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语文晨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0-12-1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郭燕玲

  叶圣陶说过:“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引导学生裨善于读,则其功至伟。”读,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辅助环节。为了加强语文的诵读,许多学校都设置了晨读课。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在对语文晨读课的实际操作,存在着放任自由、内容单一、目标模糊、形式散漫、评价缺失与效率低下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好,既不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阅读能力的提高与语文素养的提升,乃至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非智力因素的形成,以及健全人格的形成、审美情趣的奠基有着不利的影响。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本文在对语文晨读课普遍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以期与同行交流学习。

  一、目前晨读课存在的问题

  通过观察,发现有的班级晨读时间不能保证;有的老师把朗读课变成了背题课;有的学生不愿读、机械跟读、不张口、声音轻,严重的甚至拿本书“装模作样”或东张西望。总之,大多数晨读课的管理还处在比较随意的状态,无论是读的内容还是读的方法指导都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一是放任自流型。布卢姆有言: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也许是受到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思想影响,目前许多老师不知道早读课要完成的学习目标是什么,简单地认为语文晨读课就是一节自习课,朗读内容完全由学生自己自主选取,老师只是在教室或门口看着,至于学生阅读什么内容,背诵什么内容完全不过问。可是学生毕竟处在学习的成长与发展阶段,一般来说,阅读的主观能动性与阅读方法都不高,他们基本上不知道阅读的具体内容,有的学生甚至就是纯粹为了打发时间,对所学课本或者课外书籍、报刊胡乱翻阅。这种放手任学生“囫囵”式不求甚解的晨读课,阅读效果是非常低下的。

  二是目标单一型。诵读是一项复杂的、多元的心智过程,良好的诵读不是简单的机械动嘴、动脑过程,它涉及到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渗透、方法的矫正与习惯的培养。而在教学现状中,许多老师在晨读课伊始,简单地布置一下朗读的内容任务就万事大吉。并且,就布置的内容而言,大多是课后要求背诵的课文语段或者名言名句。至于学生是否理解,是否融入感情的全身心诵读,诵读效果如何,诵读方法是否正确,不去做过多的深入辅导与关注。

  三是形式单一型。书声琅琅也许是许多语文教师在晨读课上所追求的完美目标。岂不知整节晨读课纯粹的大声朗读,既违背于学生的身心生长规律,也不符合阅读的自身规律。一般而言,现在晨读课大多是40分钟,甚至有的学校时间更长,在这么长的时间内,如果学生不停的大声朗读,对学生的体力消耗是非常大的,直接导致在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中疲惫不堪,同时对学生声带的损伤也不容小觑。

  四是评价缺失型。这里所讲的评价缺失不是指老师对晨读内容不检查、不评价,而是从广义上讲所讲的评价体系不健全。多数老师对晨读课的评价内容主要集中在要求背诵的语段、课文与名言警句的单纯检查上,而对于诵读的课外阅读书目疏于评价、检查,甚至找不到合理、高效的评价检查方法。评价缺失的另外一项表现就是评价方式的单一。多数老师所采用的评价方法就是简单地背诵或者默写所诵读内容,这样虽然对提高晨读课的效率有一定的正面作用,但是,这也压抑了学生的诵读激情,导致了从“我要读”变成了“要我读”的不良后果。

  综上所述,由于教师缺少对晨读内容的具体布置,缺少对学生朗读技巧的针对性指导,使得晨读和教学内容脱节,晨读的作用得不到体现。那么,如何改进语文晨读课并使其起到作为课堂教学辅助环节的作用呢?

  二、改进晨读课的应对策略

  对策一、配合教学,目标明确。巴班斯基指出:“教学最优化的第一步也就是第一个方法就是用综合的观点选择和决定性教学任务。”要想充分地利用好展读这20分钟时间,教师首先必须高屋建瓴,透彻地研究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综合地选择决定每周每天展读要完成的具体任务,明确目标,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利用展读时间或是预习课文或是复习课文,既能使学生每节课都目标明确,又能配合课堂教学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对策二、设计问题,有的放矢。布置好晨读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学生往往会有口无心地念书。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要改变学生完成任务式的读书习惯,必须要设计好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做到有的放矢。例如,布置预习孙犁的《白洋淀》,要求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诗化语言和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学生对于主要人物水生女人的性格却不能了解或者有些了解却说不出所以然。毕竟文章只是通过人物的对话来刻画性格特征,学生没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因此,我在展读前提了一个问题,要求学生通过朗读,说出自己心目中水生女人的性格特征像哪个影视演员的形象,结果不少学生在自己读对话时声情并茂,课堂上讨论,答案并不一样。有的说像章子怡,因为她的《我的父亲母亲》;有的说像宁静,因为她的《孝庄秘史》;最后学生自己归纳出水生女人的爱夫护家,深明大义,任劳任怨的性格特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设计问题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在预习时开动脑筋,读书时展开想象,变枯燥的文字为生动的形象,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甚至期待,这样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对策三、鼓励动脑,发现疑点。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避免学生应付式的读书,除了设计问题之外还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在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享受到思考的乐趣,增强学生的动脑意识。例如,在学生朗读杜甫的《蜀相》时,往往会把第二联的“隔叶黄鹂空好音”的“好”(hao)字读成“好”(hao)。学生经过朗读发现这里可以读两种音,于是会提出问题。这时引导学生参照课文下的注释,进一步理解诗意,要求学生通过理解诗意读准字音。学生在理解诗意后会发现“好”是喜爱的意思,而这里只是“美好”的煮思。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只要有可能,教学目标应该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的确,在展读中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自己动脑解决疑难,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对接下来的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

  对策四、及时指导,读法正确。晨读时除了通过引导学生朗读,体会课文意境、人物性格之外,教师要加以读法指导,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师还要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读音要准确,课文能读通顺,要带感情地读,读出自已的理解。此外,还要掌握好读书的轻重、缓急、长短、抑扬、高低、刚柔等。例如,预习《琵琶行》时,要求学生解决好生僻字的读音后先自己朗读几遍,读的时候仔细体会琵琶弹奏时的轻重缓急,要求读课文时要体现出来。一个晨读下来,我发现学生通过朗读已经能自己调整好句读和语音的轻重缓急了。

  对策五、拓展阅读,开阔视野。晨读的内容仅局限于课文是远不能达到语文教学使学生开阔视野的目的的。例如,高中语文第一册的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只是局限于语文课本上的几首现代诗歌,很难令学生真正掌握现代诗歌的特点,很难帮助学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所以,在晨读时可以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资料来拓展学生视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总之,晨读课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阵地,是课堂必不可少的延续与补充。但愿我们的每一个语文老师都能真正重视晨读,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构建趣味、高效的语文晨读课堂,让琅琅的读书声响起在每个校园的清晨,让晨读成为激情语文的华彩乐章。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巧用生成性资源,让语文课堂更活泼    下一篇: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