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计划总结 > 语文计划总结

说明文阅读知识梳理

所属栏目: 语文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22-03-1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一、明确新教材对说明文阅读和考查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对新教材中说明文阅读和考查有明确的要求。

  纵观近年来的各地中考题型,出题角度更侧重于对能力的考查。以前考查中强化的文体知识被淡化了,然而不同体裁的文章其特点也各有不同,阅读起来自然也有不同的要求和方法,因此具有相关的文体知识,对提高阅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那么说明文是怎样一种文体呢,它又有哪些特点呢?

  二、掌握说明文的特征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事物、事理进行介绍解说的一种文体。说明文一般有三个特点:第一,内容上的科学性。即能准确的反映客观事物的实际及其规律性,给读者以科学的认识。第二,结构上的条理性。为了给读者明确的认识,说明其特征时必须有一定的条理和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程序顺序也是时间顺序的一种)、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第三,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文语言要准确无误,给读者以科学的认识。

  三、学会阅读分析说明文

  (一)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把握说明的对象,区别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说明对象即文章说明的话题,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具体事物,包括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和特征等。二是抽象事理,包括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阅读说明文首先要准确地把握说明的对象,从而正确区分事理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大多数的说明文的题目就是说明对象,题目本身就是说明对象。大多数的事物说明文都在开篇使用中心句点明了事物的说明对象。

  (二)分析文章内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一篇说明文仅仅明确了说明对象是不够的,要进一步理解说明文的内容,还要重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这是分析一篇说明文的关键所在。只有准确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才能深入地理解说明对象,以此为突破口,进而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中心内容等。要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不能只停留在事物的表象上,而要了解事物内在的本质。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从分析标题入手。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也指出其特征,如《死海不死》;有的标题用陈述句的形式,引导读者有针对性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如《看云识天气》;有的标题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如《猪链球菌又到人间作孽》。

  2从分析材料入手。即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的特征,然后归纳小结。有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作者已在文章中明确地指出来了,阅读时要找出这些关键句。有的说明文没有明显的关键句,阅读时须细心琢磨,从中加以提炼。

  (三)理清文章结构,划分段落和层次。

  说明文的结构(重点是段落和层次)比较清楚,通常分为三部分:开头引出说明对象,中间进行详细的说明,结尾作总结说明。常见的结构形式有:总分式、分总式、承接式、递进式。

  (四)分析说明顺序,找出标明顺序的关键词句。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程序顺序是时间顺序的一种)、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说明的是时间顺序;按照实物的位置、形状和构造等方位顺序介绍的是空间顺序;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和事理的关系,说明事物以及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内在联系,采用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情况复杂些,需要注意具体形式的细分,常见的逻辑顺序有八种形式:(1)由抽象(概括)到具体的顺序;(2)由主要到次要的顺序;(3)由原因到结果(或由果溯因)的顺序;(4)由浅入深的顺序;(5)由现象到本质的顺序;(6)由表及里的顺序;(7)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8)由特殊到一般(或由一般到特殊)的顺序。

  分析说明顺序的方法有三种: 1认清说明的对象,分析说明顺序。 2把握语言标志,“读”出说明顺序。 3分清主次,综合归纳。

  (五)分析文章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分析说明方法

  为了清楚地说明事物的特征,须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下定义、作诠释、列图表等。

  2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掌握了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后,我们还要学会分析每种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1)举例子:即举出实物来说明事物。其作用是可达到形象地说明事物的作用。

  (2)分类别:这是一种把说明对象按类分项(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逐一说明的方法。其作用是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3)打比方:即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对事物作形象的说明。其作用是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4)作比较:即选用具体的或人们熟知的并且和要说明的事物有着某种外部的或内在联系的事物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或用数字等作比较,从而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的一种方法。其作用是更加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征。

  (5)列数字:即用列举数字来体现说明特点的一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能把说明对象的特点说得更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6)下定义:即用简明扼要的话对被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做周全、周密地规定地说明。它用一种基本固定的判断句式,揭示出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作用是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使说明对象更加严密。

  (7)作诠释:能通俗地介绍或解说事物或事理的特点或特性。其作用使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被说明的事物。

  (8)画图表:这是一种运用直观的示意图和表格等形式,说明事物和事理的一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的事物。

  (9)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

  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权威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10)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六)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准确性和多样性、灵活性并不矛盾,说明文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由于说明对象和作者语言风格的不同,说明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但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前提。要揣摩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重点在于了解遣词造句是怎样说明事物的特点的。从而理解其作用,领会其妙处。可从以下三点入手:

  1在语境中体会中心词语的准确性。

  2重视具有修饰性功能的词语表义的准确性。

  3留心关联词语在表意准确性上的特殊作用。

  (七)准确把握说明文中的关键词句,分析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能否把握阅读材料中的关键词句,直接关系到对材料整体的理解和分析。把握关键词句可从三个方面考虑:抓住中心句,分析过渡句,认清指代成分。

  1中心句有首括、中领、尾联三种形式,又以首括居多。分析中心句,有利于把握文章(语段)的主要内容。

  2过渡句在文章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是上下文内容衔接的标志,分析过渡句,有利于把握文章内容的层次和重点。

  3在中考试题中,经常考查对指代成分的分析,分析时要从语义和语法结构两个方面综合考虑。

  (八)创新意识,答好开放性试题。

  综合各地开放型试题我们可以看出,这类试题大概从以下方面考查:

  1对说明内容进行创新性的表述。

  2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

  3结合实际对某个问题谈自己的认识。

  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性的推断和大胆想象。

  5由文章内容延伸到现实生活,对现实生活中相关现象进行解释。

  6对人类关注的环境问题等提出解决的方法。

  开放性试题,虽然没有规定唯一的答案,可以各抒已见,但在答题时要从三个角度作答:

  一是就材料回答问题,不一定按标准答案作答。

  二是阅读材料读后受到的启示、感想,这样的答案也是具有个性化的。

  三是从材料出发,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或扩散联想到其他方面。

  总之,这类试题在训练理解能力的同时,训练表达能力,对答案的表述不能只靠一个符号或一个词语来完成,要写成一句或一段完整的话。在答题的同时有助于增加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扩大学生独立发表见解的余地,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九)开阔视野,关注材料的价值取向。

  纵观全国各地中考题,说明文的阅读涉及领域是非常宽广的,涉及的高科技和高新技术的内容也是很新颖的。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平时开阔视野,扩大阅读面,了解相关知识,并且这些文章对于增长学生知识,引导学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培养创新精神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顺应了时代的要求。

  附录:

  1、文艺性说明文,不同于专门的科学论著,它是在大千世界和科学领域的某一个角落里,摘取一枝一叶、片鳞半爪,以轻松活泼的笔调、趣话闲谈的方式,将知识深入浅出地介绍给读者,让读者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得到艺术上的享受。中学课本中所选的说明文多属此类。这类说明文,以说明的表达方式为主,还辅以叙述、描写、议论甚至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为了增强文艺性,有时娓娓地讲段故事,有时绘声绘色地写段风景,有时激昂慷慨地抒发一通感想……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既增添了文采,又增强了可读性。这类说明文,语言不仅准确明晰,而且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这类说明文,还常常以童话、科幻故事、相声、剧本等形式出现,也能收到大众喜闻乐见的效果。

  2、善于分析引用古籍或名言的目的。先要理解所引古籍或名言的含义,现联系说明的内容,看看这两者间有何内在联系,就能领悟其引用的目的了。在说明的开头文段或中间叙述有关的故事,究竟起何作用:在文章开头叙述故事,其目的往往是为了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或者是为了引出说明对象。在文章或段落中间叙述故事,往往是为了增强说明文的可读性,同时也为了说明事物的来源或作用。

  理解句子含义的题目怎么讲作者:加油爸爸理解句子含义的题目怎么讲

  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句子的含义”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正确理解句子含义不论对于小学生还是初中生都是比较困难的。即使是有较为丰富的社会阅历的成年人,在完成这类问题时也不会觉得很轻松。因为,中国语言的语境性、模糊性、会意性以及语言的临时义、双关义,表达上的正话反说、反话正说等都给句子的理解增设了很多障碍。

  但这些障碍都没有成为教师们在教学中的真正拦路虎。很多老师总结了高度相似的方法,比如:联系上下文,结合语言环境,抓住关键词,从修辞手法入手,结合时代背景等等。

  运用这些方法理解句子含义的效果呢?客观地说和我们预期还有不少差距。

  是方法不好么?是练得不够吗?都不是。

  通过一段时间的课堂观察,我发现问题好像集中在这些方面:

  1、学生对句子往哪个方向去理解,理解到什么程度才算可以了,心里是没有底的。

  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碰壁句”为例。拿到这个句子后,相信有的学生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例如小时候的我吧,总会觉得不可思议,句子不是明明白白放在那里了吗?还要理解个什么?是不是要我把句子换种方法说呢?把陈述句变成反问句?把反问句变成陈述句?这就像看到谜面的人不知道这是让他猜出谜底一样。(像我小时候那样的小糊涂多的是)。也有很多学生拿到句子后,知道这是让我们写出这句话的言外之意,话外之音,这些学生中为数不多的学生还知道,这是说话人(作者或文中人物)在曲里拐弯地说话,我们要把这种曲里拐弯的话变成直截了当的表达。但聪明如斯的学生也多数不清楚,把这个曲里拐弯的话往哪个方向去拧,拧成直截了当的话。这就像猜谜的人看到谜面,知道“我”要猜谜,但不知道你的谜底是指向哪一类的。这个时候就算他知道那么多解谜的方法,他也只能徒叹愁煞我也。

  我们的教学很多时候就是在学生处于这两种心理状态下开展的。如果不正视这两类问题,后面我们的教学做得再好,效果也是有限的。

  对于像小时候我那样糊涂的学生,老师可以告诉他,有的句子,除了表面意思外呢,还有另一层意思,这种题目就是要把另一层意思写出来;有的句子,初看没有什么,再看就会发现作者说的意思不是初看时的那个,而是反着在说。做这种题就是把他反着在说的意思弄明白等等。

  对于那些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去理解的学生,要告诉他:文章中绝大多数的句子都有向心力,这个“心”就是文章的中心。理解句子,如果不能指向中心,理解就是错的。即使是指向中心,但没有到达中心,句子理解也是不完全的。

  还是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碰壁句”为例。

  有的学生理解碰壁句时,答案是:这句话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环境的险恶,鲁迅没有屈服,他和反动派作斗争,受到了很多挫折和迫害。

  这种答案对吗?

  我们看看文章的中心。文章最后写道: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学生的答案和中心句有多少联系?

  联系是有的,但不是那么清晰。我们纵观全文,作者选用的几件事情,分别从不同的层面写出了鲁迅的伟大人格和精神。在“谈水浒”中,他为“我”(青少年)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在“救助车夫”中,他为“车夫”(弱势群体)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在“阿三访谈”中,他为“阿三”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按照这个思路,在“谈碰壁”中,他为谁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呢?我想,他为那些广大群众,为那些争取正当权益的人们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所以他才会受到当局的压迫,但即使如此,他仍然禀持正义,好不退缩。这种行为体现了斗争性。这样从中心入手去理解,慢慢深入人物内心,不是比硬邦邦的几句“指与反动派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和迫害。”要思路清晰吗?

  所以当我们开始讲怎样理解句子含义的时候,首先要告诉学生这种理解的目标是什么?(指向中心)怎样的理解才算到达了终点。(理解到了中心)

  2、理解方法的抽象化,是阻碍学生正确理解句子的另一个顽疾。

  我们归纳出来的方法都是很科学的。但是运用这些方法理解句子的时候,我们都容易疏忽一些问题。

  ①“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句子含义”。

  还是以“碰壁句”为例。这一句是在文章的中间,具有联系“上下”文的基础,但上文的词语有上百,句子有几十,语段有几个;下文的词语有上百,句子有几十,语段有十几个,这个联系上下文,和上下文的哪些句子、词语、语段联系呢?怎么个联系法呢?空泛地一句联系上下文就把学生打发了,这个方法是不是太抽象了呢?

  联系,不是形式上的联系,而是情感、内容和语境上的联系。

  “碰壁句”与前后文在情感上的联系是什么?全文情感都是对鲁迅的怀念和尊重。鲁迅的情感在全文中也是前后一致。“谈碰壁”前,“谈水浒”中,鲁迅对侄女的批评是婉转的,呵护孩子之心让人动容;“谈碰壁”中,鲁迅是以一种轻松的语气谈沉重的现实。

  “救助车夫”中,鲁迅心情是沉重的。

  虽然三件事情中,鲁迅的心情和语气迥异,但感情都是源于一个“爱”字。从“爱”的角度去看“碰壁句”就能看出他的爱之所在,恨之所在。句义已经呼之欲出了。

  “碰壁句”与前后文在内容上的联系是什么?四件事情中,鲁迅都是抱着主动心态在付出的行动。他付出的是自己的关注、同情、物资、和情感。从主动付出的角度,去看鲁迅的被动“碰壁”,碰壁句的意思不是也可以理解到吗?

  这些联系看起来都务虚不务实,其实不是这样。在联系的时候,抓住了前后相通的内容和情感,就可以把目光聚焦在鲁迅的言语和行动的描写句中。有了这些句子,不就有了理解的抓手了吗?

  ②“抓住关键词理解句子含义”

  还是以“碰壁句”为例。对于学生而言,他怎么知道这句话中哪个词是关键词呢?句子中“碰壁”这个词下面又没有打点。要是按照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来找关键词,那可以让每个人都举手投降。

  所以光知道一个“抓住关键词理解句子含义”有什么用?还得让学生知道什么“关键词”,知道关键词后,还要知道怎样抓,怎样才算抓住了,抓好了。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记承天寺夜游》集体备课发言稿    下一篇:学习小学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