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2-07-0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在有效教学的大背景下,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有着现实意义。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家长关于孩子教育的理念比较落后,家庭教育措施落实不到位。虽然我校办学条件达到了现代化标准,但相对城市学校而言,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新课程理念没有得到内化,教学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满堂灌”的行为。许多应该在课堂完成的教学任务实际完不成,只得课内损失课外补,靠多布置家庭作业、搞题海战术来提高教学成绩,从而加重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寻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若干方法,以期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学习任务更多、学习兴趣更浓,让整个课堂体现有效、高质和创新的特点。

  一

  吃透教材与全面了解学生

  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一

  用新课程理念指导备课

  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

  备课是教师教学的关键环节。备课前首先认真解读课程标准,把握新课标新理念。首先,通览教材,不仅要熟悉自己所任教年级的教材内容,还要熟悉小学阶段所有年级数学教材,领会编写意图,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弄清教材前后联系,使知识系统化。其次,精通教材,把教材内容弄懂弄透,明确教学中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哪些基础知识,培养哪些能力,让学生到达什么程度。考虑如何把握重点和难点,并选用恰当的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再次,根据学习内容,确定不同的学习方式。对一些简单容易的内容,引导学生自己去学,学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教师不代替,学生能自己发现的,教师不暗示。教学中运用顺应原理和迁移类比方法让学生学习新知。对于难于理解的知识,创造机会,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二

  了解学生,找准教学起点题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增多了,他们的知识储备有时是教师所始料不及的。许多课本上还未涉及到的知识,学生已经熟悉。这就要求教师清楚地了解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者部分掌握要求学会的知识,没掌握的是哪部分知识。全班有多少学生掌握了,掌握到什么程度。哪些知识自己能学会,哪些知识需要教师点拨、引导。摸清了这些情况,教师就可以因学定教,找准教学起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过程,突出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

  抓住学生、吸引学生

  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当代许多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当学生对于所要学习和记忆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大脑皮层会产生兴奋中心,学习和记忆就会更加主动积极,不但不会感到这是一种负担,而且会饶有兴趣,效率很高。可见兴趣在于激发和培养。教学中,我们注意从以下几方面抓住学生、吸引学生。

  一

  创设有效情境引入

  新课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入部分是学习新知的前提,其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学习新知铺垫激趣。激趣,一方面从学生感兴趣的实物、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入手,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引人入胜的悬念。另一方面使学生明确学什么、怎么学,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学中一旦触及学习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者成功的内驱力,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灵感。因此引入新课时,我们根据学习内容,有时通过复习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引入;有时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有时运用实物、故事、猜谜、游戏等引入,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提供支撑,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例如在教学“抽屉原理”时,教师从学生熟悉的“抢椅子”游戏引入。课前准备了3把椅子放在讲台前,请4名同学到前面围着椅子站好。要求他们围着椅子转圈走动,听到“停”的口令抢坐在椅子上,而且每个人必须都坐下。教师背对4名学生发出开始的口令,当“停”的口令发出,4名学生都坐下后,教师就对全班同学们说:“同学们,老师没有看到他们坐的情况,但是老师敢肯定,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同学们齐答对后,争求老师快速判断的绝招,这时告之学生,学习了本节课知识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于是学生们怀着渴求知识的欲望进入新知的学习。这样的创境导课,像磁铁一样,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牢牢地吸引住,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开展教与学的活动做了铺垫。

  二

  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课堂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学生的认知水平也各不相同。要想提高学生的课堂吸收率,教师就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不同教育对象来选择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如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抽象、概括能力较差,则应偏重直观操作学习法,高年级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则应偏重于知识迁移学习法及尝试学习法等。课堂教学中教无定法,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教法,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都要围绕课堂的主体——“学生”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多种手段,扩大容量、化难为易、化静为动,给学生以新奇的刺激感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9加几”的教学难点是:使学生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教师在教学“9加几”时,先出示一个装有10根小棒的盒子,提问:“盒子里有几根小棒?”让学生数后回答,随后教师让孩子们亲眼所见从盒子里往外拿一根小棒,再提问:“现在盒子里有几根小棒?”接着教师在盒子外再放一根小棒,提问:“谁能从盒外向和盒内移动一根小棒,让别的同学一眼就能看出一共有多少根小棒?”由于学生受到前面演示的影响,很快就想到把外面的一根小棒拿到盒里,先凑成10个,再加上外面的另外一根小棒,一共是11根。由此,学生领会了为什么“先凑十”,“再相加”的道理。再进行9+3、9+4、9+5等的教学时,学生就会运用“看大数,拆小数,先凑十,再相加”这个运算方法了。方法掌握了,学生算起来也就不容易出错了,我们的教学目的也达到了。

  三

  精心安排实践应用活动,

  使学生积极参与,延续学生注意力

  让学生在数学实践应用活动中,展示自己,延续他们的注意力。如在教学“除数是一位的笔算除法”时,学生探索除法笔算方法后,教师组织了两项实践应用活动。首先,组织帮小白兔拔萝卜的活动,利用“做一做”中的素材,给学生提出帮小白兔拔萝卜的任务,并告诉学生:“题算对了,就可以帮小兔拔出萝卜。”全班学生满怀帮助小兔的热情,认真完成每一道题。算完后,学生代表汇报结果,这时课件显示出一个个萝卜被拔出来,放进小兔的筐里,并传出小兔的道谢声,学生兴奋不已,既熟悉了笔算方法,又体验了助人为乐的喜悦。其次,组织了帮小动物检查对错的活动。教师让全班学生仔细地检查小猴、小鸭、小猫和小山羊所写的竖式,并表述自己检查的结果。在学生检查纠错的基础上,把做笔算除法时要注意的地方告诉大家。“做题时,要细心,不要马虎。”“不要忘记写余数。”“有余数时,要把余数和除数比一比。”“横式不要忘记写得数”等等,这些来自学生的提醒,真实、亲切。这一活动既帮助学生加深了对笔算除法过程的理解,又使学生获得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这两个活动,使原本枯燥的计算充满活力,学生学得主动而有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

  运用多媒体技术是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辅助手段

  恰当选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教学内容,能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能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掌握重点、化解难点服务,并不断给学生创造成功的喜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求知欲。如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学生难以想象出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难以理解“化圆为方”的道理。用课件演示,先把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4份,拼成长方形,并闪烁显示。再把一个圆等分成8份、16份、32份,并分别进行割补,使学生直观地看出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比较、想象、归纳,就能水到渠成地推出圆面积计算公式。

  四

  优化课堂提问是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从设计问题上看,教师要在知识的重点和关键处提问;要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考理解的知识点处提问;要在学生认识模糊的地方提问。以此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从提问技巧上看,教师在课堂提问中除了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外,提问时还应遵循问题应具有针对性、启发性、曲折性、发散性和创新性的原则。

  从问答氛围上看,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热情鼓励,引发学生思维。回答正确给予及时的、公正的评价,对于回答错误或不全面的学生及时给予纠正和补充。

  五

  反思是提高

  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补充

  有效教学需要我们教师具备反思的意识。每节课后我们教师都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这节课的教学在哪些地方有效?”“这节课有多少学生理解了教学内容,掌握了所学知识?”“哪些地方比较成功”“哪些地方还存在问题”。反思可以是教学中的成功之处,也可以是遗憾之处,可以是学生存在问题之处。学会反思,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为改进下次教学提供资料。如此循环,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就能逐步提升。

  通过对上述策略可以实现两方面的目标:一是促进教师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增强其教育教学改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知识的前后联系以及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等方面有所提升。二是改变学生偏重于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力的发展,促进“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的形成,不过,课堂上教师“主导”越多,学生“自主”就越少,学生的主体性就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反之,则会出现课堂混乱,加之学生的自主能力差,势必造成课堂教学的低效。所以,如何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自主”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小学数学“灵动”教学模式研究    下一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叙写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