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幼儿园教育论文

浅谈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的创设

所属栏目: 幼儿园教育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纲要》中指出的幼儿园教育应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其实就是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据,将有限的空间划分为不同区域,让幼儿有自己自由选择的空间。幼儿能在这一宽松的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喜好,兴趣,能力去选择活动的内容,去体验游戏的快乐,在游戏中的成长。

小班的幼儿多数是刚刚从父母的怀抱中来到这个陌生的幼儿园,因为陌生,给了幼儿太多的不安全感,幼儿常常会出现哭闹等情绪,如果这种情绪不及时消除,不仅对幼儿自己的的学习生活有很大影响,还直接影响了其他幼儿的情绪。这时,只有游戏才能给他们带来快乐,让他们暂时忘记对爸爸妈妈的思念。通过游戏,消除幼儿的消极情绪,暂时忘却对家人

对幼儿来说,区域活动是愉悦性的活动,活动宽松的氛围,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多彩的内容。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自由选择玩什么,根据自己的能力,意愿,兴趣爱好,选择活动内容,体验游戏中带来的快乐和成功。因此,区域活动是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精神,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较好的教育手段,也是孩子们的乐园。幼儿不仅在游戏中获得了快乐,并且获得了经验,得到了满足,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在活动中,教师应有计划的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和条件,通过活动过程中的指导,影响幼儿的行为,激发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兴趣,的思念,在游戏中得到快乐。使幼儿能主动探索,积极实践,从而达到促使每个幼儿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的目的。由此可见,区域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实施教育目标的一种活动形式,具有教育性。

     因此,区域活动的创设首先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制定区域活动的种类。创设区域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幼儿提供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因此,在创设时,就要考虑尽量满足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语言、动作技能等多方面发展的需要。有计划地将教材中的学习内容、生活内容、游戏内容、运动内容有机渗透到区域活动之中,与区域活动有机结合,将教育要求巧妙地融于区域活动中,在区域活动过程中利用随机教育分层次个别辅导、小组等方式帮助孩子,使孩子积极主动地活动,满足每个孩子发展的需要。

教师要将活动室有限的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在划分区域时一定要考虑幼儿人数及各个区域的有限空间,开展一些贴近生活的游戏,不能过于拥挤。将一些动静差别较大的活动区分开来,有些区活动量小,需要安静,而有些区则比较热闹,容易喧哗,因此这两类活动区最好离得远些,以满足各自的需要。尽量减少不同活动对幼儿的影响,使幼儿可以在自己选择的区域尽可能专注的做自己想做的事。

     

在划分好区域后,就要教师去收集适当的活动区材料,材料的选择直接决定幼儿能学到什么样的经验,我们应该为幼儿提供一些颜色鲜艳,形状奇异,体积小,分量轻的。例如:

    表演区:我们准备了一些彩带,银光棒,动物挂饰,面具等。幼儿大多数都有表演的欲望,他们对音乐存有很浓厚的兴趣,但是幼儿常常害怕在教师同伴面前展示自己,设计表演区的意图就是为了鼓励幼儿大胆的表演,乐于展示自我的才能。

     生活区:生活区是最接近幼儿生活的。在生活区中,我们准备了拉拉链,扣扣子等活动。小班的幼儿年龄小,在家里都是爸爸妈妈包办所有的事,所以生活能力非常欠缺,幼儿连自己要小便都不知道更别说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了。这个区域的设计意图就在于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为了将这些看似无聊的活动设计的能吸引孩子的兴趣,将布料做成各种的形状,运用各种鲜艳的颜色。并且在活动中还不断投放的一些新的材料,例如:小熊换衣,小兔换衣。穿线洞洞板。目的就在于不断吸引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相应的生活技能,提高自我服务的能力。

糖果工坊:各式的糖果不管是在形状还是颜色或者是味道都深深吸引着孩子的注意。所以,我们班也开设了一个卖糖果的区域——“糖果工坊”。在糖果工坊里,我们为孩子准备了各式的棒棒糖,孩子们可以在糖果工坊里买到各式各样的糖果,在买卖的过程中,提高了幼儿之间的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了区域之间的交流。玩糖果工坊的小朋友还能自己学习制作糖果,提高了动手动脑的能力。

这些来源于生活的游戏,更贴近了幼儿的生活,不仅在游戏中获得了快乐还得到了生活的经验,促进了幼儿的各方面的发展。

娃娃家:娃娃家的游戏是小班幼儿最喜欢玩的游戏,它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孩子们在扮演“爸爸妈妈”的过程中,产生了与同伴的交往与合作,促进了语言、情感等方面的发展。

活动区虽然是幼儿自由活动、自主学习的场所,但不等于教师可以撒手不管。幼儿年纪较小缺少一些危险意识,所以教师一定要为幼儿创造一个安全的游戏学习环境,并且教师对活动区的活动的积极关注、悉心指导,才能使其教育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从创设活动区到完全开放活动区,使幼儿达到自由选择、自主活动、自我教育的水平有一个过程。

       

小班幼儿大多数尚无活动区活动经验,对于该阶段的幼儿来说,活动区是一个非常新鲜有趣的活动,他们很愿意进入活动区活动,但往往不清楚该怎样做,于是,容易出现到处乱窜的现象。所以,教师一开始就要向幼儿介绍各活动区的内容、材料和使用方法,帮助他们建立起活动规则,促使他们自觉遵守这些规则。

介绍一个区,开放一个区,以提高活动区的功效,增强有序性。开始最好以小组教育活动的方式进行,以保证每位幼儿都能熟悉各区的内容、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每天每组只介绍一个活动区。这样循序渐进地进行,有助于幼儿很好的领会和掌握。介绍的同时,就可以给幼儿提供实际练习的机会。

等幼儿熟悉区域活动的玩法后,幼儿就可以不再按组进入活动区,而是按各自意愿插牌进入活动区,我们为幼儿制作了照片头像。这时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根据幼儿需要及时调整活动区,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这时材料的投放就很重要。选择投放的材料时,考虑的应是材料对孩子的学习的价值,应给孩子相对原始而基本的半成品材料。因为这样的材料对孩子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更大。

每个孩子由于家庭教育和环境的不同,孩子的需求也不同。个体差异造成孩子在学习、动作和心理发展上有很大差别,区域活动要适合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教师适时、适度、适量地投放不同层次活动材料是关键。例如在“娃娃家”的活动中,我们一开始准备了餐具、食物、家用电器等一些成品材料。让幼儿觉得有了家的感觉,让幼儿觉得温馨,喜欢在娃娃家游戏,扮演着他们熟悉的角色。随着游戏的深入,我们又为幼儿提供了奶瓶,让幼儿模仿妈妈的样子给小宝宝喂奶喝,新材料的提供立即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又如在“建筑工地”的活动中,开学时,我们为幼儿投放了大小各异的纸盒,让幼儿学习垒高、平铺的技能,因为纸盒面积大,数量不多,幼儿玩了几次很快就失去了兴趣,不愿参与到建筑工地中,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我们有提供了各种易拉罐,让幼儿层层叠高,幼儿对新事物很容易产生兴趣,所以教师就要适时的提供新材料。

《纲要》中说,教师在幼儿区域游戏的过程中,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由此可见,教师的指导是幼儿是否能在活动区域中得到较好发展的关键。

       

在丰富的活动区角里、在无拘无束的游戏中,幼儿获得了大量的生活经验,各方面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我们也发现,如果是让幼儿自主地选择区角活动,许多幼儿倾向于选择社会性区域,如,角色区、娃娃家和表演区,阅读区、手工区参与率比较低。而这些区角活动对幼儿智力的发展却有着突出的作用。
大家都知道,幼儿时期是一个人神经系统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为了顺应幼儿的年龄特征,让孩子们智力潜能得到开发,我们将研究的切入点放在对学习性区域的关注上。通过观察老师们发现,孩子们在这类区域参与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有的活动内容比较单调、区域内容智力活动目标要么过高要么过低,不知道怎么与同伴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决定从内容的选择、形式上的变化、材料的提供,等方面进行改革,使其能引发孩子主动参与的兴趣,在活动中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谈创设各年龄年龄阶段特征的语言环境    下一篇:浅谈幼儿园自主性游戏的设计与指导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