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化学论文

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所属栏目: 化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7-05-2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以人教版《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设计为例

湖北省通城县隽水寄宿中学  徐宁

    目前,实现翻转课堂的有力工具是微课,但如何实现微课与我校正在开展的“和谐快乐课堂”的结合?微课如何辅助教师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同时,提升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交流辨析能力、观察发现能力?以上都是开展翻转课堂试验的教师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以人教版《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节为例,介绍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微课。 

课 前

一、教材前期分析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是人教版义务教育中学化学下册第十单元课题2的教学内容。酸和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而且。中和反应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教材没有简单地将它作为酸或碱的性质来介绍,而是综合起来专门编成一个课题来说明。

本课题围绕中和反应展开,分两部分探究。第一部分通过发生的探究导出中和反应,为了说明中和反应的产物,简单介绍了盐的概念,而后又通过讨论的方式了解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第二部分从酸碱性不能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入手,导出溶液的酸碱度,介绍了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并通过探究让学生亲自体验PH的测定方法。最后通过资料和活动探究了解溶液酸碱度的重要意义。

本节课学习教材的第一部分。

   我们将教学目标设置如下:

1.从微观粒子的角度了解中和反应发生的原理,并能书写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通过小组合作,运用图示的方法,依据排列组合方式设计4组实验,并完成实验,证明中和反应的发生,反思实验结果,确定最佳方案。

3. 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4.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其中,教学重点是设计实验证明中和反应的发生。教学难点是从离子角度初步了解中和反应发生的原理。  

二、课前准备

(一)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

自主学习任务单是微课程教学法三大模块中的第一模块,是教师设计的以表单形式呈现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是学生高效自主学习的支架与载体。任务单的设计遵循如下逻辑:首先,提炼达成目标;其次,根据达成目标设计学习任务;其三,根据学习任务给出学习方法建议;其四,设计课堂学习形式预告。节课的学习任务单是这样设计的

附件1:《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

我的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2.达成目标:

1. 认识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2. 从微观粒子的角度了解中和反应发生的原理;

3. 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并能书写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学习方法建议:

查找资料法    

4.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交流自主学习成果(课堂检测合作探究(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中和反应的发生展示和评价分层练习、适度拓展→小测验证 达成目标 →全班评价

 

5. 视频连接地址为:

二、学习任务

通过观看微视频,完成下列问题:

1、中和反应

(1)___________作用生成___________的反应叫中和反应

2)盐:由____离子和____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例如:____________都是盐

2、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农业上常用_________来改良酸性土壤。

2)工业上常用_______来中和硫酸厂的污水,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印染厂的废水含有氢氧化钠,呈碱性,可加入____进行中和,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

3)医疗上用胃舒平【Al(OH)3】等药物来中和过多的________

提示:观看配套微视频,你一定能顺利完成填写!有想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请查找资料。

三、困惑与建议

(二)设计微课教学视频

制作微课之前,先制作PPT。教师只有对微课的设计有了清晰的整体思路,才能在录制的过程中一气呵成。微课使用的PPT绝不能照搬以前上课的流程,必须是教师对微课与课堂的整体性思考。首先确定哪些知识点可以做成微课,哪些是需在课堂解决的重点或难点问题。我选择的知识点是: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由于很多中和反应看不到明显现象,因此我把怎么设计有明显现象的实验证明中和反应发生放在课堂上作为解决的重点问题。其次,要预设学生看完微课后可能的情况。用PPT展示学生可能没有说到的方法、学完微课后尚未解决的问题以及相关的练习题和拓展题。最后要考虑使设计的微课与自学报告单具有一致性。

教学视频是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给出的学习任务的配套学习资源。本课视频有两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认识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视频展示:从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的实验入手介绍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产物是盐,所以简单介绍了盐的概念。并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分析了中和反应发生的原理,从而让学生直观认识中和反应。

第二部分:介绍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生产生活处处有化学。

 (三). 学生观看微课,完成自学报告单 

将微课视频上传至学乐云平台共享,让学生观看并完成自学报告单;期待自学报告单能够在网上完成,以便教师能够及时看到反馈信息,进而以学定教,进行二次备课。

教师用微视频系统系统讲解中和反应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替代了教师原本在课堂上需要讲解的内容,凸显了“微课程教学法”得天独厚的优势。

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课前观看微视频,学习兴趣高,自主性强,自由度大,可反复观看,真正体现了个体差异性。结合“自主学习任务单”课堂学习形式的预告——先交流自主学习成果,然后互动探究,最后展示质疑,让学生带着个体的思考走入课堂,使得课堂学习深度得以拓展。

课 中 

教师批改自学报告单,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二次备课,适当调整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上课伊始,先进行课堂检测,课堂检测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查漏补缺,而是让学生进一步体验自主学习成就感。检测难度一般不超过“任务单”难度。重温自主学习已经掌握的学习内容。然后, 合作探究。以“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中和反应的发生”的探究活动为主线,开展探究学习。接着展示和评价,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本组实验方案,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提问或者质疑,这是要求学生分析、综合梳理探究成果,分享经验,取得成就感的重要环节。而且,有可能有质疑产生,那会起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功效。第四个环节:分层练习、适度拓展。最后一个环节:小测验证 达成目标通过测试,了解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情况。

教学过程

 ㈠第一环节:交流自主学习成果(课堂检测

1. 开门见山 直入主题 
师:同学们看微课了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知识?——《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板书) 

各组联络员分发批改后的“任务单”,供学生查看,个别同学完成订正,本环节1分钟完成。

2.课堂检测(三分钟)

联络员领取课堂检测单,分发到每位学生。教师打开学乐云平台中的倒计时器(预约时间3分钟),学生作答。

附件2:《课堂检测》

姓名           我的得分         

1(1)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

A.Na2CO3+2HCl =2NaCl +H2O + CO2  B.2NaOH + H2SO4 = Na2SO4 +2H2O

C.CO2+2NaOH =Na2CO3 + H2O + CO2    D.Fe+CuSO4 = Cu +FeSO4

2(1)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分布着酸性土壤,不适宜某些作物生长。为改良作物生长条件,当地农民常用来中和土壤酸性的物质是(  

 A、醋酸     B、石灰石     C、熟石灰      D、苛性钠

3(1)下列几种物质按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AKNO3NaOHHCl         BCa(OH)2HClNaCl 

 CH2SO4Na2CO3Ba(OH)2    DHNO3KOHCuSO4

4(1)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时,因为现象不明显,所以反应中要借助酚酞试液的颜色变化判断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在滴加盐酸过程中,要边滴加边搅拌,至_________________为止,否则容易使盐酸过量。

3.协作评价

检测结束,联络员收齐检测单,交兄弟组组长互换批改。各小组在协作交流中得出正确答案。联络员回收本组检测单,组长负责记录分数。检测发现,所有学生都以满分完成了复习检测。说明课前自主学习已经到位,学生100%收获了自主学习的成就感。

 

㈡第二环节:合作探究(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中和反应的发生

1)出示问题:向装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明显现象,能说明NaOH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吗?怎样设计有明显现象的实验来证明NaOH与稀盐酸是否发生了中和反应?

提供药品: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酚酞试液、石蕊试液、

仪器{试管2支。

设计原理提示:利用指示剂颜色的变化这么二者是否发生了反应。

要求学生分组设计实验,并实验验证方案。

2)小组设计实验并验证

学生先独立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跟组内成员讨论协商,大家集思广益,完善本组的实验方案。并利用实验验证

(三)第三环节:展示和评价

各小组分别上讲台演讲本组制定的方案,并展示依此方案的实验过程及最佳方案。与此同时,教师将合作探究过程中拍摄的分组活动照片和设计方案照片依次上传到教室的大屏幕上,方便学生可视化演讲。

滴加盐酸

振荡

滴加酚酞试液

方案1

NaOH溶液                    溶液                      溶液

(无色)                    (红色)           (红色恰好褪为无色)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振荡

滴加酚酞试液

方案2

盐酸                     溶液                         溶液

(无色)                 (无色)                      (无色)

 

滴加盐酸

振荡

滴加石蕊试液

方案3

NaOH溶液                    溶液                        溶液

(无色)                     (蓝色)                   (紫色)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振荡

滴加石蕊试液

方案4

盐酸                   溶液                          溶液

(无色)                (红色)                    (紫色)

在展示交流过程中,生生互动,质疑讨论:哪一个方案为最佳方案?

方案1:变化现象非常明显

方案2:视觉上依然无明显变化,不符合实验设计的要求。

方案3和方案4:理论上可行,但是通过实验发现,最终的紫色不易观察。

因此,方案1为最佳方案。

当一个组发言后,其他组会提出不同的方法,发言人加以阐释,小组其他成员进行补充和完善。最后,教师用两分钟时间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点评,这对教师的智慧是个不小的挑战。需要教师时刻在课堂上仔细观察各小组协作状况,从学生探究内容,探究形式,以及合作探究过程中产生的思想碰撞等方面做好记录,恰如其分地肯定长处,指出不足,并提出继续努力的建议

在翻转课堂中,笔者认为最有意义的就是这个环节。布鲁姆认为:评价(evaluation)是认知领域里教育目标的最高层次。智慧的教师绝对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能对课堂上产生的各种问题都能及时记录,及时判断,随机应变,点化学生智慧,使教学相长在翻转课堂中生成。

 (四)第四环节:分层练习、适度拓展 

基础练习:课本P651(3)

提高练习:

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       性,还可能呈       性。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用试管取该溶液1-2mL,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无色酚酞试液变     

溶液呈碱性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溶液呈         

【分析与思考】

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了以下方案: 

方案一: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               ,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方案二: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气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通过学生完成不同层次的练习、小组间的互批互改、教师的一对一辅导,进一步巩固所学,并适度拓展。 

(五)第五环节:达标检测 

通过测试,了解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情况。 

(六)第六环节:全班评价

评价一下自己这节课学得怎么样?冷静思考,哪些地方可能还有不足,或者你还有什么建议?

课 后 

  化学离不开生活。本节课的内容更是和生活息息相关,除了在微课设计时让学生置身于生活中,课堂中的拓展题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所以,课后让学生通过检测造纸厂废水,设计处理废水的方法,体会到化学即生活。 

  

反 思 

  课堂上,学生表现出极高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学生对于微课中提到的问题做出了精彩的回答。 

第一次上课的时候,我们把教学难点——证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中和反应放在微课中。在检查自学报告单时,全班53人中有9人做错,11人有擦过的痕迹。所以,第二次上课,我们采用了学生先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然后再展示交流环节,教师适时组织学生进行正反方辩论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的积极性和注意力都被调动了起来。有个小组学生竟然设计了3组合理方案,而这也正是教师将在PPT中展现的内容,进一步落实了本课题的知识点。

总之,微课+“和谐快乐课堂”的学习形式受到学生的喜欢和家长的大力配合。在选点合适的教学内容中合理应用微课,能够让课堂的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所拓展,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思辨能力等。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农村中学化学课堂实验教学有效性研究    下一篇:浅谈初中化学微观知识的教学
推荐资讯