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物理论文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究

所属栏目: 物理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随着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沿用多年的物理学科教学大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正走进我们的视野。纵观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全篇,无论从课程目标、教学要求、还是结构都是崭新的,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创新精神,蕴含着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是全新的“教学大纲”。作为一名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有必要对标准做一番认真学习、探讨和研究。

  一、全新的课程框架标准

  长久以来,我们所熟悉的物理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物理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知识点及教学顺序、课时数等,它是教学的最高标准,超出这个范围即为超纲。作为教师最关心的是物理教学大纲知识点内容及要求发生了哪些变化,能否在规定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等。往往造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题海战术等应试教育方式,极大地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损害了学生的身心。显然这样的大纲已经不能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作为新的课程标准,最明显变化就是标准已不再包括所谓重点、难点及教学时间分配等。它的注意力已从强调知识和技能及教学过程,转变到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规定了物理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及伴随着这一过程的情感体验、价值观和科学素质的培养。教师从关注学生对某个结论、某些内容是否记得住、记得准,转变到如何充分利用物理学科的特有优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更加关注学生技能是否形成,是否能灵活应用学到的物理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标准》是教学的最低标准,它为教和学双方都开辟了无限广阔的空间,从而促进物理教学重心有一个根本性变化。比如在《标准》开篇阐述道: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该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这一精辟论断,把学生的发展置于教学的中心地位,对物理课程的功能和价值做了明确的定位。

  二、物理教学研究对象范畴的变化

  多年来,教学大纲对物理研究范畴描述是: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学生学习的是物理学初步知识及实际应用。而《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指出: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课程《标准》对物理教学的研究对象作出了新的精确定义,这一变化体现了对于物理教学研究的对象赋予新的内涵和外延。它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和科技巨大进步,作为有创新意识的新一代学生对于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等知识不应该只局限于了解初步的毛皮,更不应该与当今科技和社会最新发展脱节。从而使人们更深刻的认识到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对促进我国人民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当今科技飞速发展,各科之间分化越来越细,同时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联系越来越紧密,物理学科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王国。在我们周围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环境保护等新技术、新知识也走进了我们生活。物理知识大量来源于生活,更应该把所学到的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之中,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而且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另外,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学生,更加应该对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变化发展等有所探究和认识。因此《标准》根据其自身特点改变了教学内容旧、偏、繁的现状,明确指出:注意不同学科间知识与研究的联系和渗透,使学生关注科学的新进展和新思想,了解自然界的相互联系。降低了对物理知识的简单记忆和繁杂计算的要求,进一步强调要求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会使用简单的仪器和测量工具,会写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结果,大力提倡使用身边物品进行物理实验。

  三、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科学素质的培养

  新标准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将科学探究纳入《标准》,着眼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亲身实践、合作探究。打破了教师现有的陈旧教学模式,改变学生模仿、记忆、接受的被动式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搜寻和处理各种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及交流合作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养成科学探究精神和终身学习的愿望,逐步养成科学的世界观。

  课程标准在关注学生发展的同时,把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发展融合为一体,呈现多元化趋势,为实施过程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而不对实现目标的手段和过程做硬性规定,为教师和学生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和学习,开辟了一片广阔新天地。把教学一直在课堂短短的45分钟内转圈,拓展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各个方面中。教师可以把上课教案(题纲)提前发给学生,指导学生或与学生一通过参观、自编故事、手工制作、观看电影、交流讲座等手段或方法去猜想、假设,去制定计划、收集数据,去实验、验证、推理、归纳、描述、解释。例如:在学习平面镜成像一节前,教师把上课题纲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收集关于平面镜成像的实例。学生回家后各显神通,举出许许多多好例子,其中有两位同学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自编了一段“镜面示范”动作的游戏在课堂上表演,这样不但使同学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到知识,而且促进了学生的能力发展,这在以前课堂短短45分钟内是很难实现的。课程标准这样的设计有利于教师增强课程意识,把握课程标准,提高驾驭能力,有利于拓展现有的教育资源,有利于教师不断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创造性的开展教学活动。

  四、提出多元的评价建议

  教学活动具有丰富多样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各种因素都会影响教学效果,另外当今社会对人材的要求不仅仅是文化课成绩的高低。现行教学评价在陈旧的教学大纲指导下主要形式是:局面测试。造成教师和学生产生一个错觉,以为只要完成这些单一的试题,得到一个领人满意的分数,便是学好了物理,学习物理只要掌握一个个知识点。掌握了所谓的“规律”便能迁移到课堂外。另一个结果是使教师和学生产生严重的焦虑感。迫使教师、学生必须重视每次测试分数。对于高能的学生,焦虑能够提高成绩。而对于绝大部分中等或中等以下的学生而言,焦虑通常成造相反效果。于是教育的不公正现象就出现了,物理教学成就了少数“胜利者”,却造就了更多“失败者”。另外所谓胜利者除了分数高之外,综合素质到底怎么样还是一个未知数,因而我们常在媒体上见到“高分低能”的字眼。作为教师为了适应这种需要,采用自己认为适当的各种手段“鼓励”学生,以此来提高成绩。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不但学习变得无效,可能甚至连人格也会变异,使教育评价异化了。

   

  新的课程标准学生学习评价目的是: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评价都能到自己在发展中的长处,增强学习的信心。由此我们不应把笔试当作评价的唯一标准,而进行笔试时题目应能体现课程目标和要求,不追求所谓“区分度”,命题着眼点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而不是把学生考倒。教师在评价学生时除了书面形式外,还应该评价学生的其它方面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做出猜想和假设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交流合作能力等等。在具体形式上教师只要围绕目标,可以采取报告、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小应用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只要这些形式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评价学生各项形式活动中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要求教师视野开阔,知识广薄,能够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评测活动中,允许学生在活动中犯各种错误,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进而促进学生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培养学生终生探索的兴趣。

  总之,新的课程《标准》使我们已有的教育观念一个彻底变革,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物理教学指明了方向。在执行《标准》时我们要注意,《标准》并不排斥现行的接受式教育。我们第一线的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标准》,把探究式教学和现行的接受式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注意物理实验活动,因为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应避免把“物理实验”淹没在“科学探究”之中。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把握好初中物理起始阶段的教学    下一篇:物理教学中的“换位思考”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