课后。课前主要是读懂教材和理解学生;课中智慧应该体现在教师“该出手时就出手”;课后智慧应该体现在“反思整改”上,实践后进行及时反思调整,让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更加有章可循。同时,在理想追求中还是需要一些可操作的、可付诸行动的方法和策略,自主研读、勇于实践、善于反思、敏锐意识、勤于提炼尤为重要。

  反思篇。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G.J.Posner)曾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该公式揭示了经验和反思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意义。反思是对经验的过程、依据和结果进行主动的、持久的、周密的思考,其目的在于获得认知洞见,获得对工作和生活更有价值的指导意见。如果要真正成为一名智慧型教师,那么加强日常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很重要,把反思按照一定的框架物化成文字形式尤其重要,这可以让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从无序到有序,从感性到理性,从理想到个性。把不同反思材料按照不同写作框架物化成文字形式,正是笔者多年来做得比较成功的地方。

  实践篇。教师的工作带着强烈的实践特色。《学记》写道:“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没有亲身实践,教师就不可能掌握教育教学艺术,没有亲身实践,教师就不可能积累教育的智慧,因为教育智慧本身就是一种实践的智慧。而仅仅有实践也是不够的,对于有的教师而言,多年的实践可能仅仅意味着简单的重复。只有在实践中反思,反思后再实践,边实践边反思,边反思边实践,让实践与反思双向建构,才能真正成为智慧型的教师。

  二、读后心得

  1.智慧型教师的成长需要一个历程

  作为一线教师需要提升自己,首先要学会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应该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如果教师自己不读书,搞不清教材知识的前因后果,对教材知识诠释不当,就是误人子弟。有了理论知识,就要勇于实践,教师要时时在理论和实践之间穿行,以理论来指导实践,以实践来丰富理论。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成长的一片沃土,教师如果离开实践这片沃土,那么他的成长必将成为“无本之木”。看得多不一定就能做得好,关键还是要在实践中尝试,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在实践中反思。如果我们能经常反思,让教育教学中的不良或不足行为及时得到改进,让好的行为成为一种习惯并得以延续,那么我们的实践就会变得有意义,就会有收获。我们如果要在自己的专业成长中留下些许痕迹,其中关键就在于自己能时时反思。在实践反思中,当我们有了一些想法就应该及时进行整理,物化成文字形式,让无序的、零散的思维片段变成有序的、整体的,让自己对一些问题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的层面,逐步地就会有自己独特见解,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个性化的积淀,让自己的教学具有智慧。

  2.教师的智慧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上

  数学教学要把“根”留住,关键在于教师的智慧。教师在教学行为中,利用自己的智慧来促进学生智力与精神的双丰收是十分重要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智慧的着力点应该体现在课堂教学上。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常有精心的预设,而真正到课堂上却没有生成,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预设与生成是个矛盾的统一体,从理论上说,如果预设得当,应该有合理的生成。但教学中,许多教师常有精心的预设而课堂中没有生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智慧运用不足,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反思:

  (1)所谓的“精心预设”是否只是教师个人的主观臆想,是否脱离了实际。

  (2)如果精心预设是科学的,那么在我们执行的过程中,是否过于拘谨,是否没有充分的互动。

  要想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要运用教师的智慧注意增强预设的科学性、预见性、合理性和针对性,尤其是针对性。我们一定要真正深入教材,深刻理解教材的内涵;学会换位思考,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每一个细节,把预设做到美丽极致。在课堂上还要随时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等精彩瞬间,因势利导。教师的大脑应该时时处于高度紧张活跃的状态,或是归纳整理零散的见解,或是提升凝练肤浅粗陋的认识。在引导、评价、总结时,要集中精力,调动全部的智慧;在实施预案的进程中,要随时捕捉精彩瞬间,因势利导,调整原来的教学程序和内容,高屋建瓴,甄别优劣,选择恰当的问题作为动态生成的“课眼”。这样的智慧才能引导教学在动态生成的轨道上有效发展。

  本书的主要特色是围绕作者的成长经历勾勒了成为智慧型教师的追求步伐。其中提供了大量的作者实践和他人实践中鲜活的、真实的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及相关思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借鉴资源。

  最后让我用朱乐平老师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一个人贵在有自己的思考与实践,尊重他人,追求自己的个性。一个教师贵在一辈子持之以恒地,在思与行中去追求拥有教育智慧,形成自己富有个性的教育理念和实践。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读《习惯决定孩子命运》有感    下一篇:教育反思:站在学生角度去潇洒教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