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校科室范文 > 政教处范文

班主任培训资料:把我当道错题叉叉了吧

所属栏目: 政教处范文  更新时间:2014-07-29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事情虽然过去四年了,我却记忆犹新。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敢对学生"叉叉"了事了。
四年前,陈小伟是我班一个非常调皮的学生,学习差,纪律差,就连模样儿瞧着也不顺眼,是那号"鬼见愁"的人物。我坚信,在学校师生中,他远要比我们有的老师闻名。接手他以后,我奚落他的次数比正眼瞧他的次数多。我恨医学还不够发达,要不给他修修脑就好了。
一天,他又迟到了,我毫不客气地把他拎到办公室里,几个月来的辛苦和怨气一股脑儿地发泄了出来。等我骂得差不多了,小伟竟然对我说:"老师,在你眼里我终究是个坏孩子,您就当我是道错题,给叉叉得了!"说完,他拿起我办公桌上的红色粉笔在黑板上狠狠地划出一个"Ⅹ"来,把我惊得不小。我放小伟走了,陷入了沉思。
过后,我诚恳地找小伟谈了一次话,小伟对我说:"老师,我从小都是被人骂大的呀!"说着,小伟大哭起来。这话再次让我震惊不小,是呀,一个常年受到歧视和冷遇的小孩,别人都不给他申诉和快乐的空间,他能不作践自己吗?我又了解到他这回是送母亲去医院才迟到的。从此以后,我没有再训斥小伟,而是好好待他。我找机会就表扬小伟,有出头露脸的事也尽可能让小伟去做。小伟开始变了,我瞧着他也顺眼了。原来,小伟也是有闪光点的。
 事情并未往好的方向发展,小伟又在校外跟同学打架了,把人家打得头破血流的,闹得挺凶。我再也受不了了,再一次地教训他:"你真是道没救的错题,你本来就该被叉叉掉,没人会给你勾勾(√)的!""是的,我本来就是道错题,没有人会瞧得起我,你把我叉叉得了!"说着,小伟头也不回地跑出了学校。学校也没有叫我去找回小伟,说是小伟是个坏学生。
半年过去了,就在我要淡忘小伟的时候,我收到了一封来自外校的信。小伟谈到了离校出走之后的经历,父母恨他不争气,只得央求外地的姑姑帮忙转学借读。小伟在信中写道:"老师,真对不起,一个不争气的学生给您写信。我离校那次打架,是因为同学说我给您送了礼,您才对我那么好的,我就打了他。现在想想真不应该,您对我那么好。本来想向您解释一下,见您发那么大的火,就算了。我不怪您,我知道,您也挺苦的,由于我的存在,班级荣誉损失不小,您的荣誉也损失不小……"
看了信,我思潮翻滚。我知道,自己错在心太急,太急功近利了。假如自己当年再耐心一点,再细心一点,不太看重自己的工作成绩,小伟也许就不至于转学借读。都说儿童是茁壮成长的树苗,如今树苗尚未长成,为何就断定它不能成材?即使是歪脖子树,为人师者岂能抡起板斧一砍,叉叉了事?我们应当对它加以修正,加以扶植,多年以后,歪脖子树也是会成材的。
现在,我把每个学生都当作是一道未写完的作业题,正是因为他尚未写完,所以有无限的发展空间;也正是因为他尚未写完,所以即使错了,也有修正的可能。我再也不会把学生叉叉了事了,无论是对待学生的学业,还是对待学生的为人,我都尽可能地给学生划勾勾,至多给他们划上一个问号,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只要给学生一片阳光,学生是会向着阳光成长的。
 
综合评析:
一个"差生"被迫转学也许算不上什么新鲜的故事,但是,他的那句绝望的呐喊--"你就把我当道错题叉叉了吧!"--多么让人揪心和惊惧!陈小伟的转学给教育留下一个深深的质疑,也给庄老师内心留下一道永远无法平复的伤痕。庄老师的反思提醒我们:对于内心尚存教育良知的教师,只有真正做到"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才会产生自我满意感,才能享受到职业的幸福。
所谓"行为偏差生"是指行为长期偏离学校基本要求或者经常违反学生行为规范的中小学生。对于行为偏差生的教育转化,是当前学校教育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如何教育转化行为偏差生,这个案例可以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一、陈小伟为什么最终被"叉叉"了呢?
应当肯定,庄老师是一位尽心尽责的班主任,他对陈小伟也做了很多教育转化工作。他和陈小伟之间也有过有效的沟通,陈小伟内心的痛苦曾唤起庄老师深深的同情和理解,庄老师改变了教育方式,还为小伟的进步创造了机会和条件,获得了可喜的效果。正是由于以上原因,所以,当陈小伟被迫转学后,还给庄老师写信表达感激和愧疚之情。
但陈小伟为什么最终被"叉叉"了呢?
(一)教师的"恶推断"思维模式是陈小伟被"叉叉"的直接原因
 仔细分析事件发展过程,我们会发现教师"恶推断"的思维模式是导致事件恶化的主要因素。案例故事中有两个典型事件:一次陈小伟因送母亲去医院而迟到,老师未加调查就给了一顿训斥;还有一次陈小伟在校外打架,老师又未经询问加以训斥,最后导致小伟离家出走转学了事。在这两个事件中,庄老师都是以"恶推断"模式对小伟的行为进行主观判断。小伟迟到了,庄老师断定他是故意违纪,所以"就给了一顿劈头盖脸的训斥";小伟打架了,庄老师又认定其是劣根难改,再一次地教训他:"你真是道没救的错题,你本来就该被叉叉掉,没人会给你勾勾(√)的"!
"恶推断"思维模式是一种偏见的固定化。这种思维模式形成的客观原因,是由行为偏差生的不良行为长期反复出现所导致;而主观原因是教师对行为偏差生的"恶感"和经验主义所引起。从案例叙述看,陈小伟在学校"恶名声"和屡教不改的错误行为,是导致庄老师对他形成"恶推断"思维模式的客观原因,而庄老师遇事不善作调查研究仅凭经验主观判断,则是形成"恶推断"思维模式的主观原因。
 (二)教育的功利化追求是陈小伟最终被"叉叉"的根本原因
对于这一点,庄老师已经做了深刻的反思。他说:"我知道,自己错在心太急,太功名利益了。假如自己当年再耐心一点,再细心一点,不太看重自己的工作成绩,小伟也许就不会转学借读了。"其实,最终促使小伟转学的不仅仅是庄老师个人的因素,当小伟离开学校后,"学校也没有叫我去找回小伟,说是小伟是个坏学生"。显然,学校对于小伟这样的"坏学生"也抱着抛弃的态度。在以升学率为唯一目标的极端功利化的教育评价体制下,如果教师不能坚守正确的教育理念,那么,陈小伟们很难摆脱被当作一道道"错题"而被"叉叉"的命运。
 二、如何教育转化像陈小伟这样的行为偏差生?
(一)坚持正确的教育理念
 庄老师的反思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教师在面对个人功名利益和教育行为偏差生的责任之间,能否做出正确的选择,是关乎行为偏差生命运的关键。教育转化行为偏差生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往往教师花了大量精力却难以很快见到效果,所以,没有正确教育理念的支撑是无法获得成功的。如何坚守正确的教育理念?首先,教师要对"为了每一个孩子"的素质教育理想有深刻的理解;其次,教师要葆有教育善和教育良知 ,在转化行为偏差生的教育实践中,体验自身职业价值。

   

(二)认真研究教育对象
行为偏差生的形成原因非常复杂,而且具有个性差异。一般来说,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由于从小养成不良行为习惯难以短期改变;二是由于是非观念模糊,采取了错误的行事方式;三是自控能力比较差,容易因冲动造成行为偏离规范;四是对学校或者教师怀有不满,故意在行为上对抗。分析陈小伟,前四种因素都有,但是第四种因素表现得更为强烈。比如,一次老师批评完后,小伟竟然说:"老师,在你眼里我终究是个坏孩子,您就当我是道错题,给叉叉得了!"说完,他拿起办公桌上的红色粉笔在黑板上狠狠地划出一个"Ⅹ"来。这个"叉叉"多么生动地表现了陈小伟长期以来对教育的逆反和不满。
 行为偏差生的逆反心理,其实是由教师不公正的态度和教育方法造成的,陈小伟就是如此。案例中一句"我从小都是被人骂大的呀",道出长期以来小伟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很多教师对小伟都抱着鄙视和冷漠的态度,庄老师对待小伟也是"奚落他的次数比正眼瞧他的次数多"。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要教育好像陈小伟这样的具有强烈逆反心理的行为偏差生,先要转变教师的态度和方法。
(三)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轻是非、讲义气,是具有逆反心理行为偏差生的显著特点,与之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转化他们的重要前提。在开始阶段,"情感感化"比"说理教育"更有效。一旦建立起师生间良好关系,再加以说理引导,效果会好得多。
 比如陈小伟,每次出现行为问题的时候,如果庄老师都能与之平等沟通,那么,不仅师生关系不会恶化,而且还会进一步发现小伟身上不为人知的闪光点。比如在第一个事件中,庄老师能给小伟一个说明和申诉的机会,不仅小伟不会受到老师不公正的批评,相反,老师还会发现小伟表面不羁,内心却有着一种孝敬父母的善性。在第二个事件中,如果庄老师得知小伟在外打架后,不急于批评小伟,而是耐下性子做一番深入调查,弄清小伟打架的动机,就会发现小伟暴力行为的背后,隐藏着不容辱没自己与老师人格的正义感。小伟身上的这些闪光点,不仅可以进一步转变老师同学对他的看法,还可以成为激励他进步的教育资源。
(四)教师要有良好心态
在案例中我们看到,庄老师在处理陈小伟的错误时常常处在情绪失控状态。情绪失控完全无助于教育学生,只能造成师生对立,引发学生更大的行为失控。教师情绪失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自己倾注了大量精力,但是却没有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进而产生的失望和愤懑。这是由于教师对于行为偏差生的教育转化规律缺乏应有的认识。行为偏差生一般已经形成不良行为习惯,或者已经形成一套错误的处世方式,他们既有思想认识问题,也有行为习惯问题,或许还伴有心理问题,他们一般意志力薄弱。所以,教育转化行为偏差生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因此,教育转化行为偏差生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要有平和宽容的心态,切忌期望过高和操之过急。
(五)改变学生消极角色
 良好的自我意识是学生成长进步的心理基础。当一个学生被认为是"坏孩子"的时候,他就以"坏孩子"的角色来要求自己。改变行为偏差生消极的自我意识,是教育转化他们的有效方法。庄老师在这方面也作过有益的尝试:"我找机会就表扬小伟,有出头露脸的事也尽可能让小伟去做。小伟开始变了,我瞧着他也顺眼了。"老师的表扬和赏识改变了小伟的自我角色定位,他也更多地表现出自己的闪光点。但是,要让一个长期生活在消极角色里孩子转变过来,仅仅靠表扬和赏识是不够的,教师还应给以实质性的帮助,尤其要帮助他转变学习态度。如果学校和教师不放弃、不抛弃,小伟的彻底转变是可以实现的。
(六)善于创造支持性环境
小伟离开学校以后给庄老师写了一封信,讲述了那次打架的原因,小伟在信中写道:"……我离校那次打架,是因为同学说我给您送了礼,您才对我那么好的,我就打了他……"这说明班级同学没有理解庄老师为什么改变了对小伟的态度。初中的学生特别在乎同学的看法和评价,所以要转变陈小伟,庄老师还应当让全班同学理解自己的做法,为小伟的进步创造支持性的班级环境。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班主任培训资料:爱心也伤心    下一篇:班主任培训资料:你是我们班的一面镜子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