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计划总结 > 道德与法治计划总结

初三政治“一模”质量分析

所属栏目: 道德与法治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14-04-2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一、试卷概况

本次开卷考试命题依据中考指导书的考试范围及能力要求,形式上延续往年中考,考生并不会感到陌生。和往年相比,有以下变化:

1 .全卷满分由过去 50 分增加至 80 分,考试时间由过去 60 分钟增加至 100 分钟。

2 .在题型题量上,原单项选择题增加了 5 题,非选择题增加 2 题。

3 .恢复了过去的不定项选择题型,共 5 小题,分值 10 分,占全卷约 13% 。并且在答题要求和评分标准上和过去有大不同,即每题满分 2 分,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少选且正确的给 1 分。

由于分值(相应题型题量)和考试时间的增加,必然对学生的答题技巧尤其是对不定项选择题型的答题提出新的要求,对学生完整把握好整个考试的进程也提出新的要求。

二、成绩统计分析

经对全区 2642 份考试试卷分机读和人工阅卷,结果分析如下:

(一)全卷数据统计

表一 1 :全区全卷所有学校情况

均 分

及 格 率 %

优 分 率 %

低 分 率 %

52 . 05

66 . 19

19 . 53

6 . 25

表一 2:全区全卷不包含两所民办学校情况

均 分

及 格 率 %

优 分 率 %

低 分 率 %

48 . 73

56 . 58

10 . 07

6 . 25

这里有两点值得思考:

1 .试卷中有部分试题借鉴了往年南京市和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本意是借用部分优秀试题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与能力发展情况。但由于开卷考试,加上各种参考资料满天飞,考试中学生可能存在照搬照抄的情况,因此,最后的成绩统计必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准;同时,也可能给学生造成一种误解,即开卷考试抄抄资料也能行得通,把复习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对各种参考资料的搜集、查找上,把考试的命运押在了各种参考资料上,从而忽视了对双基的掌握、提升和运用,这是非常危险的。最后的中考一定会力避这种情况的发生,尤其 2005 年中考是课改后的第一年中考,对学生来说,课标与教材是才是根本,能力发展才是法宝。

2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中考。由于一轮复习时间紧,复习不系统、不到位的情况是存在的。但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我们的工作尚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我们必须严格依据即定的复习计划,增强信心,周密部署,措施到位,排除干扰,稳扎稳打,力争下一阶段的复习有更大的效果显现。

(二)选择题数据统计

选择题(包括选择题 Ⅰ和 选择题 Ⅱ)总分 35分,经机读后数据统计, 均分 26 . 1 分,答对率 74 . 6% 。

具体数据如下表:

表二 1 :选择题 Ⅰ(每题 1分,共2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对率

31.7

75.2

89

93.

69.3

97.4

84.2

83.6

93.4

89.7

89.6

94.1

51.9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对率

92.5

66.9

95.5

83.2

78.5

78

62.7

63

89

58.5

84.9

87.5

 

    

 

典型错误与分析:

1 .答对率最低的是第一题,只有 31.7% 。由于题肢的相互干扰性较强,该题有较大难度。如果能认清生产力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概念,并不难选出正确答案。同时,有 20% 的学生选择了“ A ”这个明显错误的选项,可能和教师强调不够有关。

2 .第 13 、 23 两题的答对率不到 60% 。第 13 题对社会主义民主本质的认识,在教材中有明显出处,但不少学生审题有误,忽视了“民主”二字,而在其他三个选项中兜圈子。其实,即便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选 B 、 C 、 D 当中任何一项也都是不全面的。第 23 题的错误原因则是学生的简单思维造成的,有近 30% 的学生错选了 A 项。

3 .第 15 、 20 、 21 三题的答对率也较低,不到 70% 。 15 和 20 题是教材中的简单识计内容,反映部分学生对教材生疏,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欠缺。第 21 题是典型的材料到观点类选择题,学生如果不能紧扣材料中的关键字眼,忽视材料中的限定性词语,必然回做出模糊、错误的判断。

表二 2 :选择题 Ⅱ(每题 2分,共10分)

题 号

26

27

28

29

30

满分答对率 %

31.9

30.3

39.6

51.9

69.1

典型错误与分析:

1 .第 26 、 27 、 28 题的满分答对率都较低,均不到 40% ,主要原因是:( 1 )第 26 、 28 题的试题和参考答案命制不严密,给学生答题造成了较大难度。如 26 题 A 是可选项, 28 题 A 的选择也存在较大争议;( 2 )第 27 题则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课标和教材的要求,学生答题只能凭感觉了。

2 .第 29 、 30 题的难度不大,学生只要双基扎实,答题时认真审读题干,坚持双排法,准确排除错误题肢和与题干不符的题肢,并不难正确选择出完整答案。

值得注意的问题:今年中考政治学科恢复不定项选择题型,在评分标准上与往年有不同,即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少选且正确的酌情给分。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难度,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同时也是倡导初、高中接轨的举措之一。当然,也给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了应试的艺术性。如何适应新变化,较好把握该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非选择题抽样分析

非选择题的抽样采取抽取每一卷本的第一份和最后一份试卷进行数据统计,共 104 本卷本,共抽样 208 份试卷,各题学生得分数据统计如下表:

表三:非选择题(共 5 题,满分 45 分。)

典型错误与分析:

题号

得分

31 题( 9 分)

32 题( 6 分)

33 题( 10 分)

34 题( 10 分)

35 题( 10 分)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0 分

0

0

1

0.5

1

0.5

7

3.4

7

3.4

1 分

4

1.9

20

9.6

5

2.4

11

5.3

9

4.3

2 分

3

1.4

17

8.2

8

3.8

16

7.7

11

5.3

3 分

8

3.8

48

23.1

14

6.7

22

10.6

24

11.5

4 分

15

7.2

53

25.5

21

10.1

36

17.3

41

19.7

5 分

32

15.4

45

21.6

34

16.3

26

12.5

31

14.9

6 分

39

18.8

14

6.7

23

11.1

25

12.0

21

10.1

7 分

59

28.4

   

34

16.3

16

7.7

34

16.3

8 分

32

15.4

   

39

18.8

28

13.5

17

8.2

9 分

16

7.7

   

26

12.5

13

6.3

10

4.8

10 分

       

3

1.4

8

3.8

3

1.4

均 / 率 %

6.25/69.4

3.55/59.2

6.10/61

5.13/51.3

5.01/50.1

总均 / 率 %

26.04/57.9

      

 

1 .语言烦琐,中心不明,答题不能够直奔主题。如 31 题对活动方案的设计,不能针对吸烟问题设计具体的活动主题与形式; 33 题对判断依据、作用意义或危害的阐述语焉不详,不知所云。

2 .语言不规范,学科术语运用欠缺。如 32 题对漫画中人物言行的评析,只说错或不正确,不能运用所学知识,具体指明错误何在; 34 题对两岸关系的认识,对《反分裂国家法》的认识要么显得空洞,要么一堆白话。

3 .忽视答题要求,审题不清,判断有误。 32 题对漫画中人物具体言行的认定不清,含糊其辞; 33 题对镇政府工作要点的正误判断错误连连; 35 题对两类观点内涵的判断不明,从而引发歧义。

4 .解题方法欠缺,答题不规范。如 31 题对活动流程的设计不完整; 33 题对判断依据和作用意义或危害不能分点论述。

5 .答题层次不明,书写潦草。这种现象大量存在,和教师的要求和平时的训练有很大的关联。

三、下一阶段复习工作建议

1 .坚持按照即定的复习计划,稳妥地搞好下一阶段的复习工作。要计划明确,任务明确,目标明确。

2 .在复习过程中,要做好及时的补救工作。对复习过程中强调不够的知识和学生容易忽视和混淆的知识要做及时的的补救;对学生的解题方法与技巧也要做及时的的补救,要做好规范性要求的统一。

3 .加强对不定项选择题的演练。

4 .对学习有困难学生要降低难度,提高要求,重点抓好对教材熟悉程度的提高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增强其信心。

5 .有必要加强对学生考试心理的正确疏导。由于中考日程的变更,去年始政治学科放在最后一场进行;同时由于分值的增加和考试时间的延长,要教育学生不能有任何松懈的情绪,要把握好考试的节奏和进程。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政治教研组期中工作总结    下一篇: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计划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