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历史论文

浅谈新课标下的历史审美教育

所属栏目: 历史论文  更新时间:2017-03-0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在历史课堂中渗透审美教育,可以给学生以真、善、美的熏陶,提高学习兴趣,启迪思想,让学生在历史的学习中找到生活的榜样,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学生思想情感的共鸣,从而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笔者根据历史新课程的特点,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拟就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审美教育谈几点看法。

  一、历史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历史本身就是美的殿堂,学习历史必须了解历史的美。历史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从学科的内在联系来看,它除包含天文地理等社会科学外,还渗透着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从时间来看,它记录着人类从古到今生活和战斗的历程;从空间来看,它承载着中外一切文明。历史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美的立体构架,其中蕴涵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汉魏之文苑、晋之清淡、南北朝以后之书画与雕刻、唐之诗、五代以后之词、元以后之小说与剧本,以及历代著名之建筑与各种美术工艺品、历史上各时代伟大人物之事迹,无不于智育之中,含美育之元素。”美,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本身客观地存在着美。因此,学习历史就要了解历史本身所蕴涵的美。

  历史审美教育是实现历史教育的现实社会功用的需要。历史教育的现实社会功用在于通过历史的学习,受教育者能够增强历史意识,吸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从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但受商品经济飞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的时代冲击,现在的一些中学生的审美观出现偏差,甚至在幸福的生活中忘却先辈的苦难,忘却民族的骄傲,漠视人类进步的文明,嘲笑革命志士舍生取义的行为。因此,我们的历史教育必须发挥其社会功能,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发现历史中的美,开展审美教育,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如在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美的发现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对邓世昌以身殉国的凄美洞察中明确我们的历史使命感;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认识中树立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历史审美教育是新课标的内在要求。在新课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栏中明确要求“加深对历史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新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标准赋予了历史教学的审美内涵和人文主义关怀使命的情感目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感对认知活动具有促进作用,历史审美教育通过美的形象感染人的同时,也影响人的心理活动,从而使人们心理上产生感受,情感上产生共鸣。历史审美教育将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并以美激励人们去行动,去“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

  二、历史美的发现

  要进行历史审美教育,首先必须善于发现历史教材中的美。下面我将就如何发现新课标背景下历史教材的美提几点建议。

  1.图片美新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人文地理图片比较多,几乎每篇课文都恰到好处地配印数张图片。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通过图片从历史的角度来展示自然形态和社会形态的美,以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审美激情,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在新教材《鸦片战争》一课中,有一幅《圆明园遗志》图象。众所周知,举世文明的皇家园林圆明园,把祖国锦绣河山的众多景观和西洋建筑艺术集于一身,但却遭到英法联军的野蛮焚毁。望着圆明园残迹默默诉说侵略者滔天罪行的凄美,学生内心的怜惜之情、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2.艺术美 艺术对于社会、历史、人生具有审美认识功能。由于艺术具有反映与创造统一、再现与表现统一、主体与客体统一等特点,往往能够从更深的层次和更广阔的空间来揭示社会、历史、人生的真谛和内涵,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带给人们难以忘却的社会生活的丰富知识,从而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历史教学要讲文学史、艺术史和建筑史等方面的内容,这其中就有令人陶醉的艺术美。如:埃及金字塔的神秘,万里长城的恢弘气势,司母戌大方鼎的精致花纹,秦始皇兵马俑的威武雄壮,敦煌莫高窟壁画的千姿百态……都是历史课堂中审美的对象。教师可以怡情于教,引导学生在美的海洋中徜徉,使之情操得到陶冶,学科兴趣得到激发。

  3.人格美“人民群众是历史真正的创造者。”在历史长河的画卷中,有许多高尚的历史人物,他们无不给我们展示着伟大的人格美。从“匈奴未灭,何以家还”的霍去病,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到“甘愿为变法而喋血”的谭嗣同;从反对日本割占台湾而“万死不辞”的刘永福到“誓与舰队共存亡”的邓世昌;从为了友好和平而远嫁他乡的王昭君到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下跪的西德总理……从古到今,从中到外,这些英雄豪杰所表现出来的美的品质、智慧和思想,所折射出来的崇高人格魅力,都是我们历史课堂中很好的审美对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历史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众多的仁人志士光辉形象的伟大人格美,来启发学生,帮助学生端正学习动机,树立远大人生目标,增强历史的使命感。

  只要你拥有一双智慧的眼睛,历史的美无处不在!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一千次相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人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的发展。富有诗意的创造开始于美的幻想,美使知觉更加敏锐,唤醒创造性的思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的今天,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应该站在时代的前沿,在历史课堂中重视审美教育,善于发现和理解新课程教材中的美,并以此激发学生浓厚的历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和良好的意志品质,为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耕耘,而收获!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创新为历史课堂教学增添动力    下一篇:谈历史课堂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