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音乐论文

谈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欣赏的方法

所属栏目: 音乐论文  更新时间:2023-07-1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音乐欣赏是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音乐欣赏教学已越来越被音乐教育界所重视。因为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用音乐本身的力量,使欣赏者置身天音响的天地中,通过教学能力有效地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品德、智力、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是摆在每位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认为,只有以学生为审美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欣赏活动,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参与”就是学生真正成为审美活动的主体,教师则是审美活动的主导。教师应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欣赏活动中去。也就是要求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充分发挥音乐的审美功能----音乐审美直觉力、音乐审美知觉力和音乐审美判断力等。更好地完成音响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理解认识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这种方法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灌输式进行了改革,而且有利于主体作用的体现,有利于学生认识的发展,也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和学生个性品质的养成等。音乐教学中学生参与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听、唱、想、说四个方面是引导学生参与的主要手段。

  一、“听”的参与是欣赏作品的关键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必须依赖于听觉,因此听是参与音乐欣赏教学的关键。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聆听音乐中去,在聆听中感知、认ీāā忽㣰@的内涵。采用提问法听和对比法听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可行方法。

  提问法听,也就是在听前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给学生提一些简单的带启发性的问题。如欣赏《伏尔加船夫曲》,听前教师出示几个准备好的问题,如:歌曲的情绪如何?曲子的速度如何?力度怎样变化?你听后有什么感觉?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聆听。结果,听一遍后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歌曲的情绪低沉、悲愤;速度较慢;力度变化是:较弱----渐强----最强----由强渐弱;听后感到一种受压抑与不屈的抗争力量。通过提问法,虽然问题很简单,但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的听,思维想象也因此而积极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审美功能的直觉力和知觉力,获得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和理解,效果很好。

  对比法听是听的深入,也是音乐欣赏中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对学生来说,惟有对比才能真正获得对音乐风格、特点、形式等要素的感性认识。倾听中的对比有节拍、节奏、速度、力度、音乐、风格、形式等方面的对比,可以在同一作品中进行对比,也可以对不同的作品进行对比。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对比。如欣赏《伏尔加船夫曲》,在提问法听的基础上,展示伏尔加船夫曲图,然后要求学生分段细听,并进行对比,在教师的适当提示下,学生们得出:第一段音乐如船夫的号子声从远处传来,速度徐缓,第二段犹如听者走到拉纤者近前,看到拉纤者饱受苦难但坚定的面孔,压在他们身上的纤绳,感受到他们坚韧不拨的性格和向往光明的思想感情。第三段听来如拉纤者由近及远与他们的呐喊在听者脑中萦绕,意境更加深入。通过对比法听,不仅使学生对《伏尔加船夫曲》这首作品有了进一步的感受和理解,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

  二、“唱”的参与是欣赏作品的基础

  音乐欣赏是以听为主的,但唱主题是欣赏作品的基础。因为音乐主题是作品的核心,是乐思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引导学生听前唱主题,有利于学生把握主题形象,使学生在聆听音乐过程中准确辩认主题和重复和变化,使学生的音乐思维真正调动起来,更好地获得音响体验。如欣赏《翻身的日子》,在听前我先引导学生一起唱书上的四条谱例,也就是每个乐段的主题,在学唱时,首先对每个主题音乐的节奏、特点、情绪等进行分析,然后再进行学唱。教师要求学生边唱、边记、边对音乐进行初步的情感体验。待学生欣赏作品时,不光对主题的出现和变化非常敏感,而且对作品的分段也不感到困难。接着,给学生描放一遍录音很多学生能说出:曲子是由引子加上三部分再加尾声构成的,每一部分音乐基本是每一段主题音乐的重复和稍加变化的重复,整首曲子的情绪都是欢快的,表现了翻身农民喜气洋洋、欢天喜地的感情。通过听前唱主题,不仅为欣赏作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在听赏时能进一步的入情、入境地去体验作品,而且能使学生更好地展开联想和想象。

  三、“想”的参与是欣赏作品的目的

  “想”就是学生在聆听音乐中,根据音乐展开联想和想象。由于音乐艺术不同于文学和美术,它由情而动,由感而发具有抽象性、多解性、模糊性等特点。因此,通过音乐欣赏能开阔学生思维视野,培养学生想象的广阔性、独立性,新颖性和创造性,这也是我们欣赏教学的最终目的。如何使学生在流动着的音响艺术中在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创造性想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首先应要学生对作品的情绪进行体验,在对音乐的高低、强弱、节奏、调性等因素感知的基础上;对作品的情感,情绪做出判断。第二要求学生对音乐的风格、体裁进行体验和判断。第三教师可以适当地介绍作品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及创作意图等等。如欣赏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先不告诉学生曲目,让学生随着恬静优美的音乐进入平静凝思,然后在丰富的内心体验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结果有的想象为平静的江水、朦胧的月夜、幽静的田园、仙女的舞姿,也有的想象为秀丽的山川、深切的怀恋等等。在学生叙述后教师再告诉学生所听的曲目,并适当地介绍作品的内容,待学生第二遍听赏音乐时,要求学生根据曲目和提示对优美流畅的旋律进行更深的感受和体验,后开展更深、更细致的想象,使学生的想象更趋完美;通过学生想的参与,不仅提高了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审美感受力,审美判断力等,而且能使学生随着想象的翅膀飞翔,塑造出更多完美的音乐形象,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还使学生获得了美的享受。

  四、“说”的参与是欣赏作品的深入

  “说”就是让学生说出聆听作品后的感受。根据音乐欣赏的心理分析理论,音乐欣赏的理性认识并不是表现在欣赏者对曲作出某种抽象之结论上面,而是表现在把这种理性认识融注于对乐曲的音响感知、情感体验和联想想象之中,使得这些心理要素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达到更深更高级的阶段。因此,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说的参与,及时引导学生说出听后感是非常重要的。如欣赏《翻身的日子》,听前教师对时代背景及曲作者作简单的介绍,学生学唱几遍主题音乐。第一遍愉悦聆听后盲目性学生说说听后有何感受,同学们都觉得情绪是热烈欢快的。第二遍分段细听,要求学生对各段的旋律、节奏、音色、力度等进行分析对比,说出每段不同的情感及风格特点,并说出想象中的音乐形象。教师板书评点结论,如引子部分强烈的鼓点般的节奏,流畅而又鲜明的民族特色,表现了人们喜庆翻身解放的热烈场面和欢快的心情。第一部分,具有浓郁的陕北风味、跳跃、活泼、轻盈的节奏,描绘了翻身人们幸福甜美的心情。第二部分,采用山东吕剧音调,活泼、欢快,喜悦之情盎然成趣,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气息。第三部分,借鉴了河北吹歌的发展手法,把音乐推向了高潮,形成了更强烈的欢乐气氛,尽情地抒发了翻身农民喜气洋洋、欢天喜地的感情。尾声变化再现了引子的旋律,前后呼应。第三遍评价之后,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曲式为引子+A+B+C+尾声,整首乐曲情绪欢快热烈,带有很浓的民族风味和地方色彩、尽情地抒发了翻身农民幸福、欢欣的思想感情已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总之,欣赏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说的参与,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使教师及时了解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间的差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更很重要的是,使学生的听赏过程能在理解认识的指导下,步步深入,达到深刻、高级的阶段,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以上仅是粗浅地谈论了音乐欣赏中听、唱、想、说的参与,参与的方法还有很多,待我们去进一步探索。总之,要想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质量,只有走出传统欣赏教学的模式,那就是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审美活动的主体。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低年级音乐节奏训练之研究方案    下一篇:渗透乐曲欣赏 促进德育教育-----也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