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计划总结 > 语文计划总结

七年级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总结

所属栏目: 语文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20-05-2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一直以来,我秉承着“教材无非就是例子”的语文教学理念,着力通过每一篇课文渗透给学生读和写的技巧,并大力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我始终认为,只要我们把教材研究好了,不必让孩子沉浸题海;在潜移默化中完全可以丰富他们的语文素养,而我们的高效课堂的目标也一定能在不经意间达成。

  今天我就从自己的切身的教学体验出发,从以下四个方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本学期语文执教历程里的一点心得,如有不当之处恳望各老师不吝赐教!

  一、激发学习兴趣

  要想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我认为首要的是激发孩子们的语文学习兴趣,孩子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了,我们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一劳永逸,事半功倍。

  从这一点上来说,我每带一届新生,第一堂课就是和学生一起解读“语文是什么”和“语文学什么”两大命题,切实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不仅天生重要,而且天生浪漫。

  通过“语文是什么”,我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眼中的“语文”,在此基础上,我说说自己的“语文”心得,语文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是中国人,从小到大,无时无刻不与语文亲密接触,一首歌、一条新闻、一个短信、一个广告、母亲的唠叨、陌生人的随意一句俗语……只要是有语言文字运用的地方,就有语文学习的源泉。

  然后通过“语文学什么”,我让学生明白语文就是要关注语言文字,我们要经过对语言文字的咀嚼去感受生命和读懂生活,学会解读教材中的每一篇经典作品提升自己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更要学会在生活中积累、鉴赏、感悟所有关乎语言文字的“语文”现象。

  解决好了“语文是什么”和“语文学什么”的问题,孩子们就会明白语文就在身边,语文其实很简单,语文在他们眼中的形象不仅亲切起来,学习积极性也会进一步得到激发。孩子们就能有目的性地在课堂上享受语文,并且能主动在课堂之外、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让自己的语文学习真正做到“见缝插针、无孔不入”。这样以来,我们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就能送出一缕春风,收获一个春天了。

  二、精心研读教材

  我记得读过这样一句话,科学是共性的,讲究“我们”;而文学是个性的,讲究“我”。是的,对于摆在孩子们面前的所有学科来说,只有语文有她独特魅力的一面,那就是学生完全可以从文章的解读中有自己的体验和评价;不仅是学生,老师在教材的研读中也会见仁见智。在我执教这十多年的体验中,我始终坚持的原则是,在教学每篇课文之前,首先要对文章有自己的个性解读,现在有一种流行的叫法是“裸读”。所谓“裸读”,就是不参考任何资料、不借助任何教案、不因循任何以往的阅读体会和教学设计,拿出一篇课文,老师自己首先要有深入的、新鲜的、个性的体验。教师的魅力都在课堂上,我把每一节课都当成优质课来追求。每次新书发放之后,我务必要到图书室借用一本光亮崭新的教材,教学一篇文章之前我自己首先俯下身子、潜下心来精致地研读,并把自己的体会、感受、孩子的兴趣点以及备课的思路顺手在教材上勾画批注,在进行完这一步的研读之后,我会再翻开《教师教学用书》,看一看专家们怎样解读这篇文章以及编者们又有怎样的教学建议,然后我会进一步补充、修正、完善自己的研读体会和教学设计;对于有困惑或须进一步拓展的知识,我会及时网上“百度一下”。这一系列流程走完后,我才最后整理出我的教学设计,结合学生特点再精心修改,怎么深入浅出、怎么由一个问题自然过渡到下一问题,怎么叫每一个学生上你的课都非常愉快的瞪起眼来听,都争着表现自己……这些都是我备好一节课的标准。在我的备课体验中,我常常为一个主问题的设置茶饭无心,殚精竭虑。

  当所有的细节都了然于胸后,我再把大致的思路简单呈现写在教材上加强印象,上课时我几乎不看课本就能达到一种“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境界。

  每一节课结束,我都会及时写作课堂实录,从中进行有效的反思和调整,自己常常有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感觉。所以我的备课全部经过了八个步骤,用心研读---精心设计---反复琢磨修改----上第一节课----课堂实录反思----上第二节课-----再课堂实录反思----保存收藏。因而每一堂课既是孩子们的成长平台,也是我自己的成长机遇。

  我始终认为,一篇课文,你今天读和明天读、教前读和教后读、快乐时读和忧伤时读、幼年时读和成年时读、面对90后的孩子读和面向00后的孩子读、在临沂临港读和在日照岚山读,处境不同,心境不同,读出的意境也自然迥然不同。正因为这样的原因,我一直坚持着教学一篇文章之前自己首先要俯下身子、潜下心来精致地研读。不仅是我自己,其实学生更应该精心研读教材。要想达成这样的目标,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预习。

  三、渗透方法 引领习惯

  对于孩子们的预习,我首先要指导方法,我让他们第一步是“读通”,在初读中了解“写了什么”,并同时梳理字词,把握作者;第二步是“读懂”,在再读中把握文章“怎样写的”,顺手把自己的感触体验评价乃至疑问一并在课本上圈点批注;最后一步是“读透”,让学生在这一步中重点关注打动自己的词句,并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有自己的定位。这三步完成后,我让学生自主完成《生活》中的“自主·探究”部分,以便对自己的预习效果来一次自我诊断。在学生的文本解读中,我一再提倡孩子们一定要对自己的课本下手狠一点,要是谁的课本在预习、学习完成之后因填满了自己的笔迹而面目全非,那谁的语文学习就一定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这样以来,孩子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学习习惯。

  预习方法的教授是一种方法传授,而在课堂教学上则更需要方法的渗透。因此,我一直坚持“导学导法”的教学理念,秉承着“教材无非就是例子”的语文教学理念,传授知识的同时,授之以渔,着力通过每一篇课文渗透给学生读和写的技巧方法,大力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每一篇课文都成了我培养孩子读写能力的操练场,孩子在课堂上掌握了技巧,就自然能在日常阅读和写作中触类旁通,左右逢源,学习也就轻松了,也不用刻意追求孩子沉浸于题海战术。正可谓“春来草自青,功到自然成” 。而且语文的灵动和精彩不断闪现在孩子们面前,他们因享受语文而深深爱上语文!

  七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是《在山的那边》,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不只让学生读懂“山”和“海”的内涵,最主要的是他们学会朗读现代诗歌,在这一过程中让孩子认识什么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让他们在日后的学习中逐步确立。

  为了让孩子学会品读语言,我通过朱自清的《春》进行方法的渗透;为了让孩子学会作文的选材和剪裁,我通过《第一次真好》进行传授;学了《古代诗歌五首》,孩子们学会了怎样阅读古代诗歌;学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孩子从此注意了写作时要讲究思路;学了《童趣》,学生明白了怎样阅读一篇文言文,通过《中国石拱桥》,孩子们学会了阅读说明文……可以这样说,每一篇课文都成了我培养孩子读写能力的操练场,而且不用刻意追求孩子会做题,孩子在不经意间就学会了听说读写,正可谓“春来草自青,功到自然成” 。

  需要强调的是,我特别重视教材每个单元的单元提示,我们语文教材每个单元提示的第二自然段均从孩子语文素养养成方面设置了该单元的学习任务,所以我紧扣单元提示通过该单元的每篇课文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语文学习能力。

  在教案设计方面,我一贯坚持化繁为简的原则,不苛求繁复冗杂的教学思路,只要有一个主问题就可以把所有的教学任务提溜出来。譬如教学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就设置了一个问题“鲁迅为何称‘百草园’为‘乐园’,‘三味书屋’有没有‘可乐’的地方?”;教学都德的《最后一课》,我设置了“韩麦尔是不是一个好老师?小弗朗士是不是一个好学生?”;郑振铎的《猫》,我设置了“你最喜欢哪只猫?最不喜欢哪只猫?为什么?”;朱自清的《背影》,我设置了“这是怎样一位父亲?怎样一个儿子?”……每篇课文的学习,通过这些主问题的抛出,所有的教学重点都能在“牵一发”中“动全身”,我们的教学目标也会在悄无声息中达成。实践证明,我的语文课堂正因为这样的理念才活活有生气!而且,老师也会在繁杂艰辛的备课中解脱出来,从而达到了课堂的高效。当然,主问题的设计需要精心思虑,毕竟,这是我们穿珍珠提金子的一条主线,不可小觑。在我的备课体验中,我常常为一个主问题的设置茶饭无心,殚精竭虑。

  关于课堂教学,我最想说的一点是要注重课堂上的生成。预设重要,老师要是能在课堂上巧妙抓住孩子们在学习当中的“意外”,并及时生成,更重要!关于这一点,我只举一例:

  在学习《化石吟》的时候,我们班成绩并不出众的孩子王田田极想为大家朗读这首科学诗歌,我给了她机会。她在朗读过程中把“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中的“细细描画”读成了“细细描写”,我当即觉得这是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的绝佳契机,于是我打乱了事先预制的教学流程,在孩子读完课文后,我及时抛出一个新问题——“描写”能不能改成“描画”?当这个问题抛出后,孩子们立马进行了热火朝天的探讨,在交流过程中,学生明白了作者用“描画”而不用“描写”是为了押韵,因为本篇文章押的是“a”韵,而且结合前文有一句“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其实作者是把化石看成了图画,用描画是为了照应前文,更是为了与全文中心意旨相通。通过这一生成过程,孩子们不仅加深了对诗歌押韵的认识,而且对于结合语境读文章有了充分的把握,更重要的学生切实明白了,语言文字的品味才是我们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当然,要想精彩生成,需要老师“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及时捕捉孩子们回答中的亮点和不足,并有效地将自己的教学引向深入,从而让孩子一不小心就进入我们的“圈套”,进而达成我们的教学目标。

  总而言之,授之以渔,不若授之以渔啊,只要孩子们掌握了方法,我们的课堂就高效了,而只要我们的课堂高效了,孩子的学习就轻松了,而且语文的灵动和精彩就会不断闪现在孩子们面前,他们就会因享受语文而深深爱上语文!

  如果学生渴求一滴水,我愿意倾其一片海。语文能力的提升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我用足够的耐心小火慢炖,我教的两个班有一百多个学生,21年来,42个学期,每学期2400多篇作文、2400多篇日记和读书笔记,我都是花费大量时间采取针对性的面批方式,把学生叫到办公室耐心细致的悉心指点方法,上课下课对我来说几乎没有一分钟能够歇息。每到下课,我的身边总是围满了孩子,在面对面的交流辅导中让孩子真正获得领悟、会心微笑,频频点头,顿悟的愉快和写作的清香溢满孩子们的青春旅程。老师认真,学生自然也不会随意糊弄,从而激发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勤谨意识。

  提到面批作文,没有一个同事不对我充满了由衷的敬畏!我所辅导的学生在各种大型作文竞赛中均获奖,我也多次被评为“优秀辅导老师”。

  在学生的文本解读和早读辅导中,我同样注重方法指导,我让他们第一步是“读通”,在初读中了解“写了什么”,并同时梳理字词,把握作者;第二步是“读懂”,在再读中把握文章“怎样写的”,顺手把自己的感触体验评价乃至疑问一并在课本上圈点批注;最后一步是“读透”,让学生在这一步中重点关注打动自己的词句,并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有自己的定位。这三步完成后,我让学生自主完成《生活》中的“自主·探究”部分,以便对自己的预习效果来一次自我诊断。一再提倡孩子们一定要对自己的课本下手狠一点,要是谁的课本在预习、学习完成之后因填满了自己的笔迹而面目全非,那谁的语文学习就一定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这样以来,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学习习惯。

  课堂上,我以自身的幽默诙谐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注重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循循善诱,努力引导学生相信自己的潜质,挖掘学生的潜能,善于调动学生课堂表现的欲望,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语言的健将、课堂的主人。有时候我会不惜大量时间让二十多个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同一个问题,有时候为了让一个结结巴巴的孩子回答完一个问题,我会耐心等待十分钟,字字句句的耐心引导,然后给他热烈的掌声。我会及时记录每一堂课上敢于回答问题的同学,然后在家长群中大力表扬,经表扬后,学生群情激越,就这样,不论我接手多么沉闷的班级和对语文学习丧失兴趣的学生,课堂气氛总能一天天的热烈起来,学生为争抢回答常常达到白热化的程度,甚至你争我抢闹得不可开交。

  四、源头活水,灵动出新

  在我们这个民族,不论是历史悠久的过去,还是飞速发展的今天,几乎每天都会涌现出热爱祖国,奉献他人的英雄人物和先进典型,且不说汶川地震中有多少催人泪下的事迹,玉树救灾中有多少可歌可泣的人物,奥运赛场上有多少为国争光冠军,单是每年感动中国的中的人物那一个不令我们深受感动,我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感受时代脉搏,提升精神境界,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所以,为感动中国人物写颁奖词,给赈灾英雄家属写慰问信,为维和英雄们写英雄赞歌也变成了我们常规的语文写作活动。

  我自己是一个爱读书爱写作的人,教学中,我适时将经典理论、经典诗文、经典故事、经典歌曲等渗透进去,既给学生以思想教育、文化熏陶,也美化了课堂,提高了教学的品味。学生用“字字珠玑”“口吐锦绣”来形容对我的敬佩之情 。

  我和学生一起写下水文,带学生一起徜徉我的博客,帮学生建立博客,我们一起读同一本书,交流探讨,争论交锋,语文课堂充满思想,充满智慧,充满文化,彰显出迷人的魅力!

  我善于捕捉信息,观察学生的动态,注意将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引入课堂作为教学资源,形成了“趣、实、活、新”的教学风格,语文课堂充满智慧,种满灵动,激射出灿烂的火花!学生称我的课堂四十分钟为“黄金四十分”。

  我注重构架知识体系和训练答题的技能技巧。我还开创了将经典阅读、中考题目训练点和学生读书笔记三者融为一体的读书笔记写作模式,在全校推行,引起了广泛的好评,教师们争相运用,学生们的文学欣赏水平和写作能力也蒸蒸日上,经典阅读也真正落到了实处。

  我还尝试实行分层教学,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分类布置作业,促进了学生个性化的全面和谐发展,后进生的作业积极性得到了充分提升。

  因为用心,所以卓越。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多年来,我所教班级的语文成绩几乎均居同类班级前列。

  当然要想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仅仅从这四个方面去做远远不够,这需要我们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及时收拢,不断总结,与时俱进。“如果你渴求一滴水,我愿意倾其一片海;如果你要摘一片红叶,我给你整个枫林和云彩。”学生需要的是愉悦高效的课堂,更需要一片清亮而绚丽的青春记忆,而我们当老师的就应该在积极探索中让他们的追梦路上留住温暖,春暖花开……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下一篇:初一语文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