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把握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17-04-3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一、紧扣目标,制定计划。

  复习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没有目标,就会盲目,就会无所适从,就会缺乏针对性。目标怎么确定,有两个依据:一是《课程标准》,一是教材和教参。《课程标准》中的“阶段目标”,教材和教参则对学期要求作了更为细致的呈现和表述。因此,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深入研究教材和教参,并据此确定复习内容。有了目标之后,我们就要系统地梳理复习的内容,比如本学期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知识点、能力点,方法点,在此基础上,制订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并准确把握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二、优选方法,建构模式。

  学科复习固然需要很多的记忆和练习,但记忆和练习也要讲究方法,好的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复习的效果。

  比如低年级的生字复习,可以运用“找朋友”、“猜谜语”、“编口诀”、“转转盘”等有趣的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强记忆。

  再如中高年级的“成语”、“名句”、“课外阅读”等主题复习,教者可以设计一些吸引学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复习课型。总之,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根据不同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优选方法,突出引趣和增效。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将习题分类,并集中精力解决同类题中的本质问题,总结出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和规律,通过归类训练、分析异同,把知识从一个问题迁移到另一个问题,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力求做到一题一思、一题一启,通一道连一串,熟一道带一批。

  复习课怎么上,它和新授课有什么不同,这是老师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我认为,这两种课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所呈现出来的教学内容。新授课有“新”的特点,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复习课的内容,学生往往自以为已经掌握,可能不愿意再去学习。基于这样的思考,我觉得,相对于“新授课”而言,“复习课”更应该突出“精讲多练”的原则。怎样在复习课上真正落实“精讲多练”,这里向大家介绍两种基本的课堂模式,供参考。

  一是“单元练习模式”,二是“主题练习模式”。所谓“单元练习模式”就是以课本中的自然单元为复习范围的课堂结构,这是一种纵向思路的复习模式,一般适用于复习的开始阶段。“主题练习模式”顾名思义,这种复习课是有“主题”的,它是归类复习的一种基本课型,是对某一类基础知识或基本技能(如字词、句段、阅读)的集中复习,属于横向思路,一般在梳理完全册教材之后运用。

  两种模式的基本环节一样,即:

  明确任务→自主复习→小组交流→梳理整合→检测反馈→模拟测试。

  “明确任务”我们在复习的时候,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这节课我们要干什么,做到有的放矢,明确任务的方式可以是提纲式、表格式、问题式等。明确任务是自主复习的前提。

  “自主复习”就是让学生自己整理本单元或相关类别(如成语)的知识,教者可提出一些具体的复习要求或为学生提供一些提纲、编制一些表格,从而避免出现放任自流的倾向。这一环节除了可以在课上完成之外,也可以作为作业要求学生在复习课之前完成。

  “小组交流”就是在自主复习的基础上,把自己复习的结果在小组进行交流,通过小组互动交流、互助互帮,把每一位学生都调动起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梳理整合”是两种模式的第二个板块,课堂上要通过必要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进一步完善“自主复习”时整理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同时也可以适当地向课外阅读和社会生活延伸。但这种延伸,一是要找准“延伸点”,不可毫无根据、漫无边际;二是要切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储备。“梳理整合”时可设计一些趣味性的、动感强的活动,帮助学生复习,避免出现机械单调、过于理性的倾向。尤其要注意的是,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讲授一定要突出一个“精”字,著名教育专家李希贵有一个非常精彩的“三讲”、“三不讲”观点,对我们很有启发。“三讲”就是讲重点,讲难点,讲疑点;“三不讲”就是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要把复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

  “检测反馈”。教者应围绕本单元或相关类别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设计一些精当的练习,对学生进行检测。练习要坚持小型化的特点,题量不宜过大,做到重点突出,以点带面。课上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建立好的学习小组中进行答题互阅,教者必须及时掌握反馈信息,进行评点和纠错。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学生中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一定要重点讲解;对一些看似简单的基础题,要分析错误的原因,是因为粗心大意,还是因为基本技能不过关。找准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增强复习的效果,提高复习的效率。当然,在复习的最后阶段,也就是在“单元复习”和“主题复习”的基础上,还应该对学生进行一些全面的、综合性的模拟测试,以检测复习的效果。

  “模拟测试”在复习的最后阶段,也就是在“单元复习”和“主题复习”的基础上,还应该对学生进行一些全面的、综合性的模拟测试,以检测复习的效果。模拟测试,即模仿试卷的命题方式、方法,把知识、能力、学法等整合起来,进行独立性检测。可以是分类测试或单元测试或全册测试。

  三、揭示规律,指点方法。

  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和答题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把握规律,教给他们一些基本的方法,所谓“教人以渔”就是这个道理。比如在做“选择题”的时候,除了可以采用“顺向思维”根据题意选择之外,还可以进行“逆向思维”排除错误的选项。再如“读文答题”中的一些简答题,因为带有一定的开放性和主观性,学生往往感到困惑,教师就要告诉他们,可以抓住一些“关键词”来组织语言,这样就能基本符合要求。

  四、分层要求,区别对待。

  学生因为基础、习惯、智力、学力的不同,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教者在组织复习的时候,要区别对待,不能统一要求。对优等生,要给他们以更多的自主性;对后进生,则应进行更多的辅导,帮助他们查漏补缺,扫除盲点,要对他们多进行鼓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布置作业和进行课堂练习的时候,也要因人而异,要通过实实在在的分层复习,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提高复习的效率。

  五、切实减负,提高效率。

  很多老师认为,复习就是做题,大量机械的、重复的、甚至是超标的练习和考试把学生搞得苦不堪言。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给学生带来了严重的精神压力和过重的作业负担,同时也会滋生厌学情绪,大大降低复习的效果。要改变这种状况,把学生从无边的题海中解放出来,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做起。

  六、多元评价,激励参与。

  对学生的评价,首先评价的主体要多样,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展的平台,让学生参与到复习的评价中来,开展自评、互评、小组评,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评价要从不同的侧面展开,既要对结果进行评价,又要对思维过程展开评价;评价的目标也不能仅仅定位在“好”与“不好”上。同时教师也要留意学生对不同的评价结果所反应出来的不同学习活动方式与情感态度的转变,以便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调整思维方式和学习观念。这里要特别强调对学习小组评价,增强竞争意识。

  七、小组捆绑,互帮互助。

  小组“复习小组化”是激发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复习活动的十分有效的方法。所谓“复习小组化”,就是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复习内容在小组活动中进行。每个小组成员轮流作组长,负责检查、讨论、汇报复习的内容和结果。分组时,以每组四人为宜,要注意好、中、差学生的合理搭配,使他们各尽所能。这样能有效地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强化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这样有利于把四人捆绑一起,互助、互促、互帮、互学、互教、互评,调动全班同学复习积极性,从而大面积地提高复习效率,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听课评课应该关注的几个重点    下一篇:听外出学习教师汇报课有感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