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地理论文

运用案例教学 赋予课堂生机——《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案例

所属栏目: 地理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运用案例教学  赋予课堂生机——《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案例

浙江黄岩第二高级中学  阳  峰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案例,运用案例开展教学是新教材最显著的特色与优势之一。地理案例教学法就是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评析,研究和运用,增强学生分析、概括和总结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把许多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地理课堂变得异彩纷呈,生机勃勃。

    案例教学法的中心环节,是选择案例。案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抓住困扰学生学习的核心问题,紧扣教材来开展案例的收集,整理和准备工作。一般地,教师可直接引用教材中的案例。因为教材案例材料是经过教材编写人员精心策划编辑而成的,具有典型性,针对性,权威性。但随着现代媒体广泛而快捷的传播,教材中的一些图、文、数据,显得相对滞后。教师平时可从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渠道获取资料,挖掘这些信息背后隐藏的地理知识,精心设计成教学典型案例。下面笔者就以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Ⅰ第三章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为例,来谈谈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应用。

一、案例背景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这节教材内容很多,篇幅很长,提供的材料和活动也很多。共有5个活动,5篇阅读材料,再加上5张图片。材料涉及到“长江三峡工程综合决策”,“广西平果县妙冠屯的综合治理方案”,活动有“如何保持土壤不被冲刷”等,笔者在上第一轮教材时,即采用教材上的案例与活动,按部就班,效果很不理想。思路不清晰,内容很抽象,特别是讲到土壤这块难点知识时,更是举步维艰,课堂气氛很沉重。

不久前,一次兄弟学校来本校教研,学校安排笔者开设了一堂公开课,内容刚好又是这一节。回顾上次失败的教训,仔细琢磨了课程标准。本节课的课程标准是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标准中要求的“举例”,即是指举一定的区域为例。这次笔者放弃了教材中的案例,选用了一个典型的案例——三江平原湿地。之所以选择该区域,主要考虑了以下几点:一是三江平原湿地列入了国际著名湿地名录,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关于湿地的研究已经成为地理学科研究的前沿,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引入富有时代感的地理案例,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形成主动学习态度有极大好处。二是教材中三块知识都可以运用三江平原湿地这同一个案例来加以分析。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表现,可以根据提供的三江平原自然地理环境特点,从三江平原气候、地形、河流、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分析三江沼泽湿地的形成,并设计一张关联图,以表示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整体。

   

针对以土壤的形成为例,认识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这个知识点,可从气候、生物(植被)、地形、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三江平原土壤肥沃的原因。第三个知识点是分析评价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及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可以介绍“北大荒”到“北大仓”的故事,分析三江平原沼泽湿地遭到破坏后,会带来哪些生态问题?说明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至整体环境状态的变化,即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三个探究问题,对应三个知识点,一案多用。教学环节衔接自如,教学效果自然不错。………………………………

下载word文档压缩附件点击下载此文件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与学生“斗”,其乐无穷——记《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教学中的意外事件    下一篇:在地理课堂上“欣赏”诗词歌赋 一节独出心裁的复习课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