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计划总结 > 数学计划总结

《小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与探究》开题报告

所属栏目: 数学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22-06-0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因为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树立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成了我们教学重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但是,我校学生特别是中高段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计算方面所反映出来的情况却很令人担忧,学生的计算兴趣不高,计算水平低下,而且由于计算错误,直接导致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有些教师把这些都归咎于学生的粗心、马虎,但通过我们的长期观察,情况其实并非如此简单,孩子在计算上出现差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待于我们的研究和探索。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我们提出了“课堂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这个课题。

  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对计算的兴趣,能灵活运用各种运算定律,快速、准确地完成各种有关的计算。

  本课题重点研究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及能力,促进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提高学生数学计算的正确率,使之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的合理和灵活。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在新课程理念下,计算能力的培养更是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于学习,勤于探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从《数学课程标准》的这个要求出发,遵循儿童教育心理学的一般规律,本课题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对策,旨在通过激发教学主体——学生的兴趣,不断挖掘教学主体——学生的潜能,有效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从整体上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高品质的非智力因素。

  现代儿童教育心理学、个性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创造心理学的一般观点表明:“个性是创造的源泉”,“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是成功之母”。本课题通过培养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并活跃计算教学课堂气氛,激励诱导学生勇于大胆提出问题,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计算的主人”,真正凸现课堂

  是学生的课堂,教师是为学生主体服务的。本课题将充分利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感觉和知觉的发展,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数学素养和各种相关能力,从而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从根本上解决计算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和学生缺乏主动权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全面发展、智商和情商的协调全面发展。具体目标如下:

  (1)通过研究探索,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计算、学习数学的兴趣,牢固树立学生计算准确、精确、正确的信心。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教师能从整体把握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目标,形成相应的方法、策略。大幅度、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3)通过研究探索,使学生形成灵活运用计算方法的意识,激发学习的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灵活计算的技能和习惯。培养学生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演绎归纳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学生认真、缜密、耐心、不畏困难的思维和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良好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全面发展。

  (4)通过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探索教法与学法的最优组合,使教法与学法体现在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中并形成一定的教学特色。使学生掌握优化选择计算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教师自身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反省、思考、总结并在教学中优化选择与运用适合自身的教法,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将新课标中计算方法的指导落到实处,实现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围绕课题研究的重点,我将研究内容分为两大块:

  (一)促进学生良好计算习惯养成的研究。我们将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课外练习、考查测试中促进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

  (二)造成学生数学计算的速度慢和计算正确率低的原因。利用课堂教学,寻找能够提高学生数学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的教学突破口和教学训练方法等策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重点研究这五方面的内容:

  1.计算教学过程与方法的研究。

  2.实现算法多样化的研究。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途径的研究。

  4.研究不同形式的口算训练方法。正确处理算法多样化和优化算法的关系。

  5调查分析我校各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发展现状。寻找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捷径及训练形式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小学生运算能力培养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

  1.调查研究法:通过对学生运算能力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运算错误原因,了解学生运算能力的现状。在研究过程中进行调查研究,对方案的实施提供依据并进行动态调整。

  2.文献研究法:寻求理论依据与课标支撑,搜集、查阅各类与课题有关的资料和培养运算能力的方法,教学改革实验,探究培养运算能力的科学有效的方法。

  3.案例研究法:通过对典型错题分析和课例分析,总结出运算教学的模式,探索出有效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运算能力的方法。

  4.行动研究法:针对本课题研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边实践、边研究,使整个研究过程在行动中进行。

  5.经验总结法:总结培养运算能力的方法和课题实施中的成功经验,整理出课题研究的成功课例。在研究过程中,随时收集资料,记录研究步骤、心得体会,定期上交相关论文。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一)、准备阶段:2019年4月至2019年5月

  1.组建课题组,搜集与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研究课题开展的方向,填写课题申报表,申请立项。

  2.讨论课题“小学高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研究”的价值意义,分析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素材,研究了解学生在计算习惯、方法上的困难和障碍,开展相关的调查,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召开开题报告会,明确课题分工,确定研究的目标、内容、措施、方法等。

  3.选择研究对象: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每一个参与实验的教师所任教班级的所有学生。

  (二)、实施操作阶段:2019年6月至2019年11月

  1.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现状系统性调查,侧重于对一般性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的研究。

  2.针对当前小学高年级学生计算方面出现的问题,设计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的措施与方法。

  3.实验教师每月集中一次反馈、研讨,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不断改进。

  4.参与实验的教师整理个人研究中的经验做法和心得体会等资料,形成中期阶段性研究报告,根据研究报告调整和修改研究的方案。

  5.撰写中期成果报告并上交,专家指导。

  本课题主要运用以下研究方法:

  课堂观察法。通过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况,研究教师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解决办法,调查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加强口算能力的培养的作用。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资料,获得相关信息,为课题研究提供参考。

  测验法。通过一阶段训练后的测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案列研究法。通过学生计算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努力寻求能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有效培养计算能力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

  (三)、总结阶段:2019年12月

  1.收集和整理研究成果,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总结性评价。

  2.形成比较可行而且易于操作的改善方案,能给其他教师提供参考和学习借鉴。

  3.教师论文的撰写。

  4.撰写结题报告。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课题成果除主件结题报告以外,本课题的附件预期主要有:

  1.阶段研究工作小结;

  2.关于小学高年级计算能力培养的阶段性成果;

  3.关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研究过程及成果的多媒体展示。

  六、课题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

  1.研究报告

  2.课堂教学案例

  3.学生典型个案

  4.论文

  5.学生作品

  6.成果分析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小学数学课堂基本要求(试行)    下一篇:读《邱学华的数学课堂》有感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