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口算,估算与推理》一课有感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今天听了刘老师的数学课,让我亲身感受到了他的"自然而不随便,规范而不死板"的课堂教学风格。特别是听完《口算,估算与推理》一课,让我对数学课又有了新的认识。

原来数学课也可以幽默

在我的头脑里数学课应该是更为理性,更富有逻辑的课,教师语言也要严谨,规范。很多老师为了达到此目的,数学课堂的用语也随之变得严肃,生怕出错。其实想想,这和幽默并不犯冲,在刘老师的课中有这样一段:

学生在回答24÷ 这道算式,方框里填几是大于5,填几是小于5时,学生这样回答:填3时,不就是等于8,不就是比5大吗,填8时,不就是等于3,不就是比5小吗。

刘老师评价:这位同学特别爱用“不就是”这种表达方式。

在本阶段教学完,教师小结时,刘老师也用了“不就是…不就是…”这一表达方式,然后边自言自语:我怎么也学起你来了。全班同学哈哈大笑。

仔细回味一下,刘老师的语言是幽默的,可是并不是一笑了之,刘老师用这样幽默的总结方式实际上是在迁移默化地告诉学生这样的过程就是推理,推理也可以用这样的表达方式。

所以数学课上的幽默是以笑为手段,最终目的还是要为数学教学服务,这不正体现了“自然而不随便”。

孩子的慧眼成就老师的高明

刘老师的课上有这样两个场景:

场景一:师出示6× 这道算式,让学生判断是送给小猴队(大于45),还是送给小兔队(小于45),学生们进行了激烈的争辩与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填7以下(包括7)的时候送给小兔队,填比7大的数时给小猴队。

师:一个萝卜不好分,阿,我发现这个方框可以揭开,让我看看是几。

出现算式6×8,结果给小猴队。

场景二:在上面的教学完成后,进行第二轮比赛时,师出示24÷ 这道算式让学生判断是送给小猴队(大于5),还是送给小兔队(小于5)。

这时有一个学生立刻发言:老师,我发现这个方框也可以揭开。

刘老师的高明之处在于这样的设计不光进行了数学知识的教学,还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这不也正体现了“规范而不死板”吗。

今天到鼓楼区听了两节北京的特级教师刘德武老师的两节课,以前也听过他的课,感觉非常好。他的课让人听起来很舒服,最吸引我的就是那北京话,不紧不慢,不愠不火。

听他的课有两大感受:

1、 非常关注课堂上学生的情感,适时的表扬与鼓励。

我们数学课关注最多的是学生对今天的知识掌握的如何,随着新课标的推进,我们也会关注学生的情感,但是总感觉不是太真实,不太自然。刘老师的课能关注学生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适时的给予鼓励和表扬。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让学生自己举例除了汽车可以编进相遇应用题外,还有哪些。前面几个学生举的都是交通工具,当一个学生说“两条鱼”可以相遇后,老师即刻表扬他第一个从交通工具中跳出来。像这样的例子还很多,老师的话语中无时无刻不透露出对学生的爱。

2、既把孩子当作孩子又把孩子当作成人,适时的传道。

我们老师有时总觉得孩子就是小孩,和他们讲话只能把他们当作孩子,其实不然,孩子首先他是作为人而存在的,其次才是孩子,所以我们成人要与他们保持平等。例如:刘老师在课上对学生说:“哲学家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关键是缺少对美的发现’,把这一句话运用到我们数学中就是……”学生立刻就接着说“世界上并不缺少数学,关键是缺少对数学的发现”多么聪明的孩子,我们不能小看他。《你的头发有多少根》课上当学生研究出以后,老师问学生:“你们相信自己研究的还是资料上的?”学生各自发表意见,老师夸奖相信自己的学生很自信,接着又说“自信很重要,但不能盲目自信,要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别人的成果。”这样的话在刘老师的课上还很多很多。

今天听课我关注的可能不是知识方面的,我想提高老师的素质不应该仅仅是专业方面的。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认识厘米 教学实录和评析    下一篇:你的头发有多少根课堂教学实录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