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音乐论文

渗透乐曲欣赏 促进德育教育-----也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所属栏目: 音乐论文  更新时间:2023-07-2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主要是指课堂内教师指导儿童欣赏音乐和向儿童传授音乐常识的教学。儿童是在课堂上听取教师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和对作品时代背景,作者的介绍等来获得广泛的音乐常识,同时也培养了儿童欣赏音乐的兴趣和习惯,提高欣赏能力,从而促进了儿童德育的发展。

  有的学生家长说:小学生只应该老老实实地读点书,唱唱跳跳岂不妨碍了学习?显然,这种把学习与音乐对立起来的看法是片面的。殊不知“寓教于乐”是我国传统教育方法的一部分。早在孔子办学时,就教授“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乐、射、御为“大艺”。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这里的“乐”不就是唱歌、弹琴吗?古代学校里有用琴瑟等弦乐器来配诗的。那么,我们现在的道德教育更应该继承和发扬了。

  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美德。在培养人的过程中音乐却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精典的乐曲,它能解除人的疲劳,陶冶人的性情、涵养人的理解、激荡人的灵魂,它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格,用优美的韵律滋润孩子的心田,使他们心灵纯洁,举止文雅。歌德曾赞叹:“音乐,它能使愤怒的铁拳变温和,使赫赫的野猪驯服。”因此,在乐曲欣赏教学中,应慎重选择好的乐曲来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让儿童从音乐中欣赏美、感受美。为此,我想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器乐曲欣赏的几点教学心得,与朋友们共享:

  一:教师注重课堂教学

  音乐欣赏课上,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启发学生的看、听、动多种感觉器官的积极感知,并让儿童根据音乐形象充分进行联想和想象。教师要以有关欣赏内容来帮助儿童感受音乐想象。

  (一)欣赏前后的谈话

  欣赏乐曲前要能唤起儿童听音乐的兴趣和愿望,并能保持安静,集中注意地听音乐。教师在谈话时,应谈论一些作者的生平故事、创作过程或创作意图、时代背景、意义等,来引导他们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意境之中,引起学生情绪上的共鸣。比如:欣赏聂耳的《国歌》,这首歌是学生们最熟悉的了。在欣赏前,教师可以介绍曲作者聂耳短暂的一生,却为我们创造了宝贵的意义财富。再联系到这首歌的抗战背景,但一定要让学生知道它是进行曲速度,节奏铿锵有力,旋律雄伟明亮,使学生们的情感与乐曲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增强他们的爱国之情。并从中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与审美教育。也为以后的欣赏实践作指导。

  (二)听与视、听与动、听与想象相结合的欣赏

  在欣赏教学中,要使儿童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强烈的共鸣,仅仅依靠听觉是不够的,还要与视、动、想象相结合来欣赏。

  借助视觉的直观来帮助听觉感知,有利于儿童对音乐形象的理解。例如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可让学生回忆电视、电影中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故事。高年级学生还应边听音乐边看谱。教师把《梁祝》乐谱按相爱、抗婚、化蝶分成三部分,并解释乐曲中各种器乐所表达什么。如长笛吹出了北方草原明媚的春光中那优美动人的鸟鸣般的华彩乐段;双簧管奏出抒情的引子主题;而定音鼓、大锣则代表着封建势力等等。能加深学生的记忆与理解。让学生感受到美,理解了作品,净化了心灵。

  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体现了它的流动性。让学生边听音乐边动,通过打拍子等动作来帮助学生感知音乐的时间性,力度,速度等,以身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如欣赏聂耳的《金蛇狂舞》,教师可让学生跟随乐曲的锣鼓节奏拍打,体验乐曲所表达的热烈欢腾的情绪,更容易理解作品的形象,陶冶了情操。

  听与想象的结合,更能深化听觉对音乐形象的感受。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常采用短小的故事或生动的描述来诱发儿童的积极想象,如欣赏二胡曲《二曲映月》,在熟悉了背景后,教师把故事情景与人物情感结合起来用生动指导。让学生感受到这是阿炳寄情山水的悠然之曲。边听边发挥想象,去理解阿炳借清泉来控诉旧社会的黑暗,和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当然,低儿童的注意力不稳定,不能注意更多的细节,只要能判断出乐曲的性质如这首歌是雄壮的还是轻快的,摇篮曲还是进行曲即可。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讲,他们相对已具备一定的欣赏经验和习惯,欣赏范围扩大了,同时对客观世界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生活和情感的体验增多以及知识范围已逐渐扩大,能听出主旋律和乐曲主要特点,应尽量发挥他们对音乐的直接感受。所以,乐曲的欣赏也要根据学生们的特点。

  二、课外补充欣赏

  校园广播是学生们的芳草地,平时应尽量多播放一些器乐名曲,让学生们熟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兴趣是重要一环。而且也可解决课堂复习环节。

  乐曲欣赏单靠教师课内辅导还不够,还要注重平时留心,在生活中去理解乐曲内容。

  可是,近几年,由于有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只重智育而忽视了美育,学生除了读书还是读书,听不到琴韵,学校变成一潭死水,学生变成了书呆子。我们要的是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人才,而不是死气沉沉的书呆子。德、智、体、美、劳必须全面发展,那么,“美育”就应该摆到重要位置上来。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指出:“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又教育者所不可不留意也。”可见,要促进德育,必须让学生具有美育,两者相辅相成,形成美德。我们要大声疾呼:让歌声与琴韵飞满校园吧!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谈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欣赏的方法    下一篇:为孩子插上音乐想象的翅膀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