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音乐论文

试谈心理学在中学音乐特长生钢琴 教学中的渗透

所属栏目: 音乐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试谈心理学在中学音乐特长生钢琴 教学中的渗透

                              

前言:中学音乐特长生是一支预备冲刺高等艺术院校、日益强大的队伍。在目前国内的艺术院校招生考试中钢琴基本上是必考科目。在考试和比赛中学生要把平时练习的成果在演奏的刹那间完美的、创造的表现出来,除了要有精湛的演奏技术、技巧、技能和乐感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演奏者的心理素质与演奏效果有着内在而必然的关系,因此在平时练习中,在练习乐曲技术技能的同时,就应做好演奏心理阶段的工作,和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以获得良好的演奏效果。本文试图就心理学在中学音乐特长生教学中的渗透这一方面的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心理学、音乐、心理素质

 

每一年的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招生考试和全市各种大大小小的艺术比赛中,都会脱颖而出一批素质好的学生,他们在众多的目光中,能以其较扎实的基本功,富有个性、表情的演奏、演唱莫扎特、贝多芬、肖邦等世界名曲,令旁人赞叹不已,与此同时,也会出现一些演奏者在台下准备了很久,但一上台便出现紧张、慌乱,甚至弹不下去的情况,因此,严重影响了演奏水平。音乐是时间的艺术,一旦没把握住短暂的几分钟,就会造成很长时间的遗憾。

   演奏心理是指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是在演奏实践中发生的认识活动。比如:演奏的欲望、演奏的动机、感情的强烈表现与控制、记忆、想象、克服“杂念”、应变心理、临场状态等,可以说演奏者的心理活动是很复杂的现象。心理学告诉我们,紧张心理是一种特殊的心理体验。对钢琴演奏者来讲,用十分平静的心态演奏,缺乏激情和感染力,其效果自然是平淡的。如果心情过于激动而到达不可自控的地步,就会出现极度兴奋和紧张。在生理上表现出心率加快、出虚汗、四肢无力或僵硬。在心理上表现出记忆与反应迟钝、注意力分散、思考能力与控制力降低。结果是演奏技巧发挥受阻,音乐表演苍白无力或出现演奏不完整的现象。钢琴演奏和其他表演艺术一样也是时间的艺术,其特点是演奏者平时练习的成果要在演奏的一刹那间完美地、创造性地表现出来,可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那么演奏者要把平时练习的成果在演奏时成功的表现出来,那么演奏者要把平时练习的成果在演奏时成功的表现出来,只有适度的心理紧张和兴奋,才是获得演奏成功的重要保证。

应如何做好心理阶段的准备工作呢?下面,笔者就这一方面问题作了以下探究:

一、演出、比赛、考试前学生准备状态的心理特点

    一般说来,演奏者(不论初次上台还是经验丰富者)上台前有三种状态:(一)演奏前燥动不安(二)演奏前的淡漠(三)临战准备状态。

   (一)演奏前的燥动症。这种状态有下列特点:1、强烈的激动。有时这种情绪会抑制和破坏演员的准备工作。2、情绪状态不稳定。一种情绪迅速为另一种相反情绪所代替;演奏者在这种状态中往往会由神经极度兴奋转为流泪,或者恰恰相反;3、注意失调,心不在焉,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能对面临的重要比赛作好准备。4、记忆减弱。演奏者在演奏前的燥动不安状态中,往往会忘记很多在即将来临的活动中必须估计到的重要因素,虽然在预先彩排或训练中他(她)们完全正确估计过这些因素。

    我国著名旅美钢琴家孔祥东在二十多年的弹琴生涯中,成功举办过无数次独奏音乐会。但谁会能想到。在他早年参加柴科夫斯基国际钢琴大赛前,也曾出现过四肢变冷两手两脚不住颤抖,不停地上卫生间的燥动不安的赛前心理状态,毕竟,当年的孔祥东只有十几岁,还在读上音附中,十几岁的少年参加如此大型的国际比赛,心中紧张自不必说。不过他很快接受了恩师的建议,迅速调整情绪,终于发挥了应有水平。大家都熟悉的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获奖者陈莎,在英国利兹参加国际钢琴比赛时,复试前一天,不知怎么搞的。原本弹得滚瓜烂熟的曲子竟然一错再错。吓得她收手不敢再往下弹。所幸的是,次日,台上的陈萨全身心投入,不为杂念所扰,终于获得第四名的好成绩,为国争光。

   (二)演奏前的淡漠。这种状态与燥动症相反,其特点是:1、兴奋很低,表现为所有心理过程软弱无力,并且有时达到贪眠状态;2、缺乏参加比赛的愿望;3、心境不佳;4、知觉和注意过程的强度减弱。

    演奏前的淡漠的心理状态。同大脑皮层兴奋过程下降和抑制过程(保护性抑制)加强有关。其中,抑制过程主要是由于练习过度,身心疲劳而开始的,或者过早兴奋,导致赛前大脑不胜重负。应有的紧张情绪倾向低落。但是。上述的保护性抑制往往具有心因性特点,并且是由复杂条件反射的皮层过程所引起的,而皮层过程又与当前比赛的不利方面在演员意识中的反映有关。

   (三)临战状态。这种状态有下列几个特点:1、注意力集中在即将到来的演出、比赛上,注意的范围增大。2、知觉与兴奋过程加剧。3、具有增力的情绪,有助于顺利参加即将来到的比赛或演出。

临战状态与大脑皮层中具有这样的神经兴奋有关。这种神经兴奋对完成即将到来的演出、比赛任务是最适宜的,并且是由相应抑制过程来加以平衡的。这种状态的表现是在大脑皮层神经过程有最适宜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的形成,是由于系统练习和达到演出、比赛状态的结果。临战状态能保证演奏者参加当前演奏活动的机能达到最大效率,对于钢琴演奏这种需要臂、腕、指乃至全身协调运作的器乐演出来说,处于该种状态意义尤为重大。

二.演奏心理紧张的根源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曲目技术难度问题

    高超的演奏技术不是一朝一夕获得的,是通过长时间、持之以恒的练习,在有计划、逐渐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取得的。钢琴技能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1.动作的认知与定向。演奏动作分解,以慢速为主。易产生精神紧张,注意力分配较差。2.初步掌握技能,自控动作连贯有序。3.动作完善联合一体,达到协调、常规化,心理紧张状态减弱。由于演奏曲目技术复杂、难度大,虽然通过长时间磨练,演奏技术还是难以掌握,达不到技能形成的第三阶段。学生参加考试时,必然会加重技术上的心理负担。

(二)学习思维方式问题

钢琴演奏是动作与智力的综合技能。动作和智力技能都会形成自动化,演奏自动化使动作的意识控制水平降低。只要发出启动信号,它就能准确、熟练地按照程序以连锁反应方式再现活动;同时智力活动也从有意识向无意识转化。演奏实现自动化更需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继续在有意识的监控下,指挥肌体运动和积极的音乐思维相配合。相反,在演奏动作自动化形成之后,有的学生大脑对手的运动失控,头脑缺乏或没有音乐信息反馈、检验、修正,音乐思维处于消极、呆滞和休眠状态。久而久之,乐谱变得陌生,音乐记忆模糊,音乐表现平淡乏味。在这种状态下参加考试,学生主观愿望是要认真、完美表现音乐,但音乐思维滞后跟不上手指运动,便溜了神乱了阵角,从而打破演奏自动化的程序,导致音乐演奏中断。更有甚者都到了接弹不下去的地步。

   

(三)音乐想象力的问题

    钢琴演奏的想象力是通过作品分析、音乐的理解、艺术修养和对演奏效果进行预期想象(包括音色、情绪、感受、联想、形象)等获得的。学生们在演奏作品的二度创作中,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音乐想象力,挖掘和体现音乐的内涵,再用自己的方式将音乐展现给听众。但有的学员则认为:弹熟不错,就完事大吉。由于他们轻视自身音乐想象力的培养,就不可能全身心投入到对音乐的表现之中。在考试时,注意力必然会转移到怕弹错、怕中断等其他方面。以至越怕错就越弹错,演奏必然会导致失败。

(四)考试环境的问题

    由于学生缺乏舞台演出经验,一时很难适应考场的新环境和众多的听众,而促成精神紧张。再则,音乐是时间的艺术。演奏作品是受时间的制约,它具有不可重复、无法随意延长或缩短的特征。这给演奏者的演奏成功与否带来心理压力。

    上述问题都是演奏者在参加考试中出现反常心态的原因,它极大地阻碍了学生们学习和考试顺利地进行。只有铲除心理紧张的根源,才能使学生充分表现艺术才华。

 

 三、参加考试或比赛前学生心理准备的调节

     我们知道,演奏前准备工作做得再充分、再细致,临场都有可能出现偶发情况,因为临场前的紧张乃至怯场,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心理现象, 即使是成熟的钢琴演奏家也常会出现这种情况, 而问题则在于你怎样在临场时改变和克服这种状态,或把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作为老师应把自己的一些临场经验、体会、克服紧张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帮助他们松缓紧张的情绪、增强自信心、全神贯注于演奏当中。根据自己在实践中的一些粗浅体会,我将克服临场紧张的方法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平日练习

    集中精神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众所周知。在练习过程中,意志(目的性)和注意力越强。效果也就越好。练习越是消极,被动,掌握作品的时间也就拖得越长,对作品的兴趣必然会下降。以钢琴为例,在日常练琴过程中,我们应日益重视用头脑练琴。应认识到:没有心理因素指导的纯机械的生理练习。是解决不了钢琴演奏技术问题的,弹一组音,学一次弹奏技术,应当头脑指挥手指等演奏器官去动作,是头脑先手指而动,而不是纯粹听凭手指等器官自己无意识地盲目去动。此外应充分认识慢练的意义,它是克服一切技术障碍之本。慢练尤如“放大镜”,使演奏者能谨慎地注意音乐的每一个细胞。所以慢练是技巧训练中不可缺少的,是快速弹奏基础。演奏中,对钢琴本身的极大兴趣爱好,自信心和乐观开朗的情绪也是较重要的。胜不骄,败不馁,在树立信心的同时,对成功失败也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对乐曲的选择也应适当,要科学地分析自身实际情况,最大限度挖掘内在潜能,扬长避短,找出最能发挥自己优势的参试或参赛曲目。

  (二)应变力和临场调节

    演奏中难免出现失误,这时应培养自己的应变能力。应变能力是一个人自制力。适应性和灵敏性的综合表现。钢琴专业的同学首先要培养自己临变不惊的心理素质;其次要锻炼自己灵活机动的适应性;再次,在面临一些重大变故时,要学会迅速反应,争取及时控制住局面。

失误现象是每个参赛、参试的学生都很难避免的,它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方式,出现的类型都各自不同。但我认为只要选择了适当的,自己完全能胜任的独奏曲,演奏时集中注意力去表达音乐,出现偶然的失误是可以谅解的。著名钢琴演奏家鲍惠荞曾谈到过这样的观点:没有一丝半点失误的弹奏有如一朵过于完美的鲜花,人们容易误认为是假的。演奏者与观众是在进行音乐交谈,用彼此者理解的音乐使心灵贴近,而不仅是几个单纯的音符的流动。

(三)提供演出机会,积累钢琴演奏谨经验

经常的演出实践,可帮助学生从心理上不断适应并喜欢这种表演的环境,这是减少和避免紧张的一个重要途径。老师应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演出机会,如定期举办习奏会、钢琴音乐会,参加文艺演出等。在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有目的的去锻炼,使学生感觉自己是在表演,在进行文艺创造。而不是在完成任务,或是在给老师“交差“。学生还可在多次的演出实践中锻炼胆量、积累经验。要知道,即使是最好的老师的课堂教学,也代替不了学生在舞台上的演奏锻炼。

    当怯场现象较为严重时,可采用一些方法临时调节情绪。用运动心理学的理论,如缓慢地深呼吸让气息沉下去(针对前文提到的大脑不胜重负,产生保护性抑制)。控制呼吸功能,使之均匀流畅,从而获得一种平和、镇定的感觉。以钢琴弹奏为例,有意识的活动手指肌肉,用慢速加大手指动作和力度的深触键方法,接着逐渐加快速度。让手指自然、放松地跑动,用以提高灵活性和放松度,使神经系统保持与演奏需要相适应的兴奋程度和调控能力;演奏前,还可以在心里对自己说:“我一定能胜任这场演出”,“集中精力,稳定速度”、“镇定、镇定、镇定”等词句。

    不管怎么说,心理素质,舞台经验是和上台次数成正比的。运用运动心理学的理论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对于年轻的参赛、参试学生,想沉着镇静地发挥应有水平,非得平日下苦功不可,“艺高人胆大”,哪怕有一点怯场也不至于发挥失常。

 

参考书目:《运动心理学》                      人民体育出版社

         《少儿钢琴学习辅导》                但昭义著

                                            音乐世界编辑部

         《公共关系学》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人事管理学》                      中国人大出版社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下一篇:以“快乐的三峡娃”为例 谈使用西师版教材的几点体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