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计划总结 > 语文计划总结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案例

所属栏目: 语文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23-03-0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一,教材分析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写的一篇叙事性的文章。本文讲述了一个富有哲理性的故事,在故事中蕴含着生活的哲理,教学此文章,我本着课标中“使学生学会欣赏作品,领会作品的内涵”的原则,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创设了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入课,在主体部分我设置了感读(默读)--研读—赏读课文三个环节,其中默读也为了复述课文作准备,因此复述课文也做了大量的工作,用填充的形式完成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研读课文中把课文的字词记清为学生学习课文扫除障碍,赏读课文让大家畅所欲言,进而水到渠成的得出文章的哲理性含义。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版块则是对课文的深入与延伸,课文的小结用一句话谈谈体会,使学生对全文有深入的探讨从中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二,教学过程

  教这篇课文,我选用创设情境,教师点拨,学生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用朗读、品味与想象结合的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用不同的朗读方式朗读文中富有心理描写的语句、有代表意义的关键词语以及蕴含哲理的议论句、抒情句。在授课时,先在多媒体的大屏幕上出示老子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以及俗语:“万丈高楼平地起。”《一步》中:“一步走不完长征路,长征却少了再一步。一步登不上高山顶,一步却能跌下深山谷。在人生的道路上,请珍重你的每一步”。之后让同学们思考:“你将怎样走人生路?怎样度过中学时光?怎样翻开初中这新的一页?走好脚下的这一步?”带着这个问题同学们来默读课文。

  第一遍的默读,同学们整体把握了课文,明白了“在什么情况下,‘我’走一步 ,再走一步?最后怎样?作者通过这事有何感悟?由这一件事对人生有何意义?”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在____(时间)在____身上发生了____事。

  2、在____(地点)在____身上发生了____事。

  3、在____(环境)下在____身上发生了____事。

  多媒体显示复述故事要注意的问题。首先,要理解文意,明确中心。其次,要理清课文的情节结构。看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各写了什么内容。重点内容要详述,非重点的应简略。再次,要抓住原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最后,还要注意复述应该要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

  第二遍精读重点段落。在学生在研读文章把握主旨后,第二次阅读我要求学生就文中的人物、情节提出自己有创意的解读角度。经过思考小组整合出如下问题:

  1、父亲怎样教孩子脱险?他的办法有什么意义?

  2、那些地方写到杰利,请一一加以评论。

  3、评论四个孩子的行为。

  4、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将怎么办?

  5、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中的“爬下”“踩”“投入”“啜泣”等等这些动词体现了我的心理变化。品味关键词,是理解课文的基础。

  在理解课文内容后,我引用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收获。比如说,写作方法、战胜困难、对待朋友、心理描写等,这么一启发,学生的答案精彩纷呈。

  精读要求咬文嚼字,细心琢磨,达到深刻理解课文的内涵。著名学者朱自清说过“阅读有时候不止于要了解大意,还要领会那话中的话,字里行间的话──也就是言外之意,不能读得太快,得仔细吟味;这就需要咬文嚼字的功夫。”引导学生对课文中一些关键的词语或句子,推敲琢磨,不仅可以领略作者传神之笔,而且还会在日后的阅读和写作中反映出效果来。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也是学习课文必不可少的。“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第三遍感悟课文体味人生,由课文联想自己,自己将如何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如何走好初中“这一步”?如何走好初一“这一步”?如何走好每一天“这一步”?每一节课“这一步”?

  对课文的品味最后必须落实到学生的具体写作中,因而我不失时机的指导学生的课堂练笔。练习写一段动作的细节描写,一位同学生就这样描写自己匆忙上学校的情景:“早晨起床,一看太阳已很高,我抓起衣服,胡乱套在身上,跑进卫生间,洗了一把脸,拿起一袋奶,背起书包,冲出家门,向学校奔去……”一系列的动词运用的恰到好处。

  另外,这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悟到,自己应该怎样翻开初中生活的画卷,有的同学在读后感中写到:“小学时,每天上学、玩。从没有考虑什么是‘人生’,怎样去读书?学习了这篇课文后,我明白了,我已经是中学生了,应该关注‘人生’了,知道了怎样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走好人生路……”“惟奋斗才不愧对自己的生命”这是同学们从课文中提炼出来的人生信条。

  在朗读、分析的基础上,学生们渐渐地品味出了“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内涵,从中也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懂得了面对困难时的勇气与方法,这才是我们教学的主旨。另外,还应该培养初一学生写作能力,教会学生选择准确、典型、新颖的材料,立意要做到正确、深刻。而初一学生所写文章的中心往往是浅而淡。在他们看来,要立意深远,就必须得选大事写。其实,选择的内容不一定是大事。有时,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可能就是一个典型;一声轻语、一次微笑,可能有着丰富的内含。往往可以达到“小中见大”的效果。

  《走一步再走一步》里就只抓住生活中登山下不来这小情节,由于作者善于观察,感悟生活深刻,他从一个孩子下山的过程中明白了人生的哲理:一个人一生会遇到很多困难,只要我们把大困难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困难,然后去解决一个一个的小困难,那么大困难就迎刃而解了。接着,我也试着让学生们给他们曾写过的作文题目重新提炼较有深意的中心。可别说,经过这么一讲解,你还真得对他们的接受力刮目相看。由原来为写动植物而写动植物到由物及人;由原来写母亲一句句唠叨到体会到这是亲情,是关怀;由原来父母的离异而怨恨提高到对社会离异问题的思考……看着他们用自己独特的生活感受所提炼出的一个个超越事物本身而有深意的主题,不得不叹服他们惊人的感受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默读的作用:“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必须使阅读能达到这样一种自动化的程度,即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超过‘出声的读’的能力。前一种能力超过后一种能力的程度越大,学生在阅读时进行思考的能力就越精细”

  三,教学反思

  新的课程标准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对学生的讲授中是应该把课堂的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尽情地挥洒他们的学识,也应该走到学生中间一起讨论,算得上真正地切磋,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执教过程基本上体现了这些新的语文教学理念。我最大的收获是找到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突破口。如果说要让学生在碧透的素质教育的水流中自由地遨游,那么教师就必须着重哲理的最层次的掌握,要拓展知识的宽度与广度,恐怕就不是又红又专就能解决现在当下的问题。那么到底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呢?我想到了我们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今天让学生在三读课文的基础上,他们独自或合作找出要学习的知识点与能力点,并且从课堂中学生的价值观也得到了体现。培养并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多次阅读、阅读反思和阅读想象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学生学习本课兴趣较浓,且能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由此我想到:教师既然是学生的引导者,在课堂对学生的方向引导上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而学生之间的聪明才智也能相互感染,迸发出力量的源泉。

  不足之处是,自己缺乏对名人的了解,学生的知识面也不够广,在分析一步步战胜困难的道理时,缺乏更多的具体例子。如果能再多一些这样的例子,这节课的收获会更多。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初一语文《散步》教学案例    下一篇:紫藤萝瀑布教学案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