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化学论文

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设计问题

所属栏目: 化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1-05-2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张俊涛

  摘要: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各级各类教育科研部门研究的热点,如何有效和高效的实施课堂教学呢?笔者认为设计课堂有效问题是教学中的关键。但现实课堂教学中设计的问题,五花八门,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问题设计的太多,只图热闹;有的设计是方便自己上课;有的问题设计太现实、不利于学生长远发展;有的问题设计没有创造性、探究性;有的是为优秀学生而设计,没有照顾所有学生等。本文从设计问题的提出、有效设计问题的原则和策略等方面进行论述,供大家交流和参考。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设计问题设计原则设计策略

  一、有效设计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由此来看,化学探究本身就是学生围绕着某一问题或任务进行的一种探究活动,没有“问题”就无法探究,“问题”是探究的根源,同时也是探究的核心。探究的本质就是“学生会发现问题、然后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我们要让学生采用探究学习,就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课堂教学中的“心脏”,有了问题,学生才会进行思维,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才能主动的进行化学探究活动,最后才会有新的创新和发现。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的“思考与交流”、“化学探究”等栏目都是创设情境,引出问题,进行探究的教学方法。曾经有一位教育家说过:好的老师不是讲得学生没问题可问,而是启发学生提出深刻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会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那么如何启发学生提出高质量、有意义的问题,主要取决于学生是否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取决于教师设计的问题是否有效,能否启发学生。所以,笔者认为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通过有效设计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问问题的能力,就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同时可以掌握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高中课堂教学中设计问题的现在如何呢?,我对本校高二年级的四个教学班的200多名学生进行了调查:1.有62.5%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很少提问,主要以讲授为主,忽略教学主体(学生),形成“满堂灌”的课堂。2.有76.7%的学生认为,教师设计的问题太少、太简单,属于应付课堂,学生很容易回答,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浪费时间,效率低下。3.有41.5%的学生认为教师提问的问题太难,学生感觉无从下手,不知道从哪下手,就是启发学生,也是启而不发,课堂上出现尴尬的局面;4.还有13.6%的学生认为,老师设计的问题没有有启发性,把提问当成是讲课的组成部分,形式不少就行了,对学生探究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没有任何帮助;好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有的教师只提问优秀学生,从而挫伤了另一部分学的学习积极性。由以上调查结果来看,大致可分为四种情况:有应付主义型;有倾向优秀学生型;有目光短浅型;有教师能力低下型,不会提问等。面对以上种种情况,笔者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设计问题到了一个不得不重提的地步,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同时也是有效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每一位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会有效设计问题。

  二、有效设计问题的原则

  1.设计问题要突出重点

  设计问题要围绕重点进行,从多角度、多侧面设计问题,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刻地理解重点知识。同时对于教学中的难点也要加大提问力度,设置多种问题,让问题从不同角度逼近难点,从而化解难点。如在“甲烷”的教学中,重点是空间结构,对此应设置有关问题,以加深学生的认识:(1)甲烷分子中5个原子是如何构成甲烷分子的(让学生画出所以可能的结构图)?(2)分析那种结构最正确,为什么?(3)什么是取代反应?(4)甲烷在取代反应中,化学键如何断裂?如在讲乙炔的结构时,可提出如下问题:(1)在乙炔分子中2个碳原子和2个氢原子是否在同一平面?(2)在苯分子中是否有原子共面,相邻原子之间键角是多少?(3)能否发生加成反应,化学键发生怎样变化?

  2.问题要恰当及时

  问题需要作铺垫时就铺垫,需要归纳就归纳,要把握最佳时机,使之能化解难点、深化知识点,要在学生心里想到却无法表达时提出相应的问题。如讲授“苯”时,可先向学生展示苯的分子式,设计问题:苯若为链烃,它的结构式如何?学生可能写出多种形式的空间构形。这时,再让学生分析自己所写结构物质能否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教师然后适时地提出问题:苯不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什么?最后展示苯分子的空间结构: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非常独特的化学键。

  3.问题要集中到重难点、不宜太多

  一节课如果提出太多的问题,不能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设计成问题,否则会让学生长时间地处于思考问题之中,大脑高度集中时间长,学生就会产生厌学、懈怠的情绪,教师授课质量就会下降。因此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看书、讨论时间,同时多设计一些问练结合的题型,使两者互相融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劳逸结合,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4.问题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

  有不少教师喜欢提问班上为数不多的“优秀生”,而忽略那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怕他们答不出(或答案不正确)而避开他们,引起课堂上尴尬局面,干扰上课节奏,课堂上回答问题的“主角”都是优秀学生。这样使大部分学生即使坐在教室,也不去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参与到课堂中,相当于局外人,导致他们学习学习积极性急剧下降形成低课堂,这是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的。教师在课堂上设计问题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对优秀生可设计难度大的问题,对中等生采取逐步“升级”办法,对后进生设计简单、容易的问题,这样一节课可以面对全班所以学生,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全体学生都可获取所需知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答问,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设计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也是使课堂有效方法。

  5.要设计有层次性的问题

  教师在讲解难点时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有表及里、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的设计问题,从而“消灭”难点。如在学习“原电池”这一节课时,把音乐贺卡与插着Zn片和 Cu片的苹果相接后发出音乐声,导入新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然后引出原电池概念,再让学生做演示实验,并解释原理,同时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并记录结果。可设计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写出锌和稀硫酸的离子方程式,指出该反应的本质?2.如何比较锌和铜金属活泼性?3.氢离子如何得到电子,这些电子是有谁提供的?4.实验中电子移动的方向?5.原电池的正负极如何判断?为了更好地突破难点,让学生理解原电池原理,还可以利用电脑软件模拟原电池工作原理的视频,这样,在由微观到宏观,在由静到动的变化中,使学生把抽象问题具体化,更深刻地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这样一个个地提出问题,又被一个个地被“就地消化”,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经历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过程,即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也锻炼、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6.教师要有有效评价的能力

  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不要使用毫无意义的、很俗气的评价用语,如“棒极了”、“好极了”、“你真棒”等语言。真正有效的评价应该是真实、真诚的,老师在肯定学生的答案同时,还要补充、修改、提升学生的回答,应该是一个综合有效的评价。

  二、有效设计问题的策略

  1.趣问

  教师在有效设计每一节课的问题时,都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摸清每个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设计问题时要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不要设计偏难的问题,以免造成成绩差一点学生感到难堪。要优化课堂问题,从日常生活中、教学资源中选择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热点问题,使学生感到所问问题新颖别致、耳目一新,乐于回答,学生在开心之中就能学会疑难知识点,无形中形成一种学习动力,同时也促进了课堂的“互动”效果。如在学习“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时,可借助多媒体投影两顶草帽的图片:一顶是洁白的,另一顶副略带黄色。设计问题:问同学们,草帽刚做成时什么颜色?黄色的是怎么形成的?在学生的相互交流中,总结出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以及不稳定性。

  2.巧问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不要问浅显易懂的问题,因为浅显的问题往往问而无疑,学生能对答如流,表面上是轰轰烈烈的,实际上没有什么意义。如果用适当的切入点,就可以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我们要学会巧问,只有巧的问题才能真正拓宽学生的思路,引起丰富联想,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课堂中。如在学习《化学键》知识时,化学键的定义抽象、难懂,课堂上如果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拿出字典查“键”字的原意?学生得出结论:键指安装在车轴上固定住车轮不脱离车轴的那根铁棍。然后再引出另一问题:化学物质内部的类似铁棍的东西是什么?学生马上受到启发,联系到”化学键“一词,加深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3.曲问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按照正常思路直接发问,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问问题不能正面、浅显、直露,而应该委婉曲折,不仔细思考就不能回答。“曲问”就是运用迂回战术,变换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再回到原点,从侧面寻找思路;而“直问”则是直接进攻,不会含蓄表达。教师要想曲问就要巧思,思考出恰当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兴趣、求知欲;“直问”往往造成”断电“、”卡壳“的局面,让老师下不来台,效果也很不理想。如在学习“盐类的水解”时,课堂上可以设计如下的问题:我们学习过一种物质叫碳酸钠,它属于哪一类物质?水溶液中加酚酞,有什么现象?通过做实验,观察现象,总结出盐类水解的规律。

  4.精问

  化学知识“碎”而”杂“,如果设计的问题又多又杂,将导致课堂教学外紧内松,表面热闹,其实就是“满堂灌”,造成学生紧张,感觉疲劳,没有效果,形式上是互动,但会感到是一种负担,反而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精问”就要针对性地设计问题,问题精而恰当,避免琐碎,做到精益求精,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经得起推敲,让问题与问题之间有紧密联系,设计的问题应该是一个严密的整体,当学生解答这些问题时同时,既掌握知识,又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如在讲“氨气的喷泉实验”时,可设计如下问题:(1)氨气为什么能做成喷泉实验?(2)在这个实验中如果把氨气换成二氧化碳能否做成喷泉实验?如果做不成怎样改进,才能做成喷泉实验?(3)喷泉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当然,不同的科目,教学目标也不行同,不能套用相同模式。化学学科有它自身特点,它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主要培养观察能力,科学探究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化学教师应有自己的提问策略,教师必须针对每节授课内容,结合实验和探究,精心设计问题。有效的设计问题即是教学手段,也是教学艺术。课堂提问就是通过巧妙设疑,使学生心中产生疑惑,引起积极的思考,有了思考,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在同学们的大脑中就建起了智慧之路的桥梁。在课堂互动中,还要不断优化设计问题的方法、内容,通过科学的提问,多角度、多方面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来加强教与学的互动;如果每一位教师能充分发挥课堂提问艺术,就能够极大地使课堂成为有效课堂,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要想提出优质问题,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观念,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有效性和艺术性,才能达到事半功倍,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作为教师,最大责任就是要用自己的星星之火,去点燃学生的火把,把有效的设计问题之火越燃越亮.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化学课堂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探究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