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校科室范文 > 校长办公室范文

小学特色学校建设的思索与实践

所属栏目: 校长办公室范文  更新时间:2015-02-0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随着社会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学校管理者,我们必须树立形象意识和品牌意识,并把它作为管理学校的根本指导思想。

换句话说,高水平的学校管理,归根结底就是学校的形象管理和品牌管理,而不是以往牧羊犬式的行政管理,这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学校管理的新境界。形象和品牌,说到底就是要把学校建设成具有独特个性形象和品牌效应的特色化学校。

一年来,在特色化学校的创建过程中,就如何树立学校形象,如何打造学校品牌,我们进行了一些思索,现把我们的体会和做法,给大家做一个简要的汇报。

一、学校形象要植根于学校的传统和已有条件。

树立学校品牌,打造学校特色,离不开学校固有的传统和已有条件。二实小地处乳山政治文化的中心,从教师层面看,专任教师平均年龄41岁,在我市属比较年轻的队伍结构。他们比较容易接受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但不同程度表现出浮躁、虚华等不良倾向;从学生层面看,家长多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或者是独立法人代表,孩子先天素质较好,知识面广,眼界开阔,个性比较张扬,但自我约束力较差,内敛不够。这样的师生群体,很需要接受传统文化的道德教化,学会修身养性,涵养儒雅之风。正是出于这样的思考,在乳山创立城市品牌的大背景下,二实小提出了以“热爱生命母亲、热爱祖国母亲、热爱地球母亲” 为主要内容的“三爱”主题教育活动,并申报了地市级研究课题。这一以德育为主体的研究活动,抓住了道德的根文化——孝,以孝发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兼备,爱人类、爱国家、爱自然的教育顺理成章,这样,就给学校教育置于了传统文化的元素,也找到了与我多年推行的经典诵读融为一体的契合点。所以,到二实小就任的头一年,我就把在黄山路学校推广经典诵读的做法移植过来,把经典的道德教化和学校已经开展的“三爱”教育结合起来,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在博学广闻中,逐步养成传统文化的道德价值观。

所以,在定位学校的特色品牌的时候,我们首先必须审视学校已有的教育资源,包括地理位置、自然条件、校风教风和学风、学校过去取得的成就、已经运行和正在运行的教育活动,以及支持活动开展的中层领导、教师的思想水平和教育底蕴,等等,冷静分析蕴含在这些因素中的生长点,扬长避短,凸显校长办学思想的本质内涵。

二、学校品牌的背后是文化的提升、引领和践行。

毛主席曾经说过,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作为教育来说,“纲”就是办学思想,学校要竖立与众不同的形象,打造卓尔不群的品牌,在校长领导下的团队,必须具有清晰的办学指导思想,没有思想,一切教育活动都没有灵魂,都是在黑暗中摸索。

在“三爱”教育和经典诵读开展过程中,我们不断进行着教学思想的探索,不是把它们看作各自孤立的教育活动,而是寻找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思索开展活动的目的和意义、途径和方向,从而挖掘活动背后的文化元素,总结蕴含其中的教育思想。

首先看“三爱”教育。她的实质是“德教”,而道德教化重在养成,所以,我们瞄准了养成教育这个中心,探索养成教育的途径、方法、作用、意义,从而提炼出能揭示养成教育内涵的教育理念:即“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养成品格,品格决定命运”。这一关键词,不仅揭示了习惯养成的重要意义,而且揭示了养成教育的方法途径,就是要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动”起来,在行动中形成习惯,在习惯里养成品格,通过良好的品格影响孩子的一生。由此也明确了操作的方向和方法,就是要设计序列化的养成教育主题活动单元,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督促学生中规中矩。我们期望通过这样的德育主题活动,改变学生的言谈举止、风度神韵,怡养学生的儒雅气质。

再看“经典诵读”。经典是古圣先贤人生智慧的总结,是他们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精神食粮。学习经典,就是与圣人对话,就是聆听智者教诲,说到底,诵读经典就是“慧教”,即开启学生人生智慧的教育。在这一认识指导下,我们又提炼出经典学习的理念,即“经典蕴藏智慧,智慧依托阅读,阅读成就人生”。这一关键词,点明了读书的重要性,而且指出了获取人生智慧的途径和方法。由此指引我们从浩如烟海的典籍中精心挑选阅读内容,并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优化组合,选编出启蒙、养性、启智、开慧的序列经典诵读教材,并通过晨诵、午读和晚阅加以落实。

回顾我们对学生开展的这两项工程,无非是开启学生的先天智慧,涵养学生的天性,但从人生发展角度来看,还不够完美。因为先天的挖掘是为了后天的使用,有体有用才是完整的人生。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开始走进音体美领域,探索通过调动听觉、触觉、视觉等各种感官,开启学生的后天智慧的途径和方法。于是。开发以音体美学科为基础的拓展性课程的思路也产生了。

经过这样的探索、提炼和实践,我们逐步形成了较为健全、完善的传统文化校本课程体系。即“国学课程”、“拓展课程”和“德育课程”。其中,“国学课程”的实施,重在引领学生走进先贤心灵,领悟圣人教诲,开启先天智慧的大门,“拓展课程”,重在引领学生走进艺术天地,体味耳聪目明的神韵,开启后天智慧的大门,而“德育课程”则执两用中,通过道德心灵的培养,促成学生先天智慧和后天智慧的二元共进、协同相生,造就博学多才、雅量高致的莘莘学子。这样,办学思想渐次清晰,外在形象逐步凸显,品牌定位逐步明确,“博雅”教育的提出也就水到渠成,“博学成才,雅行成人”,也就定格为我们“博雅教育”的内涵,定格为我们的校训。

然后进一步挖掘内涵,对“博雅教育”进行全面诠释:即“博雅教育”是培养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博雅,不仅是知识上的,更是精神气质上的,它是一种完满的个人修养。因此,博雅教育之“博”,既指知识的广博,又指胸怀的博大;博雅教育之“雅”,既指品行的雅正,又指言语的高雅,博雅是“腹有诗书”和“气自华”的完美融合,是知识能力、品德思想以及气魄格局的完美结合。这样,“博雅教育”的学校特色也就基本完成了文化的定位。

     三、特色学校的形成任重道远。

从特色项目到学校特色,这个转变只需进行文化层面的提升就能完成。但要由学校的特色演变上升为特色学校,这需要一个艰难而长期的过程。因为文化,他本身有表层文化和内在文化之别。所谓表层文化,表现为视听识别文化和行为识别文化。走进校园,触目所及的建筑风格、内外环境、标语广告、歌曲演播以及开展的各种活动,都能透露出学校的文化气息,但这些有可能是贴上的、是被动进行的,没有内化为全体师生的共识,转化为师生衷心拥护的自觉行动。因此是表层的、不稳固的。

所谓内在文化,是指导致表层文化产生的内在依据,是学校在经营和管理特色文化时所信奉的价值观。换句话说,内在文化是对能体现学校特色的教育思想,在全体员工的心目中已经达成共识,并渗透到他们灵魂的深处,真正成为大家共同的价值追求,成为他们工作的信条。这种信条,会自觉不自觉的指导着他们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从而形成学校教育的凝聚力和合力,使学校教育走向真正的辉煌,形成永不退色的品牌。这样的结果离我们的现实确实还有一段相当长的道路,因此说,要真正能无愧于特色学校的称号,我们还任重道远,还需要我们无怨无悔,竭心尽力。就让我们怀揣着希望,行进在教育这条康庄大道上吧!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中学“观课议课”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大会发言稿    下一篇:中学国庆节放假致家长一封信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