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化学论文

浅谈初中化学如何让学生建构自己的理解

所属栏目: 化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近几年,我市确定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定向示标----自学指导----自学督查----导学释疑----合作探究----自主测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都很愿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都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倾听他人的思路,体验到学习的乐趣,逐步形成想学、敢学、能学、会学的学习品质。
  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传统教学的实质:忠诚学科,背弃学生;着重表演,没有观众;追求效率,忽视意义。而现在的教学是权利的回归,关系的平等,认知方式的改变,使学生找到更多的兴奋点,在学习中获得了情感体验,得到被人欣赏的心理满足以及承担学习责任的需要。现就“导学释疑”在教学中的操作谈一些体会。
  教师在这一阶段必须明确三点:一是导的内容,学生自学过程中不懂或没有掌握的知识;二是导的要求,严格执行“课标”,不能就题讲题,应该注意寻找规律和方法;三是导的方法,先“兵教兵”,然后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若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再进行更正、补充或释疑。
  在导学释疑阶段,先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的实际状况不一,提出问题的难易程度也不一,在《乙酸羧酸》一课上,学生在自学时出现了大大小小二十几个问题,有涉及初中酸的通性、乙酸物理性质的,有涉及强酸制弱酸的,有涉及酯化反应实验装置的。还有一些学生提出甲酸的结构特点,在它的结构中存在多种官能团,因此会有相应的性质。作为教师,我盼望有这么多的学生能提出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如果说我们的启发式教学成功,那只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基础上前进了一小步,只为学生打开了半扇窗,而课堂的实验证明,有策略地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才真正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让每一位学生都会熠熠发光。
  当然学生的学习更多地讲究方法和策略,教师在明确导的内容之后,更要注重导的方法,教师必须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化学不同课型上,学习的方法和策略是不同的。
  在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学习中,要注意概念的形成过程,重点引导学生对概念的理解:(1)把握内涵,搞清外延;(2)分层剖析,反复推敲;(3)咬文嚼字,抓住关键。当一章或一个系统的知识完成后,教给学生编织概念之间的网络图。
  在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中,让学生体会到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等方面的关系,使学生逐步形成学习元素化合物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在化学计算的学习中,不要死板地套用公式或将计算公式化,引导学生抓住各类计算间的内在联系,对于一些题型可在“巧解”上下工夫,使其思路简明、步骤简化、运算简单。
  在化学实验的学习中,督促学生练好实验操作基本功,让学生掌握要领,模仿操作,养成习惯。同时教给学生观察实验的技巧,明确实验的目的,抓住重点,全神贯注,“观”“思”结合,以“思”促“观”,以达到实验的最终目的。
  在问题的处理上,教师必须明确自己的身份,不是课堂教学的“主演”,也不是“导演”,不要习惯性地满足于面面俱到地讲授而剥夺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若教学中只有教师的“独白”,而没有与学生的“对话”,也就没有了学生思维的主动发展。在导学释疑阶段,更多地听到“老师,这个问题我来讲”,“我想试试”……这就是“兵教兵”阶段,会的学生发表意见,教不会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得到强化和提升。若解决不了的问题或学生普遍性的疑难问题,教师应提供方法,给予指导。
  课堂上我和我的学生们探讨了很多疑难问题,也做了好多课外的实验,如软皮蛋的制作、酸雨pH的测定、人呼出二氧化碳是空气中的还是肺泡中气体交换的产物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化学的思想,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在遇到问题时,能大胆地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然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作出解释或得到结论,并进行反思与评价等。大量的实践证明,只有学生真正建构起自己的理解,学习才富有实效。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如何强化基础知识训练    下一篇:小议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