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任务驱动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0-08-15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任务驱动法要求教师要在总体学习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 语文教学 培养 能力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以“任务”引领学生,学生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培养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和互动协作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任务驱动法,以趣味性和成就感满足了学生对学习探究的欲望,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所偏爱。作为语文教师,笔者希望把这一新颖的教学法引入语文课堂,改变学习气氛呆板、学生学习欲望低的现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001年教育部在提出改革的具体目标时强调,改变在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索式”的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两千年前孔子提倡“学以致用”的教学思想,是我们的实践与理论依据。

  二、任务驱动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明确学习任务

  本次实践活动任务的总体学习目标是“让学生融入社会、亲近自然,增强‘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自觉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能力、调查研究的能力和演讲的能力”。根据任务驱动法要求,把总目标分成“活动准备过程、分组活动、班集体活动、成果展示”四个小目标,每个学习模块细化为易掌握的学习“任务”。学生通过这些小的“任务”完成实现总目标。

  2.完成任务的教学步骤

  在开始时,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把“活动准备过程”小目标细化为“学生上网调查”“调查走访”“为演讲比赛做前期资料收集工作”“学生掌握演讲稿的写作要求”五个具体“任务”。以新奇“任务”为线索,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主动掌握调研报告知识与写作演讲稿的技能,为实现总任务做准备。

  在“分组活动”小目标环节中,我们设计“让学生选出优秀演讲作品,每组推荐一人参赛”的子任务,把学习模块细化为易掌握的“调查板块、写作板块、演讲板块”任务,供学生自由选择并参与到某一板块任务当中。指导学生分为若干组,每组4~6人,让学生在小组中承担一定的角色。教师只是在学生讨论时以问题引导他们进行交流,倡导学生多项、逆向思维,鼓励大胆质疑,并适时点评。任务由学生以自主协作形式共同完成,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创新能力。活动中特别注意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人的价值得以体现。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创新能力,在“班集体活动”过程中,布置“班级演讲”任务,给学生提供需要参考的具体要求,巡视课堂了解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一切活动以学生为主。在“学生自主总结评价”任务环节,教师扮演主持人的角色,让学生根据演讲的语言、表情独立自主进行评价。对于评价的方式,引导学生采用多样化评价――个人自评、互评、师生共同进行评价。引导学生以鼓励、表扬的正面评价为主,让参赛同学有成功的体验。根据学生的发言,帮助学生了解隐藏在表面背后更深层次的知识,使知识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为了让学生具备演讲的能力,设计了“成果展示”环节。目的是让学生体验一个个“任务”在他们手中完成的满足感、快乐感,进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因此,我们进行“优秀的演讲稿”“优秀演讲者”的学习成果评选,并进行有效的评价,使评价的效果更完美地表现出来。

  三、教学思考

  任务驱动法要求,在学习过程中的活动主体是学生,教师的身份是观察员、指导者,观察学生探究方式是否正确,方向是否偏向,方法有无创新并及时指导。教师以“引”代“教”,以学定教,让学生主动参与,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探寻问题的能力。

  任务驱动以学生的视角探索,是高效的学习方法。它以学生自主完成任务,获得成功感为目标,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任务驱动法对教师也有明确要求。教师始终要牢记“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只起引领员、观察员的作用,布置活动的目标、内容、对象,切实做到让学生真正自主探究,以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如何提高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下一篇: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