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计划总结 > 语文计划总结

《晏子使楚》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所属栏目: 语文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21-02-0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晏子使楚》是一篇非常精彩的历史故事。它讲述了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却受到仗势欺人的楚王的三次侮辱,每一次晏子都予以有力的反驳,维护了自己与齐国的尊严,最终使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在与楚王的三次交锋中,晏子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体现出超人的智慧、善辩的口才和爱国的热情,真是“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又极具个性魅力的人物及他的故事,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内心。因为有了这种切夫之爱,所以有了上好这篇课文的激情与动力。

  王崧舟老师曾说过,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种佳境;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种佳境。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我所设计的《晏子使楚》达到了哪种境界呢?我不奢求达到以上三种境界,只要有亮点、有收获就足以。我认为从教学思路上来看,还是很清晰的。从晏子的三次有力反击中,让学生感悟晏子语言的巧妙,体会到晏子的能言巧辩,机智勇敢,热爱祖国,顾全大局。同时,我还注重了对晏子语言描写的分析,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还注重了课堂积累:如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积累暗藏在语句中的成语,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感受语言的魅力。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阵地,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疑探教学的课堂更是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到了极致。我们应相信学生的学习潜能,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开放活动的空间、放开学生的手脚,拓展学生的思维,把活动的舞台交给学生,把活动的时间交给学生,把活动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充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竞争意识,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所以本课教学我放手让学生结合自探提示自主学习,组内自探交流,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较多交流讨论,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时间。

  俗话说“课堂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我的课堂也不例外。应该说本课在教学设计上可圈可点,但在实施教学中因学生有些回答没达到预期效果,而我的引导又显得过于牵强,这又导致下面的深入理解没达到预期的精彩。老师在放与不放的度上要掌握好,要加强对课堂和学生的调控能力。

  学生的思维变化的不确定性,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使课堂教学中不可控因素增多。尤其是探究性学习,更多的关注到学生的思维过程,更强调顺学而导。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是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所以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要随时捕捉学生的信息,抓住有利教育契机,灵活果断的采用恰当有效的策略与措施,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处处放射出光彩。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小兔运南瓜》教学反思    下一篇:《苏武牧羊》教学反思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