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音乐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

所属栏目: 音乐论文  更新时间:2016-03-1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饶县第三小学 王莉群

  小学教育阶段是少年儿童生理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教育的可塑性很大。研究表明,儿童对音乐的感受力在学龄前就已经开始发展,小学教育阶段是发展少年儿童音乐才能的最宝贵时期。加强对这一时期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很需要的。

  学生的音乐才能包括音乐的感受能力、鉴别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它们既是在学生的听、唱、奏等音乐审美实践中逐步发展和提高的,也是在他们的听觉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观察等一般能力发展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的,而音乐特殊能力的发展又促进了一般能力的提高。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音乐感受能力的培养

  音乐感受力包括音乐的听辨能力、记忆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它是在学生听、唱、奏等音乐实践中得到发展的。教师要以听辨、比较、想象、联想等手段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

  学生用听觉直接感知音乐是感受,学习音乐的先决条件。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听音乐,使他们在反复听赏中加深记忆。同时还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区分音乐表现手段中诸如音高、时值、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等的差异,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辨能力。记忆能力和听辨能力是感受音乐的重要条件。在培养这些能力的基础上,教师还须启发学生通过想象、联想来感受音乐所塑造的形象,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这种形象思维活动的情感活动,能使学生进入音乐所描述的意境,进一步理解音乐内容,加深对音乐形象的记忆。

  由于音乐的旋律、节奏和人体的律动有着共同的内在联系,它们都是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都有概括表现人的内心情感活动的表现性质,而“动”又是少年儿童的天性,故把“动”(如律动等)引入音乐教学,特别是低年级的音乐教学,让学生用身体的“动”配合音乐的“动”并使他们的各感官“通感”活动起来,从而发展了他们的音乐感受力。

  例如:我在上《会跳舞的小动物》这一课的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湘江文版小学音乐第四册第十一课),就让学生们边听音乐边模仿洋娃娃和小熊的动作跳,这样他们便很快就学会这首歌曲,并从活泼欢快的音乐中感受到了快乐。

  二、音乐鉴赏力的培养

  音乐鉴赏力是指识别音乐作品的题材、体裁、风格、情绪、鉴别音乐格调的高低好坏以及欣赏音乐等的能力。

  对学生音乐鉴赏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音乐欣赏和唱歌教学等活动进行的。在教学《跳圆舞曲的小猫》这一听赏课,我创设了一个情景,“在一座美丽的动物城堡里有一群会跳舞的小动物,因为要去参加一个生日化妆舞会,于是小动手们都在家里积极地准备着,大家想不想去认识一下会跳舞的小动物呢?”这个环节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迫不及待地想去看看,这样学生们在接下来的听赏中就自觉的想象音乐中都有哪些小动物?教师再随着音乐边跳边提问:“小动物们跳的是一支三拍子圆舞曲。同学们想不想随着音乐跳起来呢?”欣赏完这首音乐,学完了舞蹈,再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有的学生说:“这首乐曲很好听。”有的说:“这个舞蹈很美。”有的说:“我感到很快乐。”通过这节听赏课使学生们在音乐鉴赏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情感和能力,促进美育的发展。

  对音乐的鉴赏,除了具备良好的感受力外,还需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包括音乐知识、社会知识和生活体验),以及对音乐作品熟悉、了解的程度(内容、形式等)。因此,教师要培养他们的分析、综合、判断等思维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音乐作品的题材,了解作品中所包含的内容、思想和情感;通过分析音乐作品的体裁、形式,了解作品中各种音乐表现手段的特点;通过分析作品的风格,了解民族、时代的特征和作曲家创作的特点。通过鉴赏活动,培养学生具有鉴别音乐内容美、鉴别音乐情趣和鉴别演唱、演奏水平高低的能力。这种鉴赏能力的提高,是随着学生对音乐的分析、综合判断能力的发展而获得的。

  对学生音乐鉴赏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音乐欣赏和歌唱教学等活动进行的。鉴赏力建立在欣赏能力的基础上,而鉴赏力的发展又能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水平。教学中,教师必须运用马列主义的审美观点、审美情趣来指导学生,使学生在音乐鉴赏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情趣、情感和能力,促进美育的发展。

  三、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包括演、唱、演奏技能、乐感、音乐想象和创造才能等。要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必须在他们的演唱,演奏、唱游等音乐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其乐感,想象和创造才能。而乐感、想象和创造才能要通过一定的演唱、演奏、唱游等技能得以表现。因此,音乐技能、乐感、音乐想象和创造才能的提高是相互促进和发展的。

  要使学生创造性地表现音乐,应激发学生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才能,在演唱、演奏等表演中倾注自己的情感,使音乐更具感染力。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体验不同,音乐感受力不同,因而存在不同的音乐想象和创造。这些差异会直接影响学生对音乐形象的理解和创造。因此,要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必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加强观察,加强生活和情感的体验,用丰富的想象去创造新形象。

  教师指导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分析,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形象、掌握各种表现手段、提高音乐感受和创造才能的有效措施。同时,教师对学生的独特见解与独创表现也要给予鼓励。

  此外,教材的选用对提高表现力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给学生多听、多唱、多奏具有真情实感、富于表现力、能激起学生兴趣、想象和美感的作品,从中培养学生的乐感,发挥学生的想象和创造才能,促进表现力的迅速提高。

  音乐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是相互联系,相互交织进行的,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地逐步发展的。音乐感受力的发展过程,也是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提高过程。它们都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听、唱、奏、动的音乐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的。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音乐教育与音乐创作,其乐无穷    下一篇:话说音乐课教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